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助推油服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01-03 10:11文|徐
企业文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油服油气一带

文|徐 伟

建设“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开启了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壮丽航程。油气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从20 世纪90 年代就在“一带一路”沿线从事油气合作开发和工程技术服务。以“五通”为路径的“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也把海外油气合作及油服企业发展推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口。必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中培育新能力、打造新优势、展示新作为,努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一带一路”基本内涵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和东盟国家期间,提出了在区域内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总称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核心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该倡议提出以来,经过近8 年持续推进,取得丰硕成果。沿线各国分享了区域经济合作、精准扶贫、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方面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种新型多边合作模式,对于缓解过去几年因全球化发展引起的利益分配不均引发的反全球化浪潮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管控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重要因素。

“一带一路”倡议中油服企业承担的使命责任

“一带一路”建设使我国进入了全面开放新时代,对我国企业有着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带一路”倡导者,我国迫切需要特别是国有企业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探索实践中,油气合作具有先行地位和基础作用。近30 年来,以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不断增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随着油气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油气战略通道的建成投用,满足了内陆资源国出口多元化的战略诉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周边资源国的关系,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高铁、电力、核能等产业加快“走出去”,我国与沿线资源国的经贸合作已经全面展开。

油气合作先行使命已经完成,但仍然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大经贸合作、大产业融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服企业作为服务保障“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主力军,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一方面肩负着支撑保障国内油公司海外战略有效落地的重大责任,一方面肩负着发挥中国石油工业特色技术、管理优势,参与全球竞争,为资源国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展示中国油服企业实力、树立中国油服企业形象的光荣使命。

“一带一路”倡议中油服企业面临的机遇

当前,全球能源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全球能源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活跃期,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应用阶段,可燃冰开发、碳捕获封存等技术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尽管新能源正在兴起,但从能源实际消费结构来看,当今世界仍是传统化石能源时代。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前景依然看好,长远看,油服企业市场依然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契机,油田服务企业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空间巨大。“一带一路”区内涵盖了中东、中亚及俄罗斯等全球性油气富集地区,无论从油气资源量、探明储量、可采储量,还是油气产量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区内的份额均占到全球总量的“半壁江山”。全球近70%的油气资源出口都是从这一区域输出。沿线大多数资源国经济发展结构较为单一,对油气资源输出依赖性突出;其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工业基础薄弱、人才队伍不足,资本和技术缺乏,产业链单一,对引进技术、资本,借助国际先进的油服企业加快国内资源勘探开发需求迫切。

二是“走出去”环境有利。国家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建立亚投行、丝绸之路基金等,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国家建立境外能源合作协调服务机制,制定能源产业境外投资指导口录,并与相关国家签署政府间能源合作协议,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推动油气国际合作升级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油服企业也必将紧跟国家能源战略,全方位“走出去”,不断走进世界油气合作舞台中央。

三是完善的国际平台初步搭建。在过去的近30 年,油田服务企业海外业务逐步由过去单一的钻井工程及零星技术服务,发展成为油公司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油气产能建设和技术服务总承包商,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积累了有益经验。“一带一路”建设以“五通”方向,打造利益共同体,构建责任共同体,建设命运共同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发展。这将带来全球竞争合作格局新的变革,既给油服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海外油服企业转型发展思路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高位,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持续攀升,油气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球经济整体形势错综复杂,油气行业竞争激烈,中美贸易摩擦频繁。越是这样的国际环境,越是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伟大实践,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油服企业层面,要围绕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油气合作布局,依托“五通”,深化与资源国油公司及国际油气公司合作,实现海外业务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油服企业,树立企业国际品牌和形象,促进资源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分类开发培育主力市场。油服企业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紧盯重点市场、重点目标区域,以海外重大油气合作项目为平台,充分发挥优势业务和特色技术,深耕传统基础市场,有效开发新兴市场,突出培育高端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领域,增强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是推动经营管理全面接轨。油服企业要紧紧抓住设施联通的机会,一方面坚持对标管理,学习借鉴国际大公司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着力推动经营管理方式、业务流程全面与国际接轨,对标一流推动流程再造;另一方面与相关各方紧密沟通对接,从油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等各方面,大力推介国内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与相关国家合作伙伴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标准,真正做到理念相通、标准相通、管理相通。

三是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油服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转变海外业务要素资源配置模式,构建全球资源配置体系。坚持国内外一体化,继续推动国内井下工具、射孔器材、专用装备等高附加值优势产品出口,与资源国实现要素资源的互补;坚持采购全球化,利用现有项目区位优势,积极与满足项目标准的海外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本着优质优价、就近高效的原则开展一般性生产物资采购,在确保项目工期、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项目成本;坚持资产轻量化,改变过去重装备全球游行的状况,依托成熟贸易市场,采取各类租赁方式引进钻机、压裂车等重型装备,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保持灵活并更具竞争性的资产形态。

四是实现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油服企业要切实把国家金融资本和金融服务优势,转化企业“走出去”的竞争优势,着力改变过去“技术产品+施工”服务的传统商业模式,积极创新“技术+资本”“技术+金融”“技术+管理+资本”的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打造新型合作关系,更好地契合资源国需求。

五是打造一流企业品牌形象。油服企业要真正与当地合作伙伴结成命运共同体,在服务好油气项目过程中,坚持尊重当地环境,做到诚信经营、绿色作业,努力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真心促进资源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尊重当地人民,大力推进本土化,积极培训培养使用当地员工,稳定和促进当地就业,维护当地员工权益,真诚搭建资源国人才成长平台;坚持尊重当地文化,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模范遵守当地法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社区发展,力所能及开展捐资助学、修缮道路等公益活动,成为有讲诚信、有担当、负责任的国际一流企业。

猜你喜欢
油服油气一带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石化油服暂居三季度A股预亏王
油服滑铁卢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