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创新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

2021-01-04 01:47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技工教学活动计算机

潮州市饶平县技工学校 广东 潮州 515726

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创新需要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因此在全面推进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切入点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更加多元立体的教学组织体系,对学生实施创新化的教学指导,从而促使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加深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知识内容的理解,能掌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有效应用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竞争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在未来就业方面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计算机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1 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现状

对技工院校组织开展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逐渐开始认识到积极组织开展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从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多元化的探索,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素。具体分析,技工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进入技工院校往往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学生在进入到技工院校学习后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和厌学心理,造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难度增加。同时,技工院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难以有效支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导致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效果不够理想,会降低教学有效性,也会限制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知识内容的学习,造成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在促进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客观分析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争取能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综合效果[1]。

2 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创新改革措施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技工学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已经无法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相适应,只有构建完善的教学组织规划体系,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效的创新,才能突出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具体来说,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创新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创新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

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主要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突出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切实保障学生能获得高效化的训练。

其一,模块化教学模式。具体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从模块化教学角度进行分析,构建创新性的模块化教学组织体系,方便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知识内容进行模块化学习,有效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合理化训练。借助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按照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分解,然后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重新构建独立的单元,按照不同学生职业群体和技术领域的要求对教学模块进行重新设计,对学生实施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指导。在应用模块化教学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进行改革后,能增强教学活动的开放化和灵活性特征,满足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知识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组织效果[2]。

例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搭建相应的教学模块,在模块中集中对学生实施这方面课程知识内容的引导,使学生能在学习实践中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对实践应用方面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操作要点形成形象化的感知,保障教学活动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可以对技工院校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综合素质实施良好的培养[3]。

其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技工院校在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还可以尝试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的平台,借助实习实训教育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索和应用,从而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优化,使学生掌握岗位工作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

2.2 及时更新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材内容

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需要将教材的创新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按照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要求与时俱进的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适当的引入行业发展前沿动态知识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内容,才能突出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有效性,保障教学活动能达到理想化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重点针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关先进的理论成果和教育内容进行探索,引导和促进教材的重新编写,能按照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契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材,针对性开展教学指导活动,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整体发展水平[4]。

例如技工院校在组织开展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传统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电子表格的制作、WORD的应用等为主要内容,涉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工程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无法与时俱进的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所以在对教材进行更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确保教学活动能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能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从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突出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综合效果,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支撑下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真正将技工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3 创新应用多元化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构建完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活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综合分析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可以尝试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调整,在多元化教学方法整合应用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综合水平。

其一,利用微课促进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此要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自主化学习能力和自主训练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提。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各单元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自主化的预习,能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基本操作要求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增强学习效果。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知识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导入微课辅助预习指导模式,在应用微课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短视频对基本操作要点进行分析,能了解计算机不同部分的作用和应用方法等,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预习指导的有效性。

其二,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促进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不断延伸。教师在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对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指导,使学生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加强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学习,弥补在课堂学习环节的不足,在高效化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多元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受到影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创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引发广泛关注。鉴于此,在全面推进技工院校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教学创新作为核心思想,从多角度探索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提高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教学综合质量,能优化教学组织成效,为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创造便利,有效增强技工院校教学组织综合效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技工教学活动计算机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从技工到英雄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