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预算管理控制要点的问题分析

2021-01-03 05:30李秀英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预算编制经营

李秀英

(永吉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吉林 永吉 132100)

一、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1.预算管理定义内容

预算作为统筹管理的系统方法,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从而最终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以不断协调各项经营活动,是为经营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对于预算管理的内容理解为,预算管理是一套综合了编制、执行、监督审核等一系列内容的管理系统,其通过预算对经营活动以及各项资源进行配置和监督控制,以便于更好的完成预期的经营目的。

2.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基本覆盖了各个职能部门,所包含的内容为预算编制、执行、考评和激励等,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被称为一套科学严密的管理体制。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即为预算的编制工作,而预算编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对预算目标值的确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确定的经营目标,则好似船只行驶没有航向,但是过高或过低的经营目标值也会影响正常的经营发展,因此要在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的长远发展战略,对经营目标的制定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最终确定目标值,之后再将预算目标向各职能部门下发。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清晰的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更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高效协作和通力配合。在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严谨、系统的管理体制,以将工作落到实处,将具体责任分配到各部门,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要辅以相应的奖惩、监督和控制制度,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积极的进行指正,这能够无形中降低经营的风险,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健康的开展,以最终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预算执行完成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而对预算的考评与激励同样非常重要,行之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机制,能够无形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并将这份热情持续投入到下一个周期的工作中。在预算执行完之后,要对预算目标和实际完成数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一套良好的考评机制,给完成目标的各职能部门、各员工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职能部门、各员工进行惩罚。以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预算管理控制要点分析

财务预算工作,是对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的预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基本包含了经营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平衡财务的收支情况,使资金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预算管理控制要点有几个方面,以下就控制预算管理控制要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其基本的原则有几个方面,即综合预算、反对浪费、真实公开、分工明确、科学执行等。具体内容为:第一,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制度,收支情况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安排,保证支出结构最优化,要对“三公经费”的支出等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第二,预算管理方法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在财务收支数据中,要有相关的依据,并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同时数据信息要保证公开和透明;第三,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管理工作有统一的管理权,各个部门要完成各自的分工,并能积极的配合和协作;第四,对于预算工作的安排,要尽可能的细化,一旦预算方案制定,要严格遵守并科学的执行,最终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

2.预算管理的职责

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单位中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其作为负责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组织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具体职责内容为:对预算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审核,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审批预算方案,一旦预算方案审批,则要对后期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此同时,对于各职能部门而言,要对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总结等活动过程的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同时实现统一管理,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统一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最终实现预算收支平衡。各职能部门在完成本部门相关预算管理工作外,要能够积极配合财务部门与本部门的相关预算事项,以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

3.预算编制方法、内容、流程和时限

在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选择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业务的特点等选择与之相符的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预算编制内容而言,其主要包含业务活动的收支,其中要侧重现金流方面,预算是由两部分组成,其资金的收入和支出预算两方面。预算的流程基本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各职能部门将项目计划申请以及年度的收支计划汇总后,统一上交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汇总,并编制年度预算草案,之后向预算管理决策组织机构进行提交审核,预算管理决策组织机构综合平衡年度中心工作任务以及收支情况后,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批并提出相关意见,而财务部门进行调整和完善之后再次提交,在明确的时间节点内预算管理决策组织机构进行预算方案的批复。

4.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年度预算方案批复后,财务部门应按照预算收入的不同来源渠道,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尽快落实资金收入,及时开具票据并做好账务处理。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方案批复前,财务部门可根据当年预算草案,参照上年同期实际收支情况合理安排资金支付,预算方案批复后,即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年度预算一旦审核批复通过,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进行变更的,除非在执行中遇到特殊的问题,如相关政策的变动,工作计划的调整等,这些问题会给预算收支带来影响,因此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预算调整应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由财务部门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预算管理决策机构提出申请,预算调整报告应包括预算调整的项目、原因、增减金额、预算调整表及其他情况说明等。对于预算调整,单位应明确相应调整金额范围内的审批权限。

5.预算监督

对于财务部门而言,要不断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应包含预算工作中各环节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以及资金的收支等,对于资金的收支进行监督和控制,要以国家相关规定的预算编制范围为根本出发点;对预算各环节的工作进行监督,要严格监督预算的执行进度情况,看其是否与预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相吻合;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监督追加事项以及减少事项是否按照既定的预算标准来开展的;对于延后的预算执行进度,要找出延后的具体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如何完善预算管理水平

1.预算管理需要全员的参与

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更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重视该工作,只有将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才能在经营管理中构建有效的预算管理体制,并真正落到实处。作为管理层而言,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宣传预算管理体制的同时也要认真的去执行,以身作则。另外,管理层要能认识到预算管理不单单是预算,而其更重要的是控制,对预算工作的控制过程,预算管理能够无形中提升管理的水平,同时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构建良好的预算管理体制是保障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基础。现阶段,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机制,但是在内容上不够规范和健全,具体的细则仍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完善的细则内容包含,在预算编制时由谁来负责编制,编制的内容都包含哪些;预算执行中的监督控制工作由谁来负责;预算工作完成时由谁来具体分析和评价结果等,这些都需要在管理体制中进行逐一体现,与此同时也要严格规范组织体系的预算管理工作,对部门职责和权限进行划分,对资金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权限进行细致的划分。管理层要组织并安排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体制的学习,使其能够意识到预算管理不是独立一个部门完成的,而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只有各个部门全体员工都能够真切的理解预算管理的真正内涵,才能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的预算管理需要的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使各部门能够清晰的认识自身职责,并能够了解其在预算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最后,在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定期安排财务人员进行预算制度的学习,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2.制定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

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与预算管理方案的关系十分紧密,预算管理方案的制定要非常科学和严谨,是通过前期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经过多次反复研究验证得出的,在预算管理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更需要上下全员的共同参与。对于管理层而言,管理层以年度经济和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确定经营管理周期的相关目标值;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将管理层确定的目标值合理的分配到其他各部门;对于各个部门而言,根据财务所分配的目标价值,结合部门实际,分析能完成的数值。各部门的目标值确定之后,统一上报给管理层,并由管理层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由此得出,有效预算管理方案的制定,是要通过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多次反复研究验证而最终制定形成的。

3.发挥预算执行的关键性作用

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预算的执行在其中发挥的意义重大,预算执行是决定预算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在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如果没有预算的执行,那将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在经营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一旦预算与实际偏离方向,则要及时的进行纠偏,对整个工作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发现实际的结果与预算结果的偏差较大的,要及时的进行叫停,并找出其中产生的原因。如果发现预算方案有问题,要对预算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预算问题,要对实际工作进行调控,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控制管理工作中,事中控制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进行预算管理,以促进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对实际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控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保证其能够有序进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产生。对预算的监督和控制工作,是需要上下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和协作,而不单单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中,要结合部门实际预算目标,将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责任到人,与此同时部门负责人要监督和控制部门人员完成预算目标的实际进度,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调整,以确保工作能够高效的进行。

4.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应该是并存的,考评与激励两者共同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将绩效考核融入到预算管理中,将工作落实到个人,实行岗位责任制,将每位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激励,不但能提升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确保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激励机制的制定要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5.重视预算管理的事后反馈

在预算管理工作周期结束后,以及下个周期的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制定前,要对刚结束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用到下一期的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制定中,以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预算编制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