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辅助下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研究

2021-01-04 01:47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编程语法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616

教育部门强调教学要进行改革,争取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习工具。教育部要求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学校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对于Python语言的改革要实行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争取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1 Python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目前Python语言教学课程中,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Python语言是相对简单的编程语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理论适合培养零基础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再通过课程实训来全面掌握Python语言程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Python教学不能良好地开展下去。例如教师一般教C语言或Java语言中的通常讲法用于Python语言教学之中,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办法体现出Python语言中的特色。从而导致Python语言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就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Python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一般按照知识点顺序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及让学生练习课本中的代码,来进行Python语言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让学生充分的理解Python语言,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

2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2.1 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人工智能学院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规范的程序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介绍了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脚本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建立清晰完整的程序设计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能够正确而熟练地使用Python进行简单程序设计,能够使用Python解决常见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兼顾Python基本语法和实践应用,市面上教材多为讲述Python基本语法,关于实践应用内容较少,经调研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Python编程基础》,该书中针对涉及的数据库、Android编程、科学计算与可视化、大数据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知识都有相关介绍。Python基本语法部分主要介绍开发环境、Python序列(列表、元祖、字典、集合)、选择与循环、字符串与正则表达式、函数设计与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文件操作、异常处理结构与程序调试、测试等基本内容;Python应用部分教学内容时应结合人工智能学院专各业特点及发展方向,确定授课内容为CUI编程(Tkinter)、图像编程(PIL)、数据库编程(SQLite)、网页爬虫(Requests,Beautif’ulsoup)、科学计算与可视化(NumPy、SciPy、Matplotlib、Pandas)等[2]。

2.3 教学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设置时间计算机类专业为大一学年,通信类专业为大二学年,学时设置为60学时。课程安排上全程设置在机房,学生一人一机,采用“教学做”一体化边讲边练。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采用语法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将Python基本语言以及各种编程对象融合到具体实例中,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Python编程思想的理解。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课前教师精选相关知识点案例,课堂结合教学案例,重点难点分析,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下学生可使用网上已有的、成熟的职教云平台,依托此MOOC课程平台,学生可在案例问题求解中逐渐掌握python语言的知识点。课内上机环节根据课堂授课案例,对案例进行改造和扩展。这样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2.4 达成度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形成性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占60%。形成性考核可包括但不仅限于课堂表现、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终结性考核一般指课程结束后的考试。

本课程针对19级计算机类、通信类学时学生展开,最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值,根据达成度可知,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3达成度较高,课程目标2达成度较低,但均值已超过0.6,说明该课程已达成,说明学生已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使用Python进行基本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3 结束语

本文坚持以成果导向教育为基础,制定适用于高职院校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达成度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过程式的考核手段,将Python语言的学习与专业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编程语法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