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2021-01-06 02:37熊培清
河南建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流线换乘布局

熊培清

南昌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30000)

0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磁悬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等多种类型。现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带领人们从乡村走到了城市,让城镇一体化不再是空空之谈[1]。但是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来说,整体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还需要完善,在城市轨道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浪费资源的问题,限制了公共空间的发挥和应用。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的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要特别注意对地上、地下、周围公共空间的利用,提高各方位的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作用。

1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得越来越快,我国的各项政策推动了城市周边乡镇的人员进城务工,城市人员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不仅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挑战,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的好时候,城市的空间和功能的集约趋势越来越明显。

商业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城市轨道交通是实现城市物流的动脉,是让城市动起来的基本条件。城市轨道交通和商业在城市中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密切关联,其发达程度和整合水平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与效率,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现代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量可为商业增添更多的活力,而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反哺轨道交通的相关物业建设,所以,将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二者的综合开发与设计,是我国城市空间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同步规划并实施周边地下空间,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各种交通换乘方便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和一体化地下空间,是目前轨道交通建设新的发展趋势[2]。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能有效整合周边的资源,也可以推动周边商业的发展。

2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

2.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布局

空间组织布局主要是指针对轨道交通站内、站外、站周边的不同建筑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建筑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使其串联起来,适应城市化的集约和一体化特征,让轨道交通和周边建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1.1 空间的整体式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出行,将人们的衣食住行连接起来,方便人们在一个区域完成以上的种种行为。所以整体式布局是最基本的一种公共空间的设计方式。通常设计师要将轨道交通的地上、地下及周边建筑空间结合起来,发挥这些地方的功能空间和功能单元的属性。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区域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该区域细分到每个功能,催化各个功能的内外部互动,完成整体式的布局[3]。

2.1.2 空间的层叠式布局

层叠式布局,就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的公共空间设计时,在竖向上与其他建筑进行资源和空间的整合。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目前可开发的土地数量十分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只能将建筑盖得越来越高,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最直接的办法。简而言之,将楼盖的越来越高,减少土地资源的同时,也能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层叠式的布局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无限地扩大资源的利用,通过上、中、下三个空间方位,不断延展公共空间的范围,而且每层的空间功能分布也十分清楚,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也可以不再过多地利用土地资源[4]。

2.1.3 空间的综合布局

所谓的综合布局,就是整体式布局和层叠式布局相结合,既从平面的角度延展各区域的土地面积,又在轨道交通的基础上不断向上向下延展,建设高层建筑,扩宽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综合布局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样的设计既能够使城市实现密集化和复合化的发展,让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域向外延展,又能够将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的高层建筑结合起来,更快地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2.2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的交通流线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轨道站点区域的商业发展,同时也更新了我国交通流线的设计。各个交通流线的相互配合,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优秀的交通流线设计可以有效地整合周边公共资源,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交通流线设计也离不开城市交通轨道设计和交通流线的规范与标准[5]。

2.2.1 交通流线设计可采用立体分层方式

在很多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者中心区域,常常能看到人流、车流、轨道交通处在不同的层面。如在武汉的长江大桥处,有一层是针对火车的出行,有一层是针对私家车和公交车的出行,还有一层是针对行人的出行。这三层将人、车及轨道交通分开,有效地缓解了在人多时造成的交通瘫痪压力,既保证了各个车辆的按时按点出发,也保证了人们在长江大桥上散步的安全。这就是所谓的交通流线立体分层方式。这样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区域内的差异化出行设计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城市的各种出行方式进行整合,并将各种出行方式放在不同的层面中,利用竖向的设计将其整合在一起,在保证相互独立的同时,又能保证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2.2.2 交通流线设计可采用三维交叉式

三维交叉式主要是指在设计交通流线的时候,要将各个轨道交通方式的换乘点尽量按照区域划分好,保证各个轨道交通在不同的站点都可以换乘,将不同的轨道交通按照换乘的方式联系起来,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提高城市的出行活力。

首先,现在城市中最常使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就是地铁、轻轨等,但是很多城市仅仅有几条线路,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在增加线路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人们经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将不同线路的共同特点找出来,合理地设置换乘地点,保证人们的出行。

其次,交通流线的三维交叉式也可以建立在立体分层式上,立体分层式要求每一个层面的交通流线都是相互独立的。在此基础上,三维交叉式要求各个层面独立的同时又可以相互转换,转换的方式为步行转换,让立体分层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三维交叉,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空间弹性。比如在交通流线设计时,可以将地面一层设计为公交车站,地下一层设计为地铁站,保证地铁和公交车是分开独立运行的交通流线,同时,在人们上下楼梯步行即可完成同站的地铁和公交车换乘。这就是三维交叉式与立体分层式的良好应用。

3 结语

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要求每个城市必要尽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如果轨道交通的整体功能不协调,整体空间脱节,不仅不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甚至还会阻碍城镇化的建设。因此,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提高轨道交通周边的建筑使用率、土地使用率,加快周边的商业发展,提高城市的复合化发展和集约化发展,推动城市化建设。

猜你喜欢
流线换乘布局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几何映射
0到1500万!华东已布局!看看渔东伽这场年会还透露了什么?
北京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研究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Face++:布局刷脸生态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