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青春壮山河 铸魂立根淬成钢
——瞻仰茶岭“红医”旧址有感

2021-01-02 19:35刘群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兴国县军医伤病员

文/刘群

在我的家乡——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的茶岭上、下村里,有两处红医旧址,屹立在青山绿水之中、蓝天白云之下,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保存完好。一色的青砖瓦顶、翘角飞檐。四面八方的游客翻山越岭、络绎不绝,前往游览、参观。

1931年10月,为着安全隐秘起见,中央红军选择在苏区的中心腹地、四面高山环绕的茶岭山村,创办了中央红军医院,又名:红军总医院,下辖5处分院,共有医职人员300余名。

该院刚刚成立,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接收了第三次反“围剿”从各个主战场运来的3 000余名伤病员。 直至1934年4月迁移瑞金为止,医院前前后后医治救护了上万名红军伤病员,其中有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肖克、王稼祥、欧阳钦、罗瑞卿、陈正人、贺昌、陈伯钧、周以栗、李实行、李韶九等,他们中有的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有的因伤势过重牺牲于此,如红三军团第一师李实行师长;有的把伤残的手或足截断,将手或脚用粪箕提上山,集中埋在一个土坑里,名曰:“红军手足墓”。在当地群众引路下,人们到此观瞻,不无感叹唏嘘,肃然起敬!

1931年7月15日,为了培养新生力量,红一方面军创办了随军行动的军医学校。1932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迁驻到兴国县的茶岭村李家祠。校长由红军总卫生部部长贺诚担任。该校后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她就是今天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

学校自编自印教材,自制教具。设有解剖学、临床学、细菌学、药剂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学、内科、外科、传染科等学科,分门别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通过参观红军旧址,学习红医故事,让我在心灵上受到感染、熏陶、净化,得到极大的震撼。

首先,认识到了红色军医坚定信念,献身人民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博大胸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红医院长贺诚,四川射洪县人,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其医术高超精良。在旧社会,论文化、论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在大城市过上优渥滋润的生活,又何须投身到充满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人生险途中去,又何必来到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栖身度日呢?只因为他们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有一颗晶莹剔透、纯洁、无邪的心——为民族独立解放,为人民彻底翻身,才不避风险,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他们为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革命的“样板”、学习的楷模。

其次,红医故事彰显出“红色军医爱人民,患难与共情谊深”。由于敌人的军事进剿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异常的艰苦。但红军医院和当地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感情极其融洽。兴国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会经常组织宣传队、慰劳队、洗衣队和打扇队,前往医院慰问红军伤病员。工农剧社、蓝衫团(中央苏区的一个文艺团体)也每月会去慰问演出。而医院则常常免费为当地群众看病治病、送医送药、问寒问暖,亲如家人。有一年,茶岭村暴发牛瘟,医院及时伸出援手,主动借出四五百块银元给缺牛户购买耕牛,以保证不误春耕生产。

再次,红医故事让我们认识到:红色军医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终于成长为一棵福荫天下的参天大树。

当初,有谁敢相信,在烽火连天的环境下,利用普通民房做课堂,坐着竹椅板凳来听课,利用神龛来做手术台这些简陋的条件,居然培养出我党我军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医学科学方面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业务人才。其中就有:江一真(省委原书记)、孙仪之(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少将)、李治(原解放军高等军医学院院务部部长,少将)、张汝光(共和国少将)、袁升平(原北京军区政委、中将)、涂通今(原解放军军医科学院院长,少将)、欧阳竟(原国家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人才济济,不胜枚举。他们大都是茶岭小山村出来的红军军医学校的学员,也有的是红军医院的医生,他们许多人最初都是放牛娃、砍柴郎,识字不多,却在党的培养下逐渐成长为革命队伍中的翘楚、精英。真可谓:血祭青春壮山河,铸魂立根淬成钢!

春风习习,民心依依。作为老苏区人民的后代,我们为红色军医的红医精神诞生在兴国县这片红土地上而倍感亲切、自豪和荣光。我们要像红医老前辈那样,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我们更要传承红医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爱心至上,以生命护生命,成为最美逆行者!

猜你喜欢
兴国县军医伤病员
无人机伤病员后送在未来灾害救援中的应用前景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弟弟会爬啦
军医
战时中国社会观察的一个新视角——评戈登的《一个英国军医的中国观察实录》
我的军医爸爸
赏花海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惠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