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政策机制分析

2021-01-03 14:04白利友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民族政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度颇高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共同缔造新中国的历史征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探索并确立了民族政策。对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主线对民族政策及其研究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民族政策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了当前民族政策研究需回答的问题。

一、党的民族政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政策机制

民族政策是多民族国家为解决民族問题和处理民族关系而做出的政策设计。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尤其是注重依托民族政策来解决好民族问题。早在1928年7月9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就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大会认为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问题(北部之蒙古、回族、满洲之高丽人、福建之台湾人,以及南部苗、黎等原始民族,新疆和西藏)对于革命有重大的意义”[1]87。中共六届二中全会讨论组织问题结论中也指出:“少数民族问题,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此次全会还要求“各地党部应特别注意调查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风俗习惯,以供给党关于少数民族策略决定的材料”[1]109。

在党领导团结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中,民族政策的取向和定位愈发清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周恩来同志在做《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中,就新民主主义的民族政策问题进行说明时就指出:“其基本精神是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必须反对各民族的内部的公敌和外部的帝国主义。而在各民族的大家庭中,又必须经常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2]。历史证明党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的民族政策探索与实践,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同胞跟党走、做一家,并在平等、团结、互助基调下缔造和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性问题。

民族政策具有时效性。或者说,特定时期的民族政策,往往会受到特定民族关系的影响,通常着眼于彼时的民族工作,着力解决的是特定时期的民族问题。但无论何时,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道路和正确的政策框架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来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是民族政策的政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政策无疑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国家建设中协调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政策资源,也是党领导和团结各民族人民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政策抓手。民族政策还具有延续性。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政策,都不可能孤立于历史而存在,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历史延续的影响。其中的那些被历史和实践检验所证明的正确的民族政策,一脉相承的延续是民族政策得以持续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民族政策需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民族关系在发展,民族问题在变化,国家建设的任务也在不断调整,这就需要民族政策根据国家发展和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守正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这一主线,为民族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同时也给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在根本上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怎样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来谋篇布局开展民族工作,这既需要民族理论做出科学阐释,也需要民族政策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就当前来说,更需要民族政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新的更大的机制性作用。首先,是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破解难题、解疑释惑、厘清认识、廓清迷雾和为民族工作的创新探索提供政策依据或政策指向,以确保民族工作的正确工作方向。其次,是要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工作提供政策抓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早地破题答卷,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最后,是要挖掘民族政策蕴含的宝贵政策资源,使民族政策机制同其他机制协调配合,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工作的合力。归根结底,就是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3]。

二、民族政策蕴含的机制优势

民族政策机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机制,本身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政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则给民族政策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与其他机制相比,民族政策机制具有独特优势。民族政策的机制优势,在根本上得益于党领导民族工作的政治优势、统一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多民族优势以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制度优势等所产生的合力。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3],决定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确保了在国家治理中民族政策基本价值取向的总基调和延续性,也保证了探索和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政治方向。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家底”,为民族政策不断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策优化动力。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则在顶层设计上规定了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设计和政策策略“走什么路”。

1.政策实践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探索实践长达百年之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优势。这些实践,可谓起步早、探索实践时间长,尽管其间也曾有过曲折,但总体上为把握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丰富的民族政策实践中,不仅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民族话语,还使得中国共产党同中华民族以及同新中国之间在话语和政治实践中的联系更加紧密。如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向全国发出了抗战宣言,向全国同胞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并号召“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4]343。而且,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就明确了“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4]533。而一切为革命而斗争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4]663。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更是专辟一章来阐释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明确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的总基调。民族政策实践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在解决民族问题的探索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会会议上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

2.政策体系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党的民族政策已形成了旨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价值取向,并涵盖了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项事业,包含了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政策法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及支持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等在内的民族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政策体系。这种涵盖范围广的体系性民族政策,在最大限度地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更容易在一以贯之的政策实践中形成累进和叠加效应。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系“它不是简单的各种政策的堆砌,或者累加,而是根据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地优选、完善与组合,使民族政策体系长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民族工作久久为功,特别是在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巩固、中华民族大家庭更加和谐、有效应对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等方面,更需要民族政策提供全面有力的体系性支持。

3.政策执行优势

民族政策得以成功实践,还得益于中国民族政策的执行优势。为推动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全国一盘棋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我们在政府机构中专门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构建了专门的民族政策执行体系1928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就指出:“为在其他民族工农分子中用其民族语言以便于工作起见,于当地委员会之下设立少数民族工作部。少数民族工作部,应在当地党部指导和监督下工作。”详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8。。为“将民族工作放在统战工作大局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更好协调处理民族工作中的重大事项”,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国家民委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机构调整后,中央统战部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研究拟订民族工作的政策和重大措施,协调处理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分工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全面促进民族事业发展等。参见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工作,国家民委的内设机构已经做出了相应调整,如将“监督检查司”调整变更为“民族团结促进司”,将“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调整变更为“协调推进司”,其职责为:承担指导、协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统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承担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研究基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工作。中国的民族政策机制的执行优势,还在于结合了自查和督查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这种模式,同民族法规监督检查一道,确保了民族政策、民族法规的贯彻执行和纠错纠偏。健全的民族政策执行体系和民族政策贯彻执行检查纠偏机制,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政策执行保障。

4.政策认同优势

民族政策还是党和政府联结各民族干部群众的纽带,事关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多年来的民族政策实践,在各族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中奠定了坚实的认同基础。随着一系列专项规划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规划的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成效如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份2018年至2020年的总体经济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5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24 534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http://wwwxinhuanetcom/2021-08/12/c_1127753430htm不仅极大地缩小了族际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从整体上打牢了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的实现,全国的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了整族脱贫[6]。这些由民族政策或其他关涉少数民族的国家战略所产生的政策效应,恰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必不可少的认同心理资源,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民族政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所蕴含的政策认同优势。

5.政策比較优势

相比世界上不少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所带来的社会撕裂、种族歧视、国家分裂等乱象,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当今世界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比较优势显而易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和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既是原则,也是优势,更得到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2018年3月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宪法第五十二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国家还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优势就在于,不仅在法律和政策上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实现了统一和自治的结合。国家还采取对口支援、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繁荣。

不过也要看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无论对民族政策还是对民族工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在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实践中去守正创新、破题答卷。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开展民族工作过程中,更需要廓清迷雾、厘清误区,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三、民族政策机制的功能及其发挥

依托民族政策机制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进一步从理论研究到工作实践两个层面来挖掘民族政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机制功能。当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来审视民族政策时,民族政策在运行过程中所应承载的机制功能就显得至关重要。或者说,民族政策应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与时俱进发挥好政策功能。

1.规范功能

这是民族政策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当发挥的首要功能。这一功能是指,在现行民族政策框架内,民族政策应从提供政策依据、规范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旗帜鲜明地更进一步向规范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规范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以及规范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中的各级政府事权[7]来拓展其功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安排,已基本形成了上下联动和共同参与的局面,但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3]尚有差距。作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究竟该如何铸牢、如何才能铸得更牢,各地在开展民族工作时难免或多或少存在着误区、困惑或问题,这也恰恰说明民族政策需进一步发挥好政策规范功能,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民族工作提供政策阐释,为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处理好的诸多关系提供政策依据。

2.导向功能

民族政策机制的导向功能和规范功能相辅相成。所谓民族政策导向功能,就是指民族政策应通过有效的政策运行来发挥好政策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特别是民族地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的放矢开展民族工作,引导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面临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国家建设的任务,民族政策的导向虽略有不同,但总的来看,民族政策无论在价值取向、行为导向和思想意蕴方面,都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发挥好政策导向功能。在价值取向层面,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成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价值。在行为层面,既需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自觉的集体行动。在思想意蕴层面,同时还需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引导各民族及其成员正确看待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引导各民族成员正确处理本民族的族体利益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3.调适功能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不断调适、不断维护和不断巩固的结果。民族政策需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特别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而做出必要的适应性的调适。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政策机制的调适功能,就是指要在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前提下,在保持现行民族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情况下,结合民族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对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功能适时做出适应性的调适和纠偏校准。对民族政策的功能进行调适,并非是在民族政策运行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对现有民族政策进行完善优化和创新发展。这种调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各民族根本利益、具体要求利益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在利益一致性基础上对“多”与“一”做出的利益关系调适。

4.动员功能

民族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在全社会实施广泛深入的政策动员。各族群众既是民族政策的利益攸关者,更是民族政策的支持者和政策动员的响应者。民族政策机制的政策动员功能,就是要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工作的过程中,在全社会调动一切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格局。民族政策机制的政策动员功能发挥,具体来说:一是要调动资源,在民族工作大格局下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要凝聚人心,在開展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中使人心归聚。三是要寻求合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根基,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而政策动员功能发挥,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动员能力,这是确保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折不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设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基本保证。

民族政策机制的功能,是基于民族政策优势可挖掘的潜在功能。要使民族政策机制的优势真正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能,最终还有赖于这些功能的发挥。而要发挥好民族政策机制的功能,还需关注和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着力解决好民族政策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着力做好民族工作领域现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对那些明显过时现如今已严重脱离实际的规章和文件,应及时适时废止。如在有的地区的民族工作领域,20世纪70年代的政策文件至今依然还发挥着效力。对地方民族工作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精神和政策尺度把握不一,或因缺乏明确政策依据不知所措等问题,则应着力提高地方特别是基层民族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二是民族政策机制同其他机制的配合协调问题。民族政策不仅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其他机制探索提供政策依据,还要同这些机制协调配合,精准发力,形成合力。三是要处理好政策宣传、政策阐释和政策动员的关系。要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厘清认识、廓清迷雾,准确把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四、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少论争,也不乏批判和质疑。其中的一些建设性论争,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希望民族理论政策更加科学和优化,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旨在推动民族工作不断向好发展。而其中的一些批判和质疑,若不加以回应和厘清,则有可能干扰视听而反受其乱,甚至极有可能失语而不利于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构建,以至于在民族理论政策话语竞争中授人以柄而陷于被动。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我们党70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时曾指出“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8]这一成就和经验,实际上也揭示了“推动民族政策创新发展,贵在‘去就有序,变化因时’”[9]。这也为推动民族理论政策理论的发展创新起到了定纷止争和明辨方向的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给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如民族理论政策究竟该如何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如何破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如何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和创新民族工作,如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理论政策支撑等。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与时俱进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这是将民族政策机制功能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能的基础和前提。

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首先要正视民族问题,并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理论政策。民族问题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民族问题,解决民族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待民族问题,我们既不能夸大其辞放大问题,也不宜轻描淡写回避问题,而是要科学准确地评估民族问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世界的多民族国家中,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需适应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不是要另起炉灶,更不是改弦更张,既不能走既以证明行不通的老路,也不能走西方国家那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子。相反,我们应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从党治国理政和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因应时变而不固守成规,循序渐进稳步推动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创新。

新中国建立后的民族理论政策,曾一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联民族政策的影响。在民族政策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既积累了难得的宝贵经验,也有过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需加以辩证看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更需要从中汲取智慧。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民族政策史,以及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民族政策实践和经验,同样是推动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可资借鉴的宝贵理论资源。因而在民族理论政策研究中,加强对中国民族政策史和世界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治理、民族政策的国别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汲取历史智慧和借鉴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新时期制定民族政策及进行民族工作,提供借鉴或参考”[10],为发展创新民族理论政策提供丰厚理论滋养。

推动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创新,需注重“中华民族”的文本书写和历史叙事。传统的民族理论政策,其政策对象主要为“多元”意义上一个一个的民族个体,其中主要为少数民族。在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中,对“一体”或中华民族的阐述明显不足。为此有学者就曾指出:“现有民族理论应该增加对中华民族的论述”[11]。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则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宪法。党章和宪法两大政治文本中写入的“中华民族”论述,可谓里程碑式地增加了中华民族的文本书写。然而,单在政治文本中加强对中华民族的书写还远远不够,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本挖掘和丰富历史叙事。如在学校教育及教材建设、民族文学创作中增加中华民族的篇幅,加大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叙事的挖掘整理力度。只有形成立体化的中华民族文本书写,构建中华民族的话语和叙事体系,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

推动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要着力构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从长远来看,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构建的着眼点尤其值得思考。从坚持党的领导来看,要着力增强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话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需要构建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来看,还需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瞻性地构建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并在推动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过程中审慎稳妥地解决好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客观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等问题。推动民族理论的发展创新,还需面向未来可能面临或出现的风险挑战来构建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如着眼同西方国家的博弈来提升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权和话语交锋的反制力,着眼维护民族团结需要来提升民族理论政策的约束力,着眼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来提升民族理论政策统合力。

总而言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民族政策蕴含着不可替代的机制性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依托民族政策机制,通过挖掘并发挥好民族政策机制的功能,因应时势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创新,以此为动力来构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民族政策理论体系。这种构建,既是推动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9.

[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余梓东.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与集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4-21.

[6]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7]商爱玲.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着力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4):166-171.

[8]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62.

[10]龔荫.中国民族政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7.

[11]周平.现有民族理论应该增加对中华民族的论述[N].中国民族报,2013-11-08(5).

(责任编辑:王勤美)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建设研究”(17BZZ021)。

作者简介:白利友,男,云南弥渡人,博士,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 政治学理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政策机制分析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爱的共同体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