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说的浪漫

2021-01-03 21:49达达令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言说信件学业

达达令

1

第一次与互联网的接触,是在家乡的市里念高中时开启的。

我提着指尖,小心翼翼地敲了两个拼音“s y”,本来想着取一个叫作“岁月”的笔名。但因为我太笨拙了,加上紧张跟新奇,于是冒出了一个不算词语的词语。我有了人生中第一个网名。

再后来就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在诸多形形色色的陌生网友头像中,我跟一个叫作“风之子”的男性网友很聊得来,于是我们交换了地址,给彼此写信。

他的笔迹洒脱,字里行间充满赤诚。我大概知道他20岁出头,在北方的一个小城里当一名小学老师,想过成为运动员,但天赋有限、家境普通,于是只能将篮球当作爱好。

那时我16岁,对人生并没有多大期待,只盼着学业不要太糟糕,也期盼着班上那几位欺负我的男同学可以仁慈一些。

说不上来忧伤,可就是不快乐。除了学习,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每隔两个月去传达室取信。拿着信件,独自坐在操场边上的座椅上,小心翼翼地拆开它。

“ 哈喽, 好久不见。希望你一切都好。這里的秋天已经到来,所以给你捎了一片枫叶在信封里。”——我看到了那片纹理清晰的干枯的叶子,捧在手心里,并不是心动的感觉,但就像是得到了某种“外来星球额外赏赐给我的礼物”。

我们的通信,大约持续了一年的时间。相互寄出的信件有五六封,每一封都是满满当当的几页纸。我通常在晚自习的课间写下自己的心情,他则是在结束工作的黄昏下给我写字。

2

一切终止于第二年夏天。

高一期末考试结束的那个傍晚,我在宿舍收拾行李,忽然听到走廊外一阵吵闹声,于是走出去,听到了一些别人的故事。

隔壁班上的一个女孩,刚刚走出考场,就离开了学校。没有请假,没有回家,没有手机也没有留下任何信息,老师以及宿管员正一一对我们这些学生进行问话,了解情况。

后来知道女孩买了大巴车票,说是要去浙江的某个地方见一个人——“那个人是她在网上认识的,说是自己喜欢的男孩。听她偶尔说起这件事,但是没想到她真的这么去做了。”

于是全校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寻人启事,后来的故事走向我并不知道。我收拾了东西,回到家里,像从前一样,过自己的假期。只是再也没有跟那个叫作“风之子”的人有信件往来,一切戛然而止。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大人们奔波生活,我忧伤于自己的青春。

很多年后,我知道了如何处理孤独、寂寞。但那时我的世界一片空无,就连唯一的一棵小树苗——那个我不曾见过的男孩,也成为过眼云烟。

假期结束,又是开学。接二连三的学业,时不时的忧伤和苦闷,上演在青春年少的岁月里。有天晚自习下课,听人说那个去远方见网友的女孩,在车站被人找到了。“几个大人架着她,直接拖回了家里。回到乡下后,她被关在了屋里,父母在门口送水送饭。起初她会在夜里大哭大闹,后来就逐渐没有了声响。家里人怕她出事,于是轮流起夜看着她。有一天她还是逃了出去,直接冲到河里。被打鱼的人发现,然后又被拽回了家里。听大人们说她嘴里唠叨着什么命不由己一类的胡话,说她精神开始失常。回来上学自然是不可能了,能活着已经不错了……”

我奔跑着回到宿舍,洗了把脸,上了床铺。集体生活之下,熄灯之后的夜晚,也不敢大声哭出声来。我再也没有去网吧,对阅读杂志也失去了兴趣。心底一直在盘算一件小事:若是想要离开这里,去往外面的世界,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才可以理直气壮地离开,而不是那种“落荒而逃”?

想来想去,我觉得就将命运交给学业吧,这是眼下唯一的路了。

3

后来,我将全部的心思用到了学业上,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走出了家乡,见到了更多的人和事,以及更广阔的世界。

很多年后,我已经是个独立而成熟的大人。我存了些钱,给父母在家乡建了房子。休假回到家中收拾年少时的东西,很多零碎都已经丢失了。“那就这样吧。”我在心里这样安抚自己:是要经由一些失去,才能知道最珍贵的部分总会留在心底的。

夜晚收拾抽屉里的旧相册,发现一张泛黄的照片。或者说,那不叫照片,而是一张枯黄的树叶,我拿去街上的照相馆过了塑,成了一张卡片一般的书签。

前尘往事就这样串联了起来。

没有任何的背景音乐或者氛围烘托,一切都是平静的,我来不及哭泣,也不想哭泣。那个瞬间唯一闪现在脑海里的话,是贾樟柯导演的作品——电影《山河故人》中的那一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当年在那个校园里,或许有很多与我一样的女孩,在网络世界里跟自己想象中的某个“喜欢的人”进行交谈;有些女孩要得多一些,于是要去跟那个陌生人见面;而我要得并不多,亦不敢去要——只是在信件的文字里,安置自己的某部分眷恋或者仰望就足够了。

我守住了这秘密,像从前一样,也像后来的很多事情一样。因为知道珍贵,所以不能让人发现,以免被多加玷污。

而与此同时,我也知晓这部分的“假象”本质,自然也不会飞奔远方,只为与某个他见上一面。

在这“想要”而又“不敢要”的分寸之间,便是独属于自己的浪漫。它无法与人言说,亦无法回馈给你任何结果。而重要的是,它终究会消失的,到了某个节点之后。

这部分的感受,自然也是在很多年后,才敢小心翼翼地放出来:以保证它没有被人误会或者指责,同时也不会对故事中的任何人造成伤害——那个高中女孩已经长大成人,自有价值体系;那个男孩也在他的时空体系中,有着自己的生活与命运。

各自安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你不必把这爱之结局当作答案,而是将这“曾经拥有”当作答案。我想,或许这也是诸多不可言说的浪漫中,可以长久留存于心头的安置,还有慰藉了吧。

//摘自豆瓣网,本刊有删节,豆薇/图

猜你喜欢
言说信件学业
公木致丁国成、木斧信件
艰苦的学业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落叶
My Vacation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