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未合并肝硬化慢性丙肝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1-04 07:29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巴韦百分率丙肝

韩 阳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三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慢性丙肝是临床常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约为3 %,且症状隐匿,具有持续性、进展性,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1]。临床应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阻断丙型肝炎病毒进一步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是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能有效抑制病情发展,但病毒应答率仍有待提高,不良反应较多[2]。索非布韦具有强效抗病毒作用,能降低病毒量,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3]。本研究选取我院未合并肝硬化慢性丙肝患者94例,旨在探讨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未合并肝硬化慢性丙肝患者94例(2017年7月~2018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2~69岁,平均(36.89 ± 7.05)岁;病程1~10年,平均(5.41 ± 2.14)年。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3~70岁,平均(37.21 ± 6.98)岁;病程1~11年,平均(5.52 ± 2.18)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血清学检查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阳性时间>6个月;血清HCV - RNA ≥ 1 000 IU/mL;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肝硬化;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艾滋病毒(HIV)等其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障碍;存在代谢性疾病或酗酒史;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等。

1.3.1对照组 采用利巴韦林(江西南昌济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23033)治疗,口服,1 000 mg/d。

1.3.2观察组 采用索非布韦(Gilead Sciences International Ltd,国药准字H20170365)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利巴韦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索非布韦口服,40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

1.4观察指标 (1)两组病毒应答率。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治疗1个月时检测HCV - RNA为阴性的百分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3个月时定性检测HCV - RNA为阴性或定量检测结果低于最低下限的百分率。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治疗结束时为阴性或低于最低下限的百分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治疗后6个月为阴性或低于最低下限的百分率。(2)治疗前、治疗1年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抽取3 mL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离心半径10 cm,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水平。(3)两组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流感样症状、皮疹、甲状腺功能障碍)。

2 结果

2.1病毒应答率 观察组RVR率85.11 %、EVR率93.62 %、ETVR率95.74 %、SVR率95.74 %,均高于对照组的65.96 %、76.60 %、80.85 %、82.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毒应答率对比[n(%)]

2.2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1例白细胞减少、1例流感样症状、1例皮疹,对照组3例白细胞减少、3例流感样症状、2例皮疹、2例甲状腺功能障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 %(3/47),低于对照组的21.28 %(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7)。

3 讨论

慢性丙肝是全球性流行性疾病,会诱发肝纤维化、肝脏炎症坏死,且肝脏损害程度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常采用药物阻断肝脏内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效果,延长生存期[4]。

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进入细胞后被迅速磷酸化,能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RNA多聚酶等,阻止病毒蛋白质与RNA合成,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抑制病毒复制与传播,阻碍慢性丙肝疾病进展过程[5]。但实际应用过程中SVR较小,且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选取更加安全有效药物。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新型核苷聚合酶抑制剂索非布韦,结果显示观察组RVR率85.11 %、EVR率93.62 %、ETVR率95.74 %、SVR率95.74 %均高于对照组(P<0.05)。索非布韦能作用于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非结构蛋白,直接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从而逐渐清除患者体内丙肝病毒[6];且能广泛覆盖不同基因组型,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能提高病毒应答率,稳定持续性降低病毒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年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LT、AST、TBIL、ALB均为重要肝功能指标,慢性丙肝患者肝功能发生损伤,其表达水平会明显异常,能明确反应肝功能损伤程度[7]。索非布韦能促进免疫功能重建,减轻由免疫机制导致的肝损伤,能减少疾病进展及肝硬化风险,改善肝功能,促进病情好转[8]。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 %,低于对照组的21.28 %(P<0.05)。索非布韦对正常细胞RNA、DNA聚合酶、线粒体内RNA聚合酶均无抑制作用,不会影响自身细胞生长繁殖,能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未合并肝硬化慢性丙肝能提高病毒应答率,改善肝功能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利巴韦百分率丙肝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10%+10%为什么等于0.11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纲举目张 一通百通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