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童话故事”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1-01-02 14:27余丽星
课外语文 2021年31期
关键词:童话故事童话小学生

余丽星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后积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童话故事宛如一颗明珠,能够引导学生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童话故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感受丰富的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物质以及思想,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模式,会对小学生产生相对应的兴趣。童话教学过程中基于现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各种方式来描述一些新奇生动的童话故事,展现出更加美好深刻的内涵以及宽广的胸怀,向小学生展现出良好的社会情况,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使小学生的灵魂能够得到净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童话故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了解到语文课堂的有趣,使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地去看待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一、了解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

童话故事本身是基于童年的视角,使用通俗易懂的,儿童能够了解理解的语言去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并且对幼年时期的儿童产生特殊的感受以及情感体验的儿童文学形式。童话故事本身体现出虚拟性、叙事性以及幻想性等多种特征,也是受到儿童喜欢的儿童读物。小学语文教材中应用童话故事进行教学,体现出良好的效果。丰富的内容主要是由于童话故事本身能够为儿童所接受,同时童话中所蕴含的一些独特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对其进行合理的幻想,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产生匹配以及融合,促进学生对于童话故事更好地理解,让学生对小学语文产生相对应的兴趣。

首先,通过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带领孩子更好地认识真实的社会。长期以来,通过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能够间接地反映出社会方面的具体生活,帮助孩子开阔眼界,使其灵魂得到净化,了解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情况。实际中,基于童话故事的表面情况对其本质进行了解,通常能够使儿童对于社会生活各种特点产生全面性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以及交流的方式,对美和丑、善与恶进行相对应的辨别,正确地去区分并了解善良以及邪恶,让儿童能够借助角色的形象对一些事件产生客观的认知,了解到哪些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以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去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做法,会导致自身受到相对应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童话故事来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本质,更好地去认识社会。

其次,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童话故事本身充满了幻想以及激情,和学生善于思考的年龄特点相匹配,这种童话故事的应用体现出良好的清净性特点,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快速地融入童话故事中去,对其进行相应的了解。与此同时,应当了解童话故事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具体反映,但是和现实的生活仍然存在差异性。童话故事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幻想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作者的幻想以及想象进行虚构的一种故事,要对童话故事进行欣赏,就需要小学生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想象力,对描述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幻想,从而能够产生必要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童话故事来进行教学工作,能够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以及完善。童话故事中意境良好,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丰富,各个方面都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产生相对应的快乐的感受以及体验。在童话故事中可能会融入一些思想以及情感和艺术观念,通过一些色彩鲜明的描写来体现出童话故事创作者的思想感受,带给幼儿更加丰富的享受童话故事教学,能够帮助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童话故事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以及自然现象,将这些知识进行全面的构建以及展现,能够融入儿童的思想意识中,使儿童的思维得到丰富,并让儿童了解到一些丰富多样的知识。具体来说,通过童话故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高山、河流、森林的特点以及各种动物形象和生活的习性,了解自然界中存在怎样奇特的植物,并且能够了解到世间万物生存和繁殖的方式。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在社会的生存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人际关系以及交流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一些无法自己去实践的内容。

二、童话故事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本身的童话素养水平局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存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无法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产生紧密的融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教学,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对应的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及体验。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缺乏童话基础素养,他们不懂得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儿童文学本身体现出的审美特点以及创作方法,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渗透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情况。因此针对一些丰富的儿童文学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会体现出盲目性,无法结合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幻想,使童话故事的应用效果更加良好。实际中,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的知识体系完善与否,并不能表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水平,而是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对应的基础,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快速。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童话故事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师童话素养的丰富,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童话教学缺乏认识,也不重视自身专业教育能力的提高,导致童话故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相对应的体现,忽视了童话教育的内涵,导致童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不明显。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和关注,需要了解童话故事本身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的特点,结合儿童的心理来对儿童进行相对应的教学,使儿童的心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改善儿童的思维,使其能够了解更加丰富的童话故事内容,从童话故事中寻找一些人生的价值以及审美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本身的思维比较活跃,善于幻想,他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这和童话故事作品本身的特点能够产生紧密的融合。但是在童话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这些特点。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太过于关注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师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会更多关注到怎样把东西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既定的思路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占据教学课堂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积极地进行思考,也难以了解在童话故事中存在的具体内涵以及童话故事本身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特点,导致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童话的教育效果,忽视了学生对于童话的情感认知。童话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固然重要,通过童话故事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些具体的道理,帮助学生构建形成更加完善的思维体系和道德基础。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是从成人的思维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童话故事的应用过程中本身的特点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模式。如果用教师成人的视角来建立相对应的教学标准,评价童话故事中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形象,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对童话故事了解和理解时分析的方式太过于局限和片面,无法让学生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散,让学生领会童话故事中一些具体的艺术形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相对应的提高。

(三)童话表演的应用形式太过于表面

童话故事的教学过程中,童话表演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这种形式符合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角色的特点中,了解到角色的具体问题和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取童话表演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到童话角色以及童话人物的形象,更好地去学习童话故事中的道理,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体现出生动和鲜明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童话故事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学生过于追求表演的形式化,忽视了童话故事真正的内涵,导致童话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原本的童话教学目标无法匹配,限制教学效果。

三、童话故事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方式

(一)构建更加完善的童话故事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应用童话故事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构建形成更加完善的童话故事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童心和幻想,防止使用一些成人化的知识以及思维来对儿童进行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无法得到相对应的完善和提高,使童话故事的教学效果受到相对应的影响,需要使教学的效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水平。

(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童话故事来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仍然需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地位,了解语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全面性的能力以及丰富思维的小学生,使小学生在后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文价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关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制定出分层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要求,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比如说,在讲解《乌鸦喝水》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该童话故事进行自学之后,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展现出课文的内容,让其他学生了解怎样实现“乌鸦喝水”的目的,之后由教师来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

(三)合理运用童话表演的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童话故事教学本身就会体现出娱乐性的特点,因此在童话表演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性和快乐性,让学生能够基于轻松、舒适、快乐的环境来对童话故事内容产生相应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成长。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童话表演的形式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思维以及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根据童话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追求,提高童话故事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童话故事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明确教学的目标,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渗透教学思想,通过童话故事的教学来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为学生带来更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童话小学生
让童话浸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