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1基因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同预后分层中的表达特点

2021-01-02 18:53邵晶璇谢国然陈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危组亚型分层

邵晶璇 谢国然 陈宏

WT1 基因是1990年发现于儿童肾母细胞瘤的相关基因[1],WT1 基因在大多数白血病中也有表达,其既是抑癌基因,同时又具有类癌基因样活性,是与造血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被认为是白血病基因。目前AML 已进入分层治疗阶段,根据细胞遗传学及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标志,将AML 分为低、中、高危三层,针对不同危险分层精准化治疗是取得AML 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关于WT1 基因的表达与AML 患者治疗反应的关系仍有争议[2,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WT1 基因表达水平在AML 不同亚型、不同预后分层中的情况,探讨WT1 基因是否可以作为协助判断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及WT1表达水平是否对化疗效果有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诊成人AML 患者(除M3 亚型)80 例。入选病例中男44 例,女36 例,中位年龄53 岁。按FAB 分型,其中M1 5 例,M2 30 例,M4 9 例,M5 36例;按NCCN 指南AML 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低、中、高危三组,其中低危组13 例,中危组40 例,高危组27 例。

1.2 治疗方案初诊诱导缓解化疗方案主要选择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TA(吡柔比星、阿糖胞苷)其中之一,高龄患者选用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刺激因子)。完全缓解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3 个疗程,中、高危组有移植条件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3 观察指标接受1~2 个疗程诱导化疗后开始评估CR 率,AML 患者分型标准、化疗疗效标准的判定参照文献[4]。AML 患者预后分组的标准参考美国 NCCN 指南。

1.4 WT1 检测检测利用Taqman 探针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样本中WT1 基因的表达水平,以ABL1 作为内参,用WT1/ABL1 方法计算相对表达量,WT1 的相对表达水平以百分数来表示,≤50%为低表达;>50%为高表达。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ANOVA 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ML 初诊时各亚型间WT1 表达情况AML初诊时各亚型间WT1 表达水平:M1 为0.27±0.06,M2为0.39±0.12,M4为1.00±0.33,M5为0.17±0.05。M4 中WT1 的表达水平最高,M5 中最低,四种亚型间WT1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7,P=0.096)。

2.2 AML 初诊时不同危险分层间WT1 表达情况低危组WT1 表达水平为0.29±0.07,中危组为0.36±0.13,高危组为0.78±0.25。低危组WT1 表达水平最低,高危组最高。低、中危两组WT1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8,P=0.070),中、高危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3,P=0.000),低、高危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5,P=0.000)。

2.3 化疗前WT1 高、低表达对诱导缓解化疗的影响化疗前WT1 低表达15 例,诱导缓解化疗后CR 12例,NR 3 例;高表达65 例,诱导缓解化疗后CR 51例,NR 14 例。两组CR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6)。

3 讨论

WT1 基因在人体造血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可少量表达WT1 基因,但仅在早期造血祖细胞中表达,成熟细胞中不表达。WT1 基因可以调节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生长分化及生存,是双向转录因子,能抑制幼稚细胞的分化,同时也具有癌基因的特性[5]。目前有研究表明,在恶性造血系统疾病中,WT1 基因均异常高表达,在AML 中表达最明显,相比其他类型恶性血液肿瘤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3]。因此近些年来,国内外对WT1 在AML 中的意义开展大量研究,但结论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WT1 基因不能作为AML 特异性分子学标志,但大部分学者认为,WT1 基因可作为AML 治疗反应、临床预后的监测指标,特别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可作为独立预后不良因素[6~10]。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WT1 基因在AML 患者各亚型及各预后分组中表达是否有差异,进一步明确WT1 基因在AML 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亚型间WT1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WT1 表达水平在各亚型中无特异性,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1,12]。但目前也有较多研究认为AML 各亚型间WT1 表达水平有差异[13,14]。研究结果的不一致,考虑可能与样本量不同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目前证实了很多与AML预后相关的融合基因、突变基因,它们影响着AML的治疗效果及预后,NCCN 指南根据基因等检查结果,将AML 患者在治疗前分为低、中、高危三层,不同预后分层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预后分层中AML 患者WT1 基因表达水平情况,比较各组间是否有差异,明确WT1 基因是否可以作为协助判断预后分层的指标之一。结果显示低、中危两组WT1 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两组WT1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危两组W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郑玉婷等[12]研究结果一致。说明WT1 基因有可能成为协助判断AML 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WT1基因高表达可能为AML 预后不良的因素。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初诊时WT1 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将入选AML 患者分为WT1 高表达及低表达组,观察不同表达水平的化疗CR 率情况,旨在观察WT1 的表达水平是否对化疗CR 率有影响。结果显示,WT1 高表达的CR 率与低表达的CR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初诊时WT1 表达水平对CR 率无明显影响,不能成为影响CR 的因素,但结合本研究WT1 基因在低危组表达水平偏低,考虑治疗前WT1 基因表达高低可能对CR 率无影响,但有可能对于远期OS、EFS 等有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一点的研究也是结论不一致[12,15,16],仍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初诊时WT1 表达水平在各亚型间无特异性,WT1 基因有可能成为协助判断AML 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WT1 基因高表达可能是AML 预后不良的因素,初诊时WT1 表达水平对CR率无明显影响。由于本研究病例数有限,以上结论仍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延长观察时间加以证实和完善。

猜你喜欢
危组亚型分层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2012—201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非肠道病毒A组71型肠道病毒V P1基因特征分析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有趣的分层现象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雨林的分层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