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

2021-01-02 20:49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陈谊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福州市政务公共服务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陈谊

一、福州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极具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的“数字福建”的战略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福州率先开始了进行数字城市建设的探索。近年来,福州始终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范畴,不断推动新大陆、星网锐捷、网龙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福州市数字经济增速在20%以上,规模达3900亿元,特别是城市级政务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领域走在全省前列[1]。因此,福州市处于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的历史机遇期,要不断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力求实现智慧城市。

二、福州市借力“互联网+”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的具体实践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践涉及医疗卫生、教育环境、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如何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为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相结合,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福州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网格化”数字城管、二维码和AAP开发应用等,不断探索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的具体实践。

(一)利用大数据推进政府决策的精确化、民主化

政府往往采取经验决策的方式,依照相关事件的有效经验来制定解决措施和决策方案,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海量性和交互及时性的显著特征,如何将鱼龙混杂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关联,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这必然依赖于大数据、统计软件等相关技术分析工具,对收集的碎片化、多样化、价值度低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建立模型和量化处理,从而有针对性、统筹性地分析社会现象,做到以现实发展情况为导向,合理分配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将精确决策和传统经验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决策价值的最大化。福州12345平台始终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以高效便民的服务系统不断发展自身,畅通民众反馈意见的渠道,市民可以通过网站、热线电话、微信、QQ等10种方式将诉求及时传递给相关职能部门并要求限时完成,有利于广大民众提高主人翁意识。

(二)依托云计算中心推进公众健康医疗数据的共享化

公众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大数据应用需求最迫切、条件最成熟的传统行业之一。目前,福州在全国率先发布《福州市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福州)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服务平台(福州),通过“一个办法、两个平台”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基于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商务云)机房作为过渡机房,通过医疗数据、临床反应将个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动态健康监管、预警监测和建议服务,不断实现跨省份、跨地区、跨医院之间的医疗数据开放,打破“信息孤岛”。现已实现市辖医院电子病历、医疗监测和医学影像等共享,提高公共医疗资源利用率,收集福州市医疗保险、药品供应、医疗保障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政府对辖区内医改、费用、药品等的实时监测,推动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辅助政府进行医疗卫生宏观决策。

(三)基于“网格化”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普及化

传统城市管理系统依赖于社会公众日常反映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巡查体系,必然要面对反馈不及时、不到位和巡查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精细化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和效率,福州市逐步建立数字城管建设系统和机制,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数据化、信息化,通过实时监测建立模型,形成多部门协作的“大城管”局面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园林部门、交通部门和市政部门相互配合搭建城市虚拟模型并进行标识,包括每一个公交站牌、每一个树木、每一座桥梁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实时数据的动态反映,一方面,“智能井盖”等设施可以及时反馈下水管道疏通情况和排水状况,结合下水管道虚拟模型及时进行预测和处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基层安排信息采集员进行巡查采集信息。福州市在城管理服务过程中要求信息采集员每个人负责一平方公里“网格化”治理,及时巡查并上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交站牌坏了、下水管道堵塞、路灯不亮等问题一旦出现,就可以借助“城管通”平台及时反馈和处理,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查询责任主体、规范立案、设置结案实现等。特别在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数字城管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各方准备情况,预估市政是否可以抵抗强风大雨的侵害,将次生相关问题防患于未然,实现城市管理和便捷服务。

(四)借助二维码和App开发应用推进便民服务

随着支付方式的改变,人们出门可以不带卡只带手机,这意味证明“我就是我”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公共图书馆证件等实体证件也面临进一步的调整。因此,2018年福州市数字办发布了《福州市自然人身份二维码应用技术规范(试行)》,该规范是国内在自然人身份二维码应用领域的首创。该二维码应用技术有利于个人更加便捷地享受城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有利于民政部门、公安部门等多部门共享信息管理和政务联动,提升城市管理和信息数据收集的能力。

“E福州”App的实施推进以信用服务为基础的公共支付,“福码”作为全国首创信用服务在公共支付二维码正式上线,是将数字化技术和信用建设的有效结合,根据市民的信用分数——茉莉分,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公园景点等方面提供便捷、多样的支付选择。同时,网上交易作为大众消费的主要方式,将市民缴费信用记录实现“一码通行”同时通过信用评分等级开放功能实现对失信的联合惩戒。福州市将“福码”应用到福州市民便民服务平台“E福州”App上,通过信用建设和数字化技术结合,将公民个人信用评分和审核认可、消费折扣等相结合,如果信用程度过低,会限制福利的享受,从而引导社会大众更加重视信用,在生产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

三、借力“互联网+”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的措施

完善政府服务信息资源系统。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推进,国务院提出要让政务服务实现“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并将个人身份、电子照片、营业执照等涉及政务服务的证件,从实体转变为电子数据,形成电子材料进行数据集成化处理,不断推进自然人身份证二维码,推进“一码通行”实现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互联互通。强化网上核验系统,在服务办理过程中,让数据信息多跑路,缩短办事成本和时限,避免服务对象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比如,相关材料的审批过程,可以提倡在电子平台进行各项材料的提交,并及时提醒材料合格与否、是否存在缺交漏交的情况,不断提高电子服务效率,通过电子平台详细核验,实现部分政务“指尖办”“零人工”,真正做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这样就能很大程度让人民群众少跑冤枉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主动服务的能力。政府通过办事平台、服务平台、网上邮箱等渠道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不仅仅是判断人民群众办事直观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主动化的有效资源。大数据基于动态信息呈现各种信息关联,涉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政务服务也是为了能给人民提供精准有效、内容丰富的服务,因此,政务部门可以通过对服务大数据的分析,促进公共服务精细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将政府的主动服务做在前面,不断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认可度。

通过互联网平台逐步实现公共管理透明化。没有公开,就会变成少数人的利益博弈。政务公开运行全流程、公共管理和政务服务全过程,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自媒体的普及,公众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政府决策过程中及时获得民情民意。信息化的推动也可以优化政府日常事务中的管理高效性和精准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做到精兵简政,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导致对于信息的掌握不足,没有信息更不用谈对于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只有推进各级政府建立完善门户网站,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信息,不断推进政务数据透明、公开、共享,实现“数据民主”。只有信息公开才有助于公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对公共事务的看法,而且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公共管理透明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政务部门廉洁风险点,强化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管,才可以形成社会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具有独立资格的第三方评估监督等立体化监督平台。

总体而言,福州作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城市,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新发展阶段,“数字中国”不断赋能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品质,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见证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福州市政务公共服务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奇妙的梨子提琴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