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所非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现状调研分析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师范大学合肥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300387)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第一次招生是在北京体育大学(原北京体育学院),正式成立招生时间在1957年,到2019年的时候,运动训练专业己经经历了60余年的历史。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主要专业,自创办以来,其培养人才目标一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发展进行调整。

近年来,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需适应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多所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以培养“扎实基础知识、政治坚定、文化自信、人格健全、专业优秀、技能熟练、一专多能、开放创新”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己任。

本文对我国八所非体育类高等院校进行分析。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对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分析,从而为各高校提高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为高校的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得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让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体系更加专业、科学有效,培养出来的更优质人才,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江惠云和陈金彦认为,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是学科建设保证。掌握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的特色,进而促进高水平学科建设。

武建鑫从模式方面出发,认为以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模式应该转变为“自组织”。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重塑学术逻辑,尊重学科主体性和自主性;第二,强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深化对学科结构的研究;第三,重视创新,把握学科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进行学科系统的融合,形成课程、学科与专业的整体化建设。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各高校网站、联系招生办等方式获取有关资料。

2.2、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方法在文献收集、调查的基础上,对8所高等院校年培养方案和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对它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Excel、Office等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4、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研究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论文主要选择了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建设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3、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是南昌大学、山西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聊城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共8所高等院校。

3.1、院校情况分析

从学校办学类型来看,有2所学校为省部级院校,其他6所为地方院校。本科在校生人数最少的为合肥师范院校16131人,人数最多是南昌大学35213人,总人数189427人,平均人数约为23678人。近三年平均本科招生人数来看,最少为合肥师范大学3040人,最多南昌大学和聊城大学,分别是8100和8064人,平均5907人。专任教师在省部级院校中分别为2516人和2138人,地方级院校合肥师范大学最少为811人,云南师范大学师生数最多1934人,是合肥师范大学的2.38倍,相差较多。在教师副教授及以上比例上,各院校相差不大,最高的是南昌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分别为57.72%和53.33%。合肥师范和衡阳师范大学最少,分别为39.46%、39.87%。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比较平均为88.75,其中合肥师范大学最高为94.94%。

3.2、研究对象的运动训练专业基本情况

运动训练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是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为040202K;修业年限4年;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

从专业设立时间上来看,云南师范大学1959年成立,至今有60年的历史,合肥师范大学设立最晚,2012年设立但发展速度较快。从专业总学分来看,云南师范大学总学分170学分最高,聊城大学149学分最低,平均为158.63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占比合肥师范大学54.7最高,平均为32.18%。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八所院校都是100%。

3.3、研究内容

山西大学出台《山西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进行专业结构优化,撤停专业25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面启动,积极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申报。营造改革氛围,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新时代山西大学强化本科教育行动方案》,明确本科教学改革目标、方向与措施,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南昌大学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先后制定了《南昌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南昌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计划(2018-2022)》、《南昌大学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南昌大学推进本科“一流课程”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规划了学校本科教育发展愿景,牢固树立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华东交通大学推进新文科建设。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学院,新增知识产权专业。实施专业淘汰机制。近5年主动停招停办14个专业,集中力量建设优势、特色专业。强化保障,回归办学本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决定》、《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政策、资源向本科教学倾斜,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5年来,投入4亿余元新建教学楼、实验楼等近90000m2,智慧教室超50%。华东交通大学、聊城大学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校根据生源质量、社会需求、就业质量等动态调整专业,2019年停招专业18个,使本科招生专业总量控制在80个以内。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为落脚点,加大本科教育保障度。目前已计划投入1.8亿元,建设智慧教室及实验实训中心,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名师和金课,推进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2项。集聚优质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集聚一流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等学科专业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聊城、济南等地方政府及腾讯等企业的合作,深化与德国不莱梅哈芬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等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与交流,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形成科教、产教融合等协同育人机制。

安徽师范大学坚持服务地方,对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网络空间安全等专门人才培养。坚持优化调整,制定专业质量评估模型,实施专业预警和末位淘汰。聚焦主业,历次党代会都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第一职能。系统设计,制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出台“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明确一流本科的目标、路径和措施,制度引领,修订职称晋升和考核文件,把为本科生授课和指导学生等作为基本条件;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经费预算与本科教育直接挂钩;实施本科教学突出业绩奖励。合理增负,提高学位授予课程绩点要求(2009),全面取消清考(2011),实施过程化考核(2014),夯实高等数学等学科基础课程(2018),出台学风建设专门文件(2019)。

合肥师范学院优化专业结构,实施综合改革,打造品牌优势。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对接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需求,限招、停招社会需求小的教育学、统计学等专业。衡阳师范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云南师范大学以优势学科支撑重点专业,以交叉学科培育新兴专业,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专业交叉融合新趋势,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积极参加专业认证和专业综合评价,推进专业转型发展。不断完善以实习实训、实验实践、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等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加强质量管理和监控;出台《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技能训练2.0方案》,实施“五四三二一”计划,全面达成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凸显师范办学特色;不断完善“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全方位合作,2019年选派15名优秀教师到地方中小学(幼儿园)挂职副校长(副园长);深入对接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

南昌大学先后制定了《南昌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南昌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计划(2018-2022)》、《南昌大学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南昌大学推进本科“一流课程”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规划了学校本科教育发展愿景,牢固树立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优先地位。构建了以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为点、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为线、学院教学状态评估为面以及学校质量监测与评估为体的四位一体的内部评估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搭建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平台,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培养质量的提升,基本形成了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标与导向的新型质量观与文化。

4、研究结论

通过资料分析整理,发现八个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改革的中心是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紧扣国家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四新”建设。根据自身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运动训练专业,努力建设一流专业、一流学科。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师范大学合肥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的春节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合肥的春节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挑战者归来——记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徐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