解放思想 提高站位 查找短板 走在前列
——赴广西鉴定站及“2019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展”调研报告

2020-12-31 10:07管延华梁磊陈晓杰马小非黄杰许凯刘毅
山东农机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机械化

管延华 梁磊 陈晓杰 马小非 黄杰 许凯 刘毅

为贯彻落实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安排,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整体水平,根据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2019年重点调研计划,按照对标进位工作要求,2019年11月15日~18日,省农机鉴定站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鉴定站(以下简称广西站)进行实地调研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并现场观摩“2019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展·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以下简称“2019中国—东盟农机展”),现报告如下:

一、广西农机试验鉴定工作

(一)机构改革主要情况

2018年10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与其下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鉴定站”三个单位合并,共同组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中心”是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能独立对外行文,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有独立银行帐号,实行独立核算。“中心”于2019年10月21日下发《关于授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鉴定站的通知》(桂农机办〔2019〕125号),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鉴定站”,检验检测机构名称变更已于2019年10月30日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资质认定部门批准。目前具有30多项省推广鉴定能力,7项国推广鉴定能力。广西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省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业务上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委派、指导和监督管理。

改革后目前广西站编制16名,其中,设站长一名,副站长一名,设综合室、业务一、二、三室,站全体均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

广西鉴定站农机质量投诉和质量调查的职能和人员,一并划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的内设机构标准与信息化部。

(二)广西站试验场所情况

机构改革后,广西站办公场所在南宁市民主路17号办公楼,试验场所在安吉路19号。近年来,广西站相继投入了400多万元资金进行试验场所、设施和实验室修建,改善办公和检验检测条件,并投入了340多万元配置了振动测试仪、智能扭矩仪、动平衡机、数显式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充实检验检测手段,截至目前实验室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拥有400多台(套)检测仪器设备。

(三)广西站鉴定、检测能力情况

广西站结合广西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甘蔗机械、丘陵山区机械、果蔬菜茶桑特色作物机械、秸秆还田、农产品初加工、畜牧水产、畜禽粪污处理等急需机械的鉴定能力。

1.检验检测资质能力情况。2016年12月,原老站通过了省级资质认定复查评审,当时是以“广西农机鉴定站”的名义获得的。复评审后至今共进行了三次扩项评审和四次标准变更确认,截至目前已取得包括中耕机、水稻插秧机、甘蔗收获机等70种农机产品的检验检测资质。现机构名称已变更为“广西农机中心鉴定站”。

2.省级鉴定能力情况。2015年5月,广西站通过了自治区农机局组织的省级推广鉴定能力认定,能力认定后至今进行了三次扩项评审,截至目前己取得包括旋耕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等37种农机产品的省推广鉴定能力。从2015年通过省级能力认定以来,共承担了155项省级广鉴定任务。

3.部级鉴定能力情况。2018年8月,广西站通过了部级鉴定能力认定首次评审,2019年1月获得第二批承担手扶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谷物联合收割机部级推广鉴定资质。2011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能力认定扩项评审,2011年12月获得第三批承担微型耕耘机、旋耕机部级推广鉴定资质。2013年9月、2018年10月通过了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复评审。2013年以来,共承担了30项部级推广鉴定任务。

(四)广西站预算情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有关要求,2019年广西站财政预算情况。总支出预算数479.2万元,主要包括行政事业管理运行保障48.5万元,业务培训专项20万元,立法执法与安全生产管理支出费用162.5万元,广西大型甘蔗机械试验检测鉴定基地(甘蔗试验示范园区)项目150万元。

(五)广西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情况

1.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和制度建设情况。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广西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机质量投诉机构建设,实现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全广西设立农机化主管部门的112个行政区域中(包括市、区),已经确立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的有105个,占93.75%,共落实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人员712人,每个机构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人员达2人以上,形成了以自治区为中心、市为骨干、县(区)为基础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同时,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农机质量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投诉信息报送制度》等。

2.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开展情况。2015~2018年,全广西各级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共处理农机投诉案件172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17.88万元。其中2018年共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案件47起,结案47起,结案率为100%,涉案价值1528.09万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7.38万元。

(六)广西农机质量调查情况

广西鉴定站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召开质量调查情况通报会、发布质量调查情况通报等方式,向企业反馈调查信息、提出整改要求、督促企业整改,调查结果应用不断扩大,工作程序逐渐完善。2015~2018年,广西鉴定站共组织开展了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水稻插秧机、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甘蔗收获机、甘蔗种植机、甘蔗田间收集搬运机等产品的质量调查,调查机具数量1000余台。

(七)广西站工作特色

1.广西站甘蔗示范区项目的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加快甘蔗机械的研发与鉴定。甘蔗收获季节性强,机械可检测鉴定时间短,导致甘蔗机械研发、定型周期长,多年来一直制约着甘蔗全程机械的发展。试验示范园区的创建,为甘蔗收获机械的检测鉴定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平台,园区甘蔗采用不同农艺种植,以便适应不同甘蔗机械进行试验,同时错开甘蔗种植时间,延长甘蔗收获时间,避免出现企业扎堆申请试验鉴定现象。园区创建以来,已有洛阳辰汉、凯斯、迪尔等10多家企业的产品在基地开展了检测试验,使得甘蔗机械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二是提高检测鉴定服务能力和水平。示范园区严格按照标准建设,提供符合试验方法要求的标准地块,以及企业机具停放、维修的场所,解决企业寻找试验用地困难的问题。提高甘蔗机械检测鉴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检测鉴定服务。三是探索甘蔗机械化技术模式。2017年以来的试验示范项目先后开展了多种深松整地技术模式试验,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模式试验及中耕培土模式试验,积极探索适合广西的甘蔗机械化技术模式。同时分别召开了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研讨会、甘蔗种植技术研讨会、甘蔗深松整地技术研讨会、甘蔗地中耕培土技术模式研讨会,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成果充分交流和研讨。

2.党的建设、业务和后勤管理保障工作成绩突出。一是业务管理工作亮点纷呈。综合科将鉴定业务下达给项目负责人,而不是下达给检验室;由项目负责人安排项目组成员,并报检验室主任和综合科审核批准;检验室不按照产品分工,每个检验室都可以干全站资质认定范围内的产品。二是制定了较好的仪器管理及卫生值日制度。仪器由综合科统一管理,仪器室干净卫生。全站人员每月按照值日排班清理打扫试验室和仪器室,并严格出入管理,进出仪器室等要更换鞋套,从而保持试验室和仪器室干净整洁。三是广西站设立了三项专属经费。广西站每年有独立的物业管理、行政事业管理运行保障、网络使用及网络维护等专项经费。物业管理主要包含水电暖和卫生、绿化等后勤事务;行政事业管理其中包含党建、志愿者活动和乡村建设(扶贫)等工作;网络使用及网络维护主要是行政审批项目上报和日常工作网络的维护使用。该三项经费的设立,扩大了预算资金的适用范围,更大大推进了广西农机中心鉴定站党建工作、志愿者服务活动及后勤建设等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四是有针对性的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广西站多年前已经开始实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各相关科室根据试验鉴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市场检查及产品质量宣传等预算项目,编制实施内容,设定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自评及考核。财政厅根据绩效考核和当年预算执行进度批复下一年度单位预算。

二、广西农机发展现状及“2019中国—东盟农机展”

(一)广西农机发展现状及独特优势

广西与东盟国家不仅地理位置相近,而且农业结构同质性高、农机装备需求相同、农机市场紧密相连。广西又是典型的丘陵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丘陵山区耕地占比达73%以上。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生物资源丰富,水、土、热资源配合较好,广西农业资源禀赋良好。近年来,广西依托自身优势,除了大力发展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外,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形成了糖料蔗、蔬菜、水果、桑蚕、畜禽、水产等一批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其中水果面积居全国第5位,是全国产量5个千万吨省(区)之一,桑蚕产茧量占全国45%以上;糖料蔗产业规模更是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食糖产量连续10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最高时达到1600多万亩,涉及蔗农2000多万人。广西农业机械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小农机、大作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有力助推了农业现代化。

近几年,针对糖料蔗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过低导致蔗糖生产成本过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缺乏的问题,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政策支持糖料蔗机械化发展,2017年6月,国家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把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支持广西糖业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2018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进一步细化了政策措施。2018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甘蔗收获机械化率达到30%,广西也相应出台了实施意见。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也连续四年在广西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有力促进了广西糖料蔗机械化发展。2018/19榨季,广西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4%,其中机种水平58.57%、机收水平13.59%,分别比上一榨季提高1.31、3.24、2.29个百分点。全区各类大型先进机械发展迅速,其中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达到623台,较上榨季增加300多台,再次实现翻番;无人驾驶植保飞机达到128台,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机械化种子配送中心建成6个,有力助推了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二)“2019中国—东盟农机展”情况

“2019中国—东盟农机展”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共同承办,于11月16日~17日在广西南宁华南城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为主题,涵盖农业机械装备展览展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技术交流和产品推介活动、政策法规宣传活动等四大板块,邀请国内外农机生产制造、研发、设计、销售公司参展,邀请东盟10国及国内行业资深专家、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和用户代表,以及各社会团体、农机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到会交流参观。展会的办展规模、参展企业、活动内涵、服务品质相较以往都有质的飞跃和提升。

(三)山东农机企业参加“2019中国—东盟农机展”情况

“2019中国—东盟农机展”,山东参展企业有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潍坊参展企业占山东参展企业总数的52.2%,涵盖潍坊、淄博、聊城、菏泽、青岛、泰安、滨州、烟台、威海9地市,累计展位面积1000余平方米,共携带325种产品、资料参加展会,产品涵盖甘蔗机械、动力机械、畜牧养殖机械、畜禽粪污处理机械、耕整地机械等几大类品目,为历年“中国—东盟农机展”山东参展企业之最。

三、对下步工作的启发

(一)干事担当积极作为,确保试验鉴定两级任务完成量提升30%基础上,实现鉴定产品方向的逐步转移

在国家及全省农机化发展重点变化的大形势下,全省农机鉴定方向在确保传统农机产品鉴定总量基础上,逐步向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的“绿、优、新”鉴定产品方向转移,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农机化质量工作改革精神,对涉及生猪生产相关设备、畜牧养殖、废弃物利用等产品,敞开受理能力范围内的鉴定申请,加速农业农村生产急需的高效节本、绿色环保、智能安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通过及早确定并公布2020年全省鉴定指南范围、继续增加新产品大纲有效供给、不断强化试验鉴定能力建设、积极运行和管理好“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等方式,在已定全年目标180项鉴定任务基础上,力争保质保量完成240项国推、省推两级任务,目标任务完成量提升30%。

(二)投诉监管提质增效,争取全国“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主场活动在山东举办,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针对这次投诉监管机构改革过程中机构和人员变化比较大的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加强与市县农业、农机部门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市县机构改革情况信息,确保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农机质量投诉监管“职能不丢、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不能因改革出现农机质量投诉监管“空档期”。积极争取承办全国“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主会场活动;进一步加强省市联动,充分发动各地市投诉监管机构作用,组织好各市地“农机3.15”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机质量投诉受理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市县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队伍建设,扩大山东农机产品受理覆盖面;通过举办“三夏三秋”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宣传咨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宣传政策法规,方便农民投诉咨询,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三)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对在用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进行调查,不断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实现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的关键一环,多年来一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近几年投诉监管工作中发现,玉米收获机械投诉占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农机质量投诉中,收获机械投诉占比45.5%,玉米收获机械占收获机械投诉量的46.7%;2019年截至目前,收获机械投诉占比65.4%,玉米收获机占收获机械投诉量的52.9%,因此,有必要采取职能措施进行作业质量监管。计划2020年进行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制定山东省玉米收获机质量调查工作方案,并报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对于质量调查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从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等有关环节分析原因,不断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良性发展。

(四)做好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绩效管理规范化水平

聚焦试验鉴定工作全流程关键点。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廉政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大纲标准要求,为省农业农村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进一步扩大预算编制范围,细化预算编制内容,优化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支出结构,避免出现公用经费不足,项目经费剩余的现象。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加强绩效运行监控,不断完善我站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绩效管理规范水平。

猜你喜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中指办领导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汇报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黑熊吃甘蔗
逆境菩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视察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古籍保护知识展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