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1-01-05 12:21高栋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0期
关键词:呼吸机呼吸衰竭通气

高栋材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叫慢阻肺,为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而呼吸衰竭则为该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呼吸衰竭的发生极易加重患者病情,进一步威胁患者健康。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因创伤性较大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次研究就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在该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均对研究耐受,可配合研究;排除合并有气胸、胸腔积液等疾病者;排除合并有肺源性水肿者;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55-78岁,平均(62.9±4.0)岁;观察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57-76岁,平均(61.8±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入院后患者均行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解痉平喘等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行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待SIMV通气频率下降至4-6次/min、PSV下降至5-8 cmH2O、SPO2>90%,且维持4-6 h后撤机,并拔除气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先予以患者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先选择容量通气(A/C)模式,取参数:呼吸频率为14-20次/min,潮气量为6-12 mL/kg,呼吸比设置为1:(1.5-2.5);并及时对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进行复查,以复查结果为依据设置为PSV+SIMV模式,将SIMV呼吸频率设置为10-12次/min,PSV为10-12 cmH2O。待患者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稳定后,予以患者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选用VPAPⅡST-A型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予以患者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直至撤机;设置通气频率为12-14次/min,PEEP设置为2-4 cmH2O,PSV水平设置为6-8 cmH2O;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患者排痰。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或显著好转为显效;以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为有效;以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1]。②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肌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③治疗72 h后对比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情况;④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处理,定量与分类资料分别行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及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VAP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及VAP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水平均无较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观察组 55 81.9±5.9 50.8±4.0对照组 55 81.4±6.3 51.2±4.2 t-0.430 0.511 P-0.334 0.305

2.3 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总机械通气时间(d)有创通气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5 8.3±1.4 2.3±0.3 18.2±2.6对照组 55 9.8±1.7 9.3±1.2 22.6±3.5 t - 5.051 41.969 7.484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慢阻肺属于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的一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的具体发生原因,通常认为吸烟、空气污染、感染、有害粉尘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常见因素;发病后患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2]。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及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该病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因此,及时开展治疗非常必要。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建立及管理人工气道的方式有效排出痰液、控制支气管-肺部感染,从而在确保有效通气的同时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该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但因其创伤性较大,治疗期间极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感,患者耐受性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3]。而有创-无创呼吸肌序贯治疗则在开始时行有创通气,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撤离有创通气,并以无创通气方式进行替代,从而达到成功撤离呼吸肌、促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4]。同时以无创通气方式替代有创通气还可降低因长期有创通气所增加的VAP发生风险等,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此外,有创-无创序贯治疗还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问题,对减少呼吸做功、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患者呼吸通气时间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VAP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病情中效果更为理想[5]。

综上所述,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中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病情好转、减少VAP感染发生,并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呼吸机呼吸衰竭通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