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01-05 17:12杨熙昭张青水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产地检疫养殖户

杨熙昭,张青水

(宜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宜阳 471600)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产地检疫作为畜产品进入市场的首要环节,工作是否能够有力开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健康。笔者通过对所在区域动物产地检疫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挖问题根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1 动物产地检疫的内容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场地前,由动物检疫员到现场对其实施的检疫。产地检疫是防止带病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防线。若不开展产地检疫,带病动物及其产品则可能流入市场,造成疫病的远距离、大范围传播,给养殖业的发展和人民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搞好产地检疫工作,可以把疫病消灭在产地的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

2 当前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办公场所条件简陋。由于工作经费不足,各基层检疫分站的办公场所条件比较差,大部分站所基本办公无法保障,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二是交通工具配备与工作实际不相符。全县乡镇基层检疫分站人员在入职后仅仅配发了一辆摩托车,由于大多数养殖场售卖畜禽基本上都在晚上气温低时售卖,而检疫人员也要晚上到现场进行检疫,加之养殖场基本上远离村庄,位于人烟稀少的山坡上,道路蜿蜒曲折,又无路灯照明,所配备的摩托车在山路夜间行驶时无法保障人员安全,如遇雨雪天气,车轮打滑,更是无法及时到达检疫现场,影响养殖场售卖,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

2.2 人员保障不力

一是人员数量不足。各检疫分站人员配备上基本上都为一名在编人员、一名劳务派遣人员,这对于工作量大的乡镇来说,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如果有两个及以上养殖户同时申报就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检疫,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户对工作的配合。二是人员流动性大。例如,作者所在地区共有16个乡镇,分别在2014、2015、2016年三年招录了32个基层站所人员,但由于产地检疫工作任务量大,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当时招到的30多名工作人员目前仅剩9人还在基层站所。三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基层条件简陋,无法吸引到年轻的大学生,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工作大多数凭经验,一旦有新人进入,也是老带新,缺乏全面系统的培训,整体业务能力水平不高。

2.3 养殖户申报检疫意识淡薄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章,第四十九条规定: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但实际上,许多养殖户认为检不检疫都不重要,在售卖时不进行申报。

2.4 养殖户分布不集中

例如,笔者所在区域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养殖场大部分在南北两山,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散养,同时,由于大型养殖场涉及环境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一般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沟或山坡上,分布范围较广,这些问题都对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不便。

3 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基层资金投入,保障基本办公需求

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一是加大工作经费投入、改善基本办公条件,强化检疫设施设备,为顺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按照相关规定,为基层站所配备相应交通工具,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同时也为日常对养殖户开展监督检查提供了极大地便利,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3.2 完善检疫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进行人员调配优化,根据工作职能和分工,采取对局机关及基层站所进行调整、交流等方式,及时补充乡镇站所人员,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根据单位空缺编制名额,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引进高层次人才招录等考试吸收更多高素质人才填补空缺,同时,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调出、借用,严格执行最低服务年限的规定。三是新进人员大都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可适当安排其到基层进行锻炼,一方面,可以磨炼意志,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积累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鲜知识,提升整个站所的工作活力。四是适当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完善规范基层乡镇补贴发放,落实一线检疫人员各项补贴政策,在晋升、晋级、职称评定中适当给与政策倾斜和优先保障,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加入基层工作。五是定期对现有基层人员开展业务及职业道德培训,尤其是当前新政策、新理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学习测评,确保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3.3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知晓度

通过网络、小视频、广播、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或者发放传单、制作宣传栏、明白卡等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规条例耐心讲解、答疑解惑,并对其不申报检疫的后果详细进行说明,切实让群众明白产地检疫的重要性。

3.4 加强执法监督,持续巩固工作成效

一是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逃避产地检疫的养殖户以及承运人的打击力度。对进入市场流通尤其是进入屠宰场没有产地检疫证明的畜禽,要加大监管力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加大查处力度。二是严格检疫人员工作纪律。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对检疫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组织人员不定期对产地检疫工作进行检查,对不按照规定开展产地检疫、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不按要求监督、查验动物检疫证明的有关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检查作用,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为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猜你喜欢
产地检疫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警惕“洗产地”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