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2021-01-03 06:00文|雷
企业文化 2021年19期
关键词:职工党组织国有企业

文|雷 宁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政治发展的必要支撑,是党执政兴国的主要力量,所以加强国有企业建设,能够为国家的党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必须强化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党建作用,在我国执政党的领导之下,优化国有企业发展改革,调整企业结构布局、推动降本增效,实现国资监管的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当中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不断推进深化改革,促使国有企业逐渐走向成熟壮大。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在1978 到1986 年,首先在四川省率先进行了国企的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政府建立了放权、让利的政策以及内改税和拨改贷等政策,加强了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建设,增加了企业发展的活力。

国有企业于1987 到1992 年进行了改革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我国推进了两保一挂的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制度,保证了企业生产技术的有效进步,促进国有企业的职工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从而激发了职工对于企业生产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同时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开始探索创新股份制的改革过程,这一深化改革触及到了国有企业建设所有权的层面。我国于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总结了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明确建立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明细,以及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现代化制度改革目标,这一会议总结的改革经验,标志着我国的国有企业进入了全新的改革阶段。

从1992 到2002 年,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的突破阶段,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了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设的精准目标,于1993 年在我国建立了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的试点,这一试点的成功建设,使我国的94家国有企业,成功进入深化改革的突破阶段,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使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巨大的建设成果。这样的建设成果促使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能够摆脱经济亏损的境遇。我国的石油电力等国民经济命脉逐渐发展壮大,为我国的国有资本建设创造了明显的优势,国有企业逐渐朝着更加重点的行业进行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21 世纪以来,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进入了相对完善的时期,我国于2002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中提出了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摆在突出位置的发展部署。2003 年3 月,我国国务院建立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建设成效标志着我国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一体制在之后的国有企业的薪酬支配上可以实施规范管理,建立较为健全的企业考评体系,能够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从而促进国有企业能够稳定繁荣发展。

从2012 年至今为止,国有企业加强了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深化改革时期。2012 年,党的十八大针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促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活力以及影响力,从而保障国有企业的资本能够投入到,国家的经济命脉行业以及安全保障领域等方面。同时加强了法律建设,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从而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从我国实行国有企业改革至今,经过全面的深化发展,促进企业活力有效增强,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发展制度,促使国有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取得了较大的改革成效。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党建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发表了对于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建立坚定不移发展壮大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发展目标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是推动纵向发展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至今为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指向性作用,能够实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目标,为此,发挥党建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强化党员思想,明确国企优势

1.政治领导优势。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建设更加明确的方向,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是党建领导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保证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掌控国有企业的重大决策,充分掌控全局的稳定发展等工作,切实将国家制定的方针计划政策等内容,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当中党组织的领导优势,将党政管理和以党治党的制度落实到处。

2.思想引领优势。思想引领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建设上,是国有企业当中党组织为了能够展现领导力、号召力,从而开展的思想精神层面上的工作,是党建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通过对于企业员工的思想建设,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员工的奉献精神,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上下一心的合作模式,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的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将思想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组织凝聚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党建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在指示中言明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党的组织体系能够维持全部的工作建设,从而有效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党组织充分的凝聚起来,提升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才能够对企业的员工起到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引导企业员工对于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二)强化党委领导力,发挥把关定向作用

国有企业党委所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立正确的引导方向,这一问题就是围绕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的政治方向,深入研究讨论党委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引导。研究讨论的重点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当中的决策事项与党的建设指导方针是否一致,是否能够符合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对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竞争实力能否有效提高,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资产保值。并且党组织的指向作用,还需要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以及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能够保障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与国家建设的战略方针处于一致的路线,保障国有企业能够在国家建立的新形势、新改革任务之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当中的经济效益与政治责任齐头并进的作用。

(三)强化党建执行力,促进基层工作建设

党组织作为执行党委决定的主体,需要加强思想建设,统一思想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优势,推动国有企业的合力改革。首先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抓住党的理论路线与政策方针,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将企业深入改革措施与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实现充分考虑。结合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以及企业利益,实现企业上下同心同德,共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是发展基层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这种党建能力需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领会党委对于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将宣传工作及时准确的做好,并且能够将部署要求准确传达给基层职工,让基层职工充分理解并有效建设改革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基层职工的实际诉求,解决内部矛盾,既保证改革效果,又不失人心。

(四)选拔党员先锋,发挥模范作用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较多,触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必然会对部分职工的利益产生影响,从而给改革造成必然的阻力。这就需要党员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企业的职工做出表率选拔优秀党员、树立大局意识、着眼于全局发展观念、建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成为国有企业当中的改革排头兵,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树立积极向上的模范榜样,影响带动周围的职工投身到改革实践当中,将优秀事迹在企业当中传播开,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当中,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建设功能,认识到企业改革的重要性,结合改革历程中的经验总结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能力,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职工党组织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