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身麻醉病人术后麻醉复苏期的应用

2021-01-05 05:39魏雁涛
护理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低氧血症气管

魏雁涛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037000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是由丹麦Henrik Kehlet教授提出,指为使手术病人加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的护理措施,从而减轻病人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风险及医疗费用[1]。该理念是将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管理、疼痛控制等方面的新技术与传统护理方法的改进相结合,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对病人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术中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从而加快病人术后康复。麻醉管理体现在ERAS各个环节中,包括术前宣教、术前评估、麻醉方式及用药、液体治疗、体温监测、术后镇痛等方面[2]。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病人的管理为ERAS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麻醉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刺激、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病人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作用不能立即消失,加上手术造成的创伤,使得病人麻醉复苏期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从而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以及麻醉安全[4]。ERAS理念应用于多专业全身麻醉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我科自2019年3月开始对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在PACU应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术前准备

1.1 人员培训 建立麻醉复苏期ERAS理念管理流程,对PACU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ERAS相关知识、护理新理念、新思想、PACU护理常规、复苏期并发症的预防、心理护理等。建立ERAS理念下的PACU病人复苏的管理体系,弹性排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保证手术高峰期人力充足,确保病人麻醉恢复期平稳、安全地渡过。

1.2 病人准备 基于ERAS理念的病人准备包括:①非肠道手术术前无须进行肠道准备;②麻醉前12h进食流质清淡饮食,术前6h禁食,术后早期进食、进水;③避免或减少使用鼻胃管、尿管、引流管等[5];④术前严格执行戒烟、戒酒,时间4周[6];⑤心理干预,病人术前多存在恐惧、焦虑心理,术前访视要重点解除病人的疑虑,告知病人麻醉前和麻醉苏醒后注意事项,缓解病人术前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

1.3PACU准备 保持室温22~25℃,湿度50%~60%,检查呼吸机、监护仪、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等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备齐各种一次性物品,如吸氧面罩、吸痰管、口咽通气管、开口器、气管插管包、喉罩等。PACU各类药品应标识明确,分类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药品无过期、无变质、标签无脱落,用后及时补充。

2 入PACU交接

病人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将病人送入PACU并将病人的既往史、过敏史、手术的详细情况、病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告知PACU医生及护士,完成病人交接。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体温。

3 预防并发症

3.1 低体温 围术期意外低体温(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IPH)是指病人围术期非计划性核心体温<36℃,临床上分为轻度IPH(核心温度34~36℃)、中度IPH(核心温度30~<34℃)和重度IPH(核心温度30℃以下)[7]。轻度IPH可导致病人苏醒期延长及术后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能引起凝血机制障碍、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机体免疫力降低等[8]。病人入PACU后如体温低于36℃,可给予加热毯等设备加温,当体温恢复至37℃后停用,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3.2 低氧血症 大量文献报道,低氧血症是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60mmHg(1mmHg=0.133kPa)或SpO2<90%即可诊断为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大多数是由于手术创伤、失血、麻醉药物作用、疼痛等因素造成的病人呼吸运动受限[9],可诱发和加重麻醉手术后其他并发症,增加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如果术后发生持续低氧血症,可导致代谢紊乱、心律失常、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10]。早期可表现为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频率>30/min)、嗜睡,晚期则可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浅慢、心力衰竭甚至呼吸、心搏骤停[11]。病人入PACU后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足的氧供,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当病人出现低氧血症时,应立即寻找原因,给予针对性处理,及时纠正缺氧。

3.3 喉痉挛 多种因素导致喉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收缩,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完全性的气道梗阻[12]。喉痉挛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喉痉挛表现为轻微吸气性喘鸣;中度喉痉挛在吸气和呼气时都可出现喉鸣;重度喉痉挛时表现为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预防措施:①术前给予抗胆碱药,减少分泌物的形成;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呕吐物、反流物;③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防止出现缺氧。

3.4 躁动 引起麻醉复苏期躁动原因很多,其中麻醉药物影响、手术切口疼痛、气管导管的刺激、导尿管的刺激、心理应激比例较高,此外与术前的焦虑状态、手术部位、病人年龄、文化程度、性格及社会背景密切相关[13]。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危害较大,可引起病人循环系统不稳定、气管痉挛、手术创面出血,严重者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也可因躁动而引起不良事件发生,如非计划拔管、坠床等[14]。躁动护理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基于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措施有:①遵医嘱使用拮抗剂及催醒剂;②合理应用镇静镇痛药物;③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减少不良刺激;④尽量减少尿管留置时间;⑤尽量减少吸痰次数。

3.5 疼痛护理《中国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指出,手术后疼痛控制是ERAS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ERAS理念逐渐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认可,多模式镇痛作为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家公认为缓解疼痛的最佳方案[15],主要方式包括周围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病人自控镇痛、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等[16]。良好的镇痛效果不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维护较好的器官功能,还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3.6 呼吸遗忘和呼吸抑制 呼吸遗忘多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有关。呼吸抑制最先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频率减慢,继而出现外周性或中枢性呼吸抑制。病人入PACU后应观察病人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如病人意识模糊、自主呼吸差,可给予辅助呼吸。发现呼吸频率过低时应立即呼叫病人,嘱病人做一些简单动作来判断病人是否清醒,必要时给予纳美芬等拮抗药[17]。

4 特殊病人的管理

4.1 老年病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手术病人的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代偿能力逐渐降低,麻醉手术风险增加。PACU护士应全面了解病人手术和麻醉详细情况,询问病人的既往史和用药史,适当延长老年病人拔管前观察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确保病人围术期安全。

4.2 小儿病人 小儿病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分泌物较多,配合度较差,需特别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严格掌握拔管指证,防止低氧血症、呕吐、误吸、呼吸道梗阻等情况发生。床旁备小儿吸氧面罩、喉镜、气管导管、吸痰管等急救物品。

5 气管导管管理

研究证明,全身麻醉苏醒期1/3的并发症与呼吸和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气管导管拔除操作有关[18]。严格掌握拔管的指证及方法,做好拔管前的准备,选取合适的拔管方式,拔管后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预防低氧血症。

6 小结

ERAS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成本的增加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理念[19],它颠覆了传统的诊疗观念,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康复等多学科的合作,优化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路径。术前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实施个体化的术前准备,重视术前宣教和心理辅导,不常规留置胃管、尿管,避免不必要的灌肠,减轻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术中尽量选择微创的外科手术方式,减轻手术创伤,选用短效和不良反应小的麻醉药物,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根据病人手术情况,尽量不放置各种引流管,通过保温毯、加温输液等措施保暖,避免低体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麻醉苏醒期应全程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掌握拔除气管插管的指证及方法,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呼吸道梗阻。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进行充分镇痛,合理运用各项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应激,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20]。

猜你喜欢
低氧血症气管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p53在低氧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