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课程的方法

2021-01-01 02:15白立平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白立平

摘 要: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的教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个人修养方面。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开展语文教学,尤其要将重点放在阅读上,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大量且优质的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共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为学生打好识字基础,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构建阅读情境,构建思路清晰的阅读逻辑导图,构建课外阅读扩展性课堂,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构建读写结合的实践性课堂,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一、努力为学生打好识字基础,增强学生阅读文本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将汉字与图片相整合,增强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字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们展示这个字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联想、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通过重复展示讲解,来增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汉字,运用图片教学法能更好地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联系起来。识字量是阅读的基础,小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识字量较少,很难提升阅读的效率,只有学生将识字量提上去,阅读速度才会更快。

二、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构建阅读情境,提升积极性

语文教师应该打造生动有感染力的阅读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多媒体开展教学课堂,运用电影、电视、音乐、动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多媒体形式直观、生动,强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开拓学生的思路,触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为学生的阅读打开良好思路,引导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黄山奇松”这一课时,笔者就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构建阅读情境。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一系列黄山奇松的图片,各式各样的松树奇形怪状,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笔者随后借助图片让学生重点学习文章中的比喻句。如“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一句中,作者将松树斜伸出去的青翠的枝干比喻成迎客的主人伸出去的手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奇态与壮美,表现了我国自然风景的奇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三、构建思路清晰的阅读逻辑导图,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为了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构建阅读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引导方式,一篇文章會有许多的关键点,比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以及起因、经过、结果等,为了指导学生阅读得更好、更快、更准,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课文的思维导图,将重点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对于概括文章大意、分析人物性格以及探讨文章结构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单纯的教材阅读过于单薄,而多层次的逻辑阅读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思考与启迪。

四、构建课外阅读扩展性课堂,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活动的引入和拓展,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一些优美的字词句进行积累和灵活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修辞手法进行仿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这样的过程也能将读与写进行有效的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部分学生的阅读书目较少,视野比较狭窄,这也是阅读课堂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阅读书籍品质的高低、阅读习惯的好坏、阅读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些问题的根源,设计扩展语文阅读课外教学。

例如,在讲解“古诗三首”这一课的时候,笔者构建了课外阅读扩展性课堂。在诵读《元日》一诗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少量多次”的朗读,运用上扬的语调、轻快的语气来读出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氛围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向上的面貌与风采。教师可以以“节日”为主题进行古诗词的集中诵读教学,如带领学生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等。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古典诗词的传承,感受古诗中的文化与内涵。为了扩展学生的素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比如《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一本好书》等,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文艺表演,电影片段、经典话剧、国外童话等都是可选择的题材。小学语文教师构建名著导读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简单地说,学生阅读不同的文体,运用的阅读技巧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散文可以选择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阅读,记叙文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进行阅读等。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具体包括通读、略读、精读、熟读、默读等。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组织学生运用不同阅读技巧进行阅读,进而在层层递进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精读就是指对于一些教材中的重点篇目,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其中的语段和字词。通读就是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先阅读关键语段,然后通过关键语段找出关键句,再通过关键句找出关键词,缩小范围,进而找到阅读重点。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可以进行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掌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原则,把书“由薄到厚再到薄”。这样有技巧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可以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六、构建读写结合的实践性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构建读写结合的实践性课堂,提升学生的素质。写是读的升华,“光说不练假把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构建课堂,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自己读过的文本整理成素材。在语文课本中,习作单元的编排分为“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六部分,这六个组成部分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传动链。教师可以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将各项学习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开展教学,带领学生经历“从发现到尝试再到综合运用”的完整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开展阅读课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还需要从阅读出发,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构建完善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技能。

参考文献

[1]胡守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2(5):69-70.

[2]李欣雨.探究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5(5):75-76.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