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2021-01-03 06:36
企业文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油田职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最根本的思想,“人民的美好生活”始终是最首要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体现了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亮出了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对于国有企业工会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造福职工,切实关注民心“晴雨表”,始终紧盯民生“指南针”,善于体察民情“温度计”,使职工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油田公司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发展依靠职工,把职工的心聚起来,努力提升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同样需要坚持职工主体地位,尊重职工首创精神,确保始终同职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一是坚持依靠方针,最大限度激发职工群众工作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办好新时代的国有企业,也要瞄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发展的工作热情。要持续深化“四新”主题教育,让职工群众全面了解油田公司“做好三篇文章”、“实施四项战略工程”等事关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事关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实事,激发职工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热情。要充分利用劳动竞赛、“双千双亿”、青年油水井分析等群众性创新创效平台和机制,组织和引导职工群众热情参与创业创新,努力把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汇集到油田改革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

二是践行群众路线,最大限度集聚职工群众智慧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实践中每一方面经验的创造,无不来自职工群众的智慧。要完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解决好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提质增效、维护和谐稳定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都必须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坚持实打实、心贴心,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大厂务公开力度,政策是不是好、工作是不是实、问题解决没解决,让群众切身感受作为我们工作正确与否的“化验单”、工作好坏的“记分牌”。

二、坚持发展为了职工,让职工的心暖起来,努力提升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人发展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基础上,也要聚焦“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靠实“三送”举措,不断改善一线生产生活条件。辽河油田号称是没有围墙的工厂,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多数一线职工野外作业成为家常便饭。将一线职工的苦乐冷暖挂在心上、捧在手上,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公司深入开展为一线职工送关爱、送温暖、送真情“三送”活动,投入资金98.6 万元,为4930 名作业工配备了保温饭盒;投入资金27 万元,为在零下30 摄氏度作业的漠大输气管线施工队伍配备了300 套纳米保温工服;投入资金近300 万元,为条件最艰苦的油建施工队伍配备空调、消毒柜、微波炉、电热水器生活设施1300 余台;对外部市场职工实施每年一次的全覆盖慰问,累计走访慰问一线驻地现场120 多个,为10000 余人次外部市场职工配发食品和生活用品价值600 余万元。实践表明,只有顺应职工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新期待,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无愧职工之家的称谓。

二是履行“四不”承诺,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实际困难。2020 年,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然客观并且长期存在。近年来,油田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职工、工病亡遗属、孤儿、残疾人、“空巢”老人、买断再就业等诸多弱势群体,着眼履行不让一个困难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困难家庭掉队、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生活没有保障的“四不”承诺,着力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不断拓展完善“就学、创业、医疗、生活”四大帮扶机制,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在就学帮扶上,多年来累计实施扶贫助学8126 人次,支出资金1116 万元,累计资助2500 多名困难学子完成了学业,帮助1800 多名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在就业帮扶上,实施创业扶持计划,累计投入204 万元陆续帮助59 名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开创理发店、熟食店、蛋糕坊等自立创业脱困通道,已有27 户创业家庭脱困或降档,实现了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医疗帮扶上,多年来已累计实施医疗救助4136 人次,支出资金2420 万元。2012年开始,推出大病专项援助举措,已经有9356 名大病职工和家庭得到9627 万元的援助。在生活帮扶上,组织油田各级干部与困难家庭结对建立帮扶联系点1900 余个,每逢重要节日入户慰问,每年实施各种生活帮扶6500 余人次,支出资金1100 多万元。随着帮扶工作重心转向相对贫困,这就要把以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帮扶做细做实,解决好各类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兜住油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让油田矿区更加和谐幸福。

三、坚持发展造福职工,使职工的心亮起来,努力提升获得感

坚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我们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也要坚持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努力把发展成果体现在职工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善上,体现在职工各项权益的积极维护保障上。

一是要关注职工群众文化需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多年来,由于远离城市,锦采、沈采等6 个外围矿区的3.3 万职工、7.6 万驻矿职工家属享受文化资源有限。从2015 年开始,针对6 个外围矿区职工观影难的实际,经报请辽宁省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与北方联合影视集团合作,相继与中影、华影、博纳、华宜等多家影业公司达成协议,累计投资800 余万元,配备公益性数字影院。目前,已经在5 个矿区建成影院并成功放映,开辟了全国公益性数字影院建设的先河,让油田边远矿区广大职工、家属在家门口免费享受到了同步院线高品质的“视听盛宴”,受到了基层热烈欢迎。

二是要关心职工群众福利待遇。近年来,针对低油价下油田职工福利有所下降的实际,经过深入政策研究和多方调研取经,出台了工会会员节日、生日慰问和职工住院慰问探视两项举措,为每名会员送上不低于600 元标准的节日、生日慰问和祝福;按照500~1000 元/次的标准探视慰问生病住院的会员。

三是要关怀职工群众身心健康。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普遍提高。近年来,投入资金620 余万元,陆续为油田矿区所有户外健身场所普遍更换和维修健身器材5000 余件,切实满足了职工日常健身活动的需要。每年还下拨经费900 余万元,用于基层自主开展文体活动,并大力推动全健排舞、健步走等职工参与度高、喜闻乐见的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不断促进企业价值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辽河油田这艘大船就一定能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油田职工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七师医院巡回连队为群众送健康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党员干部如何用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