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工作法 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走深走实

2021-01-02 08:26团成都市新都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团干区委团员青年

团成都市新都区委

自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市新都区坚持党管青年,以“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为原则,紧盯改革重点,破解改革难点,突出改革亮点,通过“四线”工作法,构建四大体系,不断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为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贡献青春力量。

拓展专职团干渠道。通过构建专职团干部选拔体系,选强配齐机关团干、13名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职团干部队伍。在市、区两级财政支持下,以项目化运转的形式,社会化招募青少年事务社工并派遣到各镇(街道)开展青少年工作,逐步形成“团干部+青少年事务社工+‘一村一大’志愿者”的稳定工作队伍。

广纳兼职团干。通过“公开选聘+定向推荐”择优选聘11名优秀大学生到机关、镇(街道)及社区担任兼职团干部。通过完善兼职团干部激励制度,推出“社治青春派·周末小主持”“团团带你走遍新都”等校地合作特色项目。

提升团干履职能力。以四川省第二批“青马工程”试点区打造为抓手,开展“Young盘青春·筑梦新都”团干培训班,建立《团干部述职考核评价制度》《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不断提升团干部的履职能力。

织密团的组织网络。深入城市小区、农村地区、产业园区进行青年团员情况摸底,在城市小区团建中创新性开展“四三一”模式,即“摸清四类底数,融合三类组织,建立一套机制”的模式,建立团区委分管领导包片、具体工作人员亲自抓的制度,深入走访调研,填写问卷,摸清四类底数;融合小区既有青年社会组织“领航社工”、物业组织以及小区自组织,与三类组织负责人建立季度联席会议机制;建立“1+1+N”团员管理机制,即,加入小区团组织时,由小区团支部书记和团员进行1次面对面谈话,加入青年联系“微信群”;由团员填写1份团员管理承诺,明确团员权利义务;通过线上+线下N种方式,不断提升团组织覆盖率和活跃度,激发团员先进性。

加强团教协作。成立教育系统团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学团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实现45个中学团校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团员青年教育活动;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为核心,串联本地红色教育点位,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走进荣军院”“童言童语讲党史,争做红领巾宣讲员”等少先队教育活动;打造“红领巾足球学院”服务“双减”;成立社区少工委推动少先队实践育人。

推进团属青年组织建设。建立青年文艺体育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3家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创新“4+工作法”推动协会运转,实现镇(街道)、园区“青年之家”全覆盖,开展活动165场次,利用“团团购”线上平台,推出“助力理塘”等公益助农产品售卖活动,营业额达10万元。

丰富校地合作机制。联合区委组织部,投入20.5万元,开展“‘香’遇实习·筑梦新都”大学生实习活动,提供90余个党政机关实习岗位,吸引复旦大学等百名学子服务新都。结合社区青春行动全国示范工作,推动3所高校与社区建立合作协议,打造“星星点灯”“微爱”等服务品牌。

探索三社互动机制。将社区、社团和社工有机融合,统筹各方力量,高效节约地开展各类青少年服务。其中“童伴妈妈”项目今年1月开展以来,围绕读书会、绘画手工、诗歌朗诵、小小志愿者服务培训等主题,共开展了21次线下活动,服务儿童150余人次。开展“团团带你走遍新都”等网络宣传活动以及“青春社治派”行动,通过社区与高校社团合作,开展公益艺术培训等活动,有效服务4个社区200余名团员青年。

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动员、储备、保障、激励“四个一”体系,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招募令”形式,常态化储备志愿者300余名,累计注册青年志愿者2.2万余人,项目1648个,累计服务时长7954小时。

强化“保障线”构建黨建带团建支持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区委书记两次就改革试点工作批示并要求专题研究部署;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以区委办名义下发《新都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形成10个大项、33个小项的行动指南。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等工作纳入区委巡察范围,有力推动改革。

强化部门联动。建立例会制度,联合区委组织部等8个部门先后2次召开重点改革工作推进会,分行业分领域召开学校系统等改革工作推进会3次,联合区委社治委出台《关于党建带团建全面推进社区青春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4个,纵深推进改革工作。

强化基础保障。新增团区委下属事业单位管理七级岗位1个、八级岗位2个。在区委关心下,区财政每年对镇(街道)团组织保障26万元青年工作经费。

下一步,团新都区委将按照团中央工作要求,严格对标对表,针对推动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持续完善四大板块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方面,抓住团员先进性这个“牛鼻子”,打通团员校内外融合通道,让大学生团员青年在向居住地团组织报到后先成为工作对象,再成为阶段性工作力量,最后成为牢固的长期性工作力量,让大学生团员青年“递进式”发挥先进性,在为基层团组织“干点事”中实现团员先进、团干部有力、团组织强大的目标。

猜你喜欢
团干区委团员青年
打造思想和业务过硬的团员青年队伍
新时代团干,应该如何“正心”怎样“修身”?
浅谈在地勘单位改革中如何做好团员青年思想工作
白云区委离退局深入调研“311”工程
钟山区委离退局开展扶贫户回访工作
碧江区委老干部党校挂牌成立
真情关爱 事业关怀加强贫困地区团组织服务青年成才的探索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团干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留下希望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