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2021-01-03 05:30刘莉莉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5期
关键词:奖惩股权结构机制

刘莉莉

(大连泰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企业股权结构本质上就是股东所具有的产权结构,反映了股东构成以及分布的情况,企业股权结构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权以及管理权有着全面的影响。股权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工作的效率,并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和有效的发展。股权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效率以及治理水平。本文针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加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作用与意义

股权结构主要指的是投资股票的主体,其股票的数量以及种类在公司股份中的具体分布情况,主要涉及到持股者自身的性质,以及股权是否集中等。股权集中主要意味着大股东所占据的比例。股权的集中往往体现在公司有绝对的控股权。而公司治理从其概念来看,体现了公司的领导作用,以及管理机构等。公司治理从其实践来看,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结构体现了对于公司主体人员的界定,包含有公司法、证券法等。而外部结构体现为公司投资者参与的规则,如公司股东以及管理者相关的法律制度等,对公司的内部加以强化,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等。企业在开展治理的实践中,其股权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属于一种基本型的工作内容。公司治理的方式也体现了股权结构,如果股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公司治理方式也必然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对于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而言,公司治理以及股权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企业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优化股权结构,并提升其治理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其经营的效果,并提升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层面来看,股权结构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另外一方面公司治理以及股权结构的优化也能够让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股权结构优化和公司治理需要依托企业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提升其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具有更加理想的发展。

二、当前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革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与经营水平缺乏科学性

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状况,实际的出资人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管理与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利用对于企业的管理权获得相应的利益。从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来看,存在着普遍的内部人控制状况。当然即便是西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状况,这一现象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经营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治理缺少科学性,对于其长远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缺少完善的约束与奖惩机制

当前在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由于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所以缺少一些对于工作人员的约束和奖惩机制。这一现象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者难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在股东和企业的管理者之间无法形成利益平衡。企业中缺少约束以及奖惩机制,在实际的管理以及公司治理中,难以调动企业管理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对于公司治理的过程也缺乏主动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到缺少完善的约束和奖励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对于其健康长久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制约。

3.企业架构中不同部门和子公司结构复杂

在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实际经营的需要或者业务活动的开展,需要设置子公司。企业子公司以及不同的部门较多,导致了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复杂化,企业的治理也成为一项难度较高的任务。许多企业利用母公司的操作完成上市,这一导致了子公司的管理和独立状况受到影响。子公司在管理与经营中具有决定的权利,但是其权利的行使以及决定依托母公司,长期的发展导致股权结构出现一些问题。难以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子公司的工作人员往往也会呈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业务的完成造成负面影响。

4.国有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

国有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企业股权高度集中的状况,在现代的管理理念中,管理的民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过度集中的股权则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是分散股权,让企业的实际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但是当前过度集中的股权也会影响和违背民主科学的初衷,导致企业公司治理无法有效的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三、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及治理的具体实践措施

1.提升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水平,引导企业实现科学化发展

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以及股权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升经营管理的综合水平。首先,企业需要针对科学管理进行调整,解决自身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层面来看,企业需要解决股权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确保企业的管理与经营能够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并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企业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企业的发展与管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在上市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有弊,所以企业必须要针对管理工作者提高重视,并充分了解到企业管理的水平,从而发挥出具体管理的效果。另外还要增强对于相关管理者的引导与培训机构,提升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才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弊端,并充分发挥出管理企业的优势。另外企业还需要提升经营与管理的水平,并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开展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这也是确保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优化的核心工作。从这一点来看,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经营模式的发展,必须要对自身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并积极地完善企业的治理水平。企业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当然对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一方面,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实现科学化的发展,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及管理模式,以此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当然这种发展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必须要对公司治理以及企业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诉求,并确保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

2.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内部奖惩机制以及约束管理机制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且治理水平较低等状况,构建完善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机制,可以有效地规避这类问题。

一方面,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激励,并建立起惩罚机制,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工作的表现获得相应的酬劳,将相关内容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利用这种奖惩机制调动起积极性,提升工作人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此外还能够降低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矛盾,对于企业内部工作环境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企业的奖惩约束机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并覆盖更加广泛的范围。企业需要关注到奖惩机制和约束所具有的必要性,并充分发挥出其具有的重要作用。企业利用约束机制的方法对内部管理层进行监督,确保各个股东能够降低和减少股权结构的问题。另外针对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企业也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变,优化股权结构,对于当前企业的管理与经营而言,构建完善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机制也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应当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另外在市场及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还需要积极的优化和完善自身奖惩机制,利用奖惩机制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加以优化,从而确保企业的发展能够长远地走下去。

另一方面,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必然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从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着手,建立起与员工奖惩机制和股权结构协调的监督机制,让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员工在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绑定以后,也会提升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设置一些能够与员工表现直接关联的内部奖惩机制,调整企业员工的薪资结构,让员工的职责与薪酬能够形成协调,并确保能够满足员工的工作内容。另外企业要针对股权结构,制定出与员工工作内容、岗位以及部门协调的薪酬体系,根据发展的状况调整福利的标准与待遇,让企业的员工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与自身的权责分明。建立起内部监事会体系,通过监事会的方式让员工能够产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发挥出员工对于企业的监督作用。

3.提升对于股权结构优化过程的管理以及监督

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以及股权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股权结构的变化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对股权的变动予以引导。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其规范性有待提升,这也导致了企业在进行股权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发展中的风险与隐患等。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要提升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另外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监管体系。企业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内部监管的重要性,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多重视,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发挥出其具有的监督作用。另外在这种股权变动的状况下,其内部的监管部门也应当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其治理的水平。此外在股权结构变动的过程中,监管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另外还要由政府对股权变动进行管理和监督,推动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快速发展。政府也应当及时地完善法律法规,为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确保企业的股权结构能够得到优化。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为了优化股权结构,并提升治理水平,应当关注到内外部监督的实际状况,并利用监管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促使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

股权结构体现了企业的所有者所占据的企业份额,企业所有者作为权益的主体,能够对于企业的发展进行决策。企业在管理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决策性的问题需要股份所有者对其进行决策,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股权结构上往往以分散股权的方式,均衡股权结构,让权力不会过度集中,以此实现均衡化的发展,在这种公司治理模式中,可以利用不同的主体之间互相平衡,实现股东权益的平衡。确保股东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决策信息,让一些小股东能够保护自身权益。此外股权结构分层也能够降低权力过度集中所产生的矛盾,避免一些大股东由于对立出现博弈的状况,防止股东决策的过程一家独大。另外还要关注到股权结构要避免过度集中,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分散,只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才能够让企业获得顺利的发展。国内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其经营的特点与范围,探索适合企业发展和股权结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确保企业的发展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

4.引入外部投资者,积极促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改革

在当前国内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核心在于推动股份制改革,这也是当前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调整,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企业能够进一步地快速发展。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以及时代的变化,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动和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具体的实践来看,这种发展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一方面要扩大其改革的范围,还要深入地探索改革的内容,确保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股权优化以及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需要结合相应的工作模式,提升其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水平。当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经济体制的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改革,核心在于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国有企业进行混合制改革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必要举措,能够推动公司治理目标和股权结构的优化,提升其经济效益,并完成相应的经营目标,推动和促进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股份制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可以引入西方的股份制管理经验,根据其经营的方向,选择一些外部投资者,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让企业经营者与机构投资者进行组织股权架构,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方向,确保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引入外部投资者,并合理地吸引组织机构投资,可以改变股份制企业存在的内部矛盾,并促使企业找到企业发展和管理的机制。股份制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选择相应的投资机构,解决内部治理的相关问题,并实现治理的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并得到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管理者还可以从内部培养机构投资者,从事务管理转化为控股市场和经理人,从而确保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从企业的内外关系上进行统一,增强投资者对于相关股权结构产生的影响,确保公司的治理水平能够实现提升,提高对于企业的约束力和监督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关注到股权结构的调整,把握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引入国际上的先进治理理念,探索适合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的水平,并协调和处理公司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机会,推动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化,并促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奖惩股权结构机制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基于公司法视野下的股权结构问题探究
市场化程度和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浅谈我国二元股权结构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