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应用研究

2021-01-04 01:47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养殖业畜禽养殖户

云浮市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 527300

引言

物联网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广泛应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并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物联网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涉及汽车、环境保护、医药、食品等诸多领域,且效果较为明显。物联网早在20世纪初期就得到良好开发,国内从业人员通过对物联网核心技术展开研究,确保了物联网技术研发工作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物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物联网的良好发展。

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的运行原理就是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装置、激光扫描装置以及射频识别装置等,对信息进行传达,并制定相应的协议,通过任何装置与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连接,促进了信息的通信及信息间的相互交换,使得物品可通过智能化方法得到识别,对物品行踪进行合理监控,实现对物品的远程统一管理。

物联网与互联网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物联网的数据来源于实体感知设备,因此物联网系统运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收集数据传感设备数量较多且复杂,每一个信息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实体感知设备可对数据进行定期捕获,并将数据传送到平台接收端进行合理分析和统一处理。其次,物联网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通过采集传感器对信息进行收集后,连接互联网设备进行信息传达分析以及信息处理[1]。

2 国内畜禽养殖业发展概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牧业的生产及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畜禽养殖在农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国内的畜禽养殖业比较发达,但仍存在部分问题,由于养殖观念比较落后,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且由于环境的污染对畜禽养殖业发展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1 养殖环境问题

首先,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通常只注重产量,却忽视了养殖环境,养殖环境直接决定了家禽能否健康成长,对后期产品的质量也产生了影响。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条件极差,养殖舍内经常出现气体含量超标、温度不符合健康养殖标准的情况,造成畜禽产生应激性反应,严重影响畜禽的质量,并且会使畜禽出现一些疾病。

多数养殖户依然采用传统测定方式对氨气等有害气体进行测定,不能保证数值的稳定性及合理性。传统氨气测定方法通常运用基于负压空气机设备的技术手段完成采集测定,首先将空气压入水中,并在水中注入盐酸进行中和,然后通过盐酸消耗量测定养殖舍内的氨气浓度。这种空气测定方式比较烦琐,测定数据的准确度比较低、实效性比较差、误差比较大,不能支持养殖户充分掌握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2.2 养殖观念较为落后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关注力度,但由于养殖户对畜禽养殖先进技术手段并不了解,尽管国家倡导实现畜禽养殖业规范发展,但却收效甚微。目前,养殖户雇佣的养殖人员年龄普遍比较高,文化水平偏低,不能满足科学化养殖要求。由于现有养殖人员中真正懂得养殖技术与养殖管理技术的人员数量较少,进而导致养殖户不能对养殖市场进行合理预测,使得整体养殖风险比较高,不利于使用最新的养殖技术,为推广科学化养殖技术带来一定的难度[2]。

3 物联网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3.1 在畜禽养殖领域疾病防控过程中的应用

(1)针对畜禽养殖疫情防控工作展开监督管理

将畜禽养殖业数据库与物联网技术进行相互融合,能支持实现针对特定地区畜禽养殖检疫工作,以及运输活动的科学恰当监管控制。借由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实施针对家畜防疫等级信息,以及畜禽产品检疫相关信息的查询操作,能够为具体开展的防疫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畜禽养殖机构在具体选择招聘养殖管理工作人员过程中,要充分关注被招聘对象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其全面学习掌握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使用操作方法。

(2)对物联网技术的引入运用,能够为养殖后畜禽运输工作环节提供便利条件,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开展畜禽动物检疫信息查询操作,能缩减畜禽在途运输过程中检疫环节消耗的经济成本和时间资源。

(3)实现对兽医机构,药品,以及应用器材的科学恰当管理。借由对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应用,有利于针对来自各地区的畜禽养殖户实施的疫病防治药品,以及应用器材申领行为,展开规范化管理。借由开展统一登记,并对申领药品进行统一管理,为后期查询工作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将执业兽医、村级防疫人员等管理人员信息上传到物联网完成人事档案备案,对人员绩效考核等信息实施统一管理。

借助于对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充分引入运用,能够为畜禽运输工作监督人员提供关键且充足的数据参考支持,并且为公路检查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参考便利条件。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由对畜禽质量检查与检疫信息的智能识别,对外地运输进入本地区的家畜产品质量实现全面了解,同时针对本地区输出的畜禽产品质量状态加以检查,在全面了解畜禽产品相关信息前提下,确保畜禽质量。要基于公路检查点对畜禽的当前状态与检疫状态进行检查,并将畜禽种类、养殖户信息、动物标识上传至物联网中,支持相关人员实现对畜禽信息的充分掌握[3]。

3.2 物联网技术在畜禽精细饲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形成针对精细饲料的综合技术平台,继而针对不同种类畜禽饲料使用方案开展统一管理,针对具体饲养的不同种类畜禽制定饲料使用方案。该技术系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实际运作过程中涉及生产档案数据采集、个体信息识别、数据库建立等3个重要技术环节。数据库主要对畜禽个体信息数据等展开分析,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制定合理的饲料配合比例及投喂方案。该平台可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核心群以及具有种群结构的种猪配种、产仔等信息实现有效处理。该系统可对繁育母猪喂养的过程进行充分分析,制定科学化喂养方案,提升繁育质量及繁育效率,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科学化喂养方案还可提升仔猪的成活概率,对繁育过程、繁育状态、繁育周期做到良好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猪的繁育状态与繁育周期进行充分了解,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保证了种猪的精细饲料喂养。

(2)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形成针对奶牛的精细饲料喂养公共平台。借由对网络公共平台的建立,实现对奶牛场全方位的信息管理。通过对系统要求、采集、录入及每种生产环节进行充分了解,可对养殖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养殖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养殖过程的科学性。公共平台可将数据及时反馈到奶牛养殖户手中,使得管理者充分了解养殖场运营情况,管理员通过反馈信息制定相应决策。奶牛精细饲料喂养平台可将网络信息与计算机管理技术进行相互融合,确保养殖过程的科学性。

(3)基于物联网技术可支持实现对生猪及产品质量、源头的查询。通过精细饲料养殖平台对生猪及生猪产品信息进行采集,并将信息传输到物联网中,实现系统化管理。可实现从生猪到商品猪的宰杀、分割、包装等环节以及后期销售标识的对接工作过程,为数据传输以及信息流与物质流的对接过程,提供一定的便利。借由实现对生猪养殖到产品生产等流程的跟踪,确保消费者可针对产品的源头进行查询[4]。

3.3 物联网技术在家禽养殖环境中的应用

畜禽养殖业养殖环境存在的问题,能够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严重影响家禽养殖质量,不利于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周围环境污染的改善,进而提升畜禽质量,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物联网技术能够对畜禽养殖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当前畜禽养殖业的监控管理系统可分为上位机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现场传感器等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畜禽养殖场所的全方位控制。物联网技术可对养殖舍周围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压力、光照时间等因素进行充分监控,确保养殖舍的养殖环境符合要求。物联网技术可对养殖舍内的温度、光照强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实现自动控制,降低人工干扰,提升工作效率,还可降低养殖管理费用投入,使得养殖户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物联网技术在畜禽养殖业的广泛应用,提升了养殖舍的环境质量,在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前提下,提升畜禽养殖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5]。

3.4 物联网技术便利支持畜禽养殖事业领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1)在物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之下,监督管理职能部门能够借助于数据库技术系统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的生猪质量及生长状态展开监测,并对存栏量进行充分了解,还可对生猪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出栏量进行了解,继而更好地对猪肉市场进行监控,通过对供应量的动态监管,维护市场平衡,对养殖工作进行宏观调控。

(2)物联网技术能够对管辖区域内的养殖场情况以及生猪病、死概率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各类问题的引致原因进行充分分析,切实维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6]。

4 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在畜禽养殖业的合理应用,可为畜禽养殖行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物联网的应用可提升有关部门对畜禽的疾病防控效率,可对畜禽进行精细喂养,延长母猪的产仔年限,提升仔猪的成活概率,推进养殖行业的良好发展。畜禽养殖能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对养殖舍环境的合理控制,降低了环境污染情况,提升了畜禽质量。物联网还可将畜禽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中,实现信息化管理,为监管工作带来充足便利。

猜你喜欢
养殖业畜禽养殖户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