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

2021-01-03 09:06李晓莉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古诗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李晓莉

摘要: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古诗词以其文字凝练、意境深远,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些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探究小学生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以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要素,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学校是宜昌市第一所雷锋小学,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学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我眼里的xxx(诗人、作家)”、“时代名人故事我来讲”等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亲近经典,同时也让孩子们从古代先贤及时代楷模身上找寻共同点,感受他们所传承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精神、责任担当意识等。

在小学阶段扎实地开展古诗教学,既能使学生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于课堂之上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对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能于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但在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古诗内容与情感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借助资料助读和老师讲解等手段学生难以理解诗的内容与情感,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学古诗教学的优化设计,才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1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意义

① 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思考,对诗词意境深入领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将自身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在理解诗词意境的基础上,达到思维能力提升的目的。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要善于运用联想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激发出来,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形成。②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虽然时隔千年,但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却是相同的,无论是美景还是美好的情感。学生在品读诗词,想象画面、感受诗情的时候,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还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或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谈谈自己的理解,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就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了。③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道德、习俗、艺术等各个领域,承载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向学生们有效传递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以《元日》为例,诗歌中对放鞭炮、贴春联等春节民俗文化进行了描写,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传统习俗文化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自觉将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承担起来。④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上三点都离不开语言,都需要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得到实现,而反过来,以上三点最终会促成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发展。

2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

2.1从核心素养出发学习古诗词

语文的核心素养组成包括语言建与构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表现在对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上。思维的发展是指迁移思维、语文的经验思维和反思思维。审美的鉴赏是指对美的创造、鉴赏和感受以及对美的人格的追求。文化的理解包括对自然文化、生活文化以及国际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本土文化的传承。语言的建构是从学科角度来划分的,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了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提升了小学生朗读的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2触类旁通,理解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指作者为了准确、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具有丰厚性、多重性,如有些意象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读者用心解读以领悟其丰厚的意蕴,从而获得充实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意象,促使学生通过意象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古诗词的情感,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例如,对于李白《静夜思》一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中的意象“月”时,要让学生理解它代表着缠绵的情思,作者常常借“月”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当理解了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感情后,学生在以后读到关于月的诗句时,便能通过月这一意象更好地理解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

2.3推动文化传承

首先,挖掘文化内涵。过去一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诗词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学生漠视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对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整理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巧妙的方式向学生有效传递文化要素,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仔细品味,且向自己精神思想中逐步内化和吸收,促使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得到培养。古詩词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详细讲解,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得到激发,还可以良好认知传统文化的创作背景。例如,学习《清明》一课时,教师可将清明节的由来以及习俗详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习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其次,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推动文化的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族气节,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都与我们的时代精神完全契合。例如在学习《石灰吟》时,在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之后,结合诗人生平事迹知道了于谦就是这样一位“清白”之人,他严明公正、不畏权贵、爱国爱民、刚正不阿,受到了后人的称颂。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的“留下清白在人间”的人又何其多啊,岳飞、文天祥……还有文化革命先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用自己的人格成就了“清白”之名;

最后,丰富活动形式。为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先要让学生理解和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师可打破语文课堂的局限,将一些课外专题实践活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在活动当中深入感知传统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名人故事我来讲”的活动,利用研学活动到历史博物馆参观,用办展览或办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搜集中国历史上优秀人物事迹,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人物身上伟大的民族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自然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结语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南楠.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1,(15).

[2]席俊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7).

[3]任佳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古诗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