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除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在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

2021-01-06 12:12徐吉军河南省新县中医院河南信阳46555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温经熏蒸活血

徐吉军(河南省新县中医院,河南 信阳 46555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以关节病变为主,可导致手、足、腕等关节畸形,进而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1]。祖国医学认为,RA是由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所致经络痹阻、气血瘀滞引发的肌肉、关节、筋骨酸、胀、痛等不适症状,治疗应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为主要原则。温经除痹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对风寒湿痹型RA具有较好治疗效果[2]。中药熏蒸是中药外治方法的分支,可通过中药蒸汽熏蒸到患处,使药效直达患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但目前关于二者联合用于RA治疗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温经除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对风寒湿痹型RA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经新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8审(27)号],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92例RA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9例,女37例;年龄38-65岁,平均(51.53±2.16)岁;病程2-9年,平均(5.61±0.56)年。对照组中男10例,女36例;年龄36-66岁,平均(51.45±2.23)岁;病程2-10年,平均(5.73±0.6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对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中,RA符合《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4]相关规定:双手、腕、足等多关节呈对称性肿痛,常伴有晨僵,可伴有肌肉酸痛、乏力、低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等症。②中医诊断中,RA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风寒湿痹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精神疲惫、面色㿠白、腰膝酸软,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及关节制动,关节肿痛缓解后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同时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7.5mg/次,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经除痹汤治疗,方剂组成:鹿衔草30g,熟地黄15g,制川乌10g,桂枝10g,当归10g,淫羊藿10g,姜半夏10g,乌梢蛇10g,甘草5g。加600mL冷水煎煮至300mL,1剂/d,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熏蒸药方组成:鸡血藤20g,丹参20g,春根藤20g,当归10g,牛膝10g,桂枝10g,独活6g,川芎6g。将中药装于可以透气的中药包装袋中并放置于中药熏蒸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W-9002)蒸汽锅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待治疗仪舱内蒸汽温度达到38℃左右时,嘱咐患者裸露身体平躺于舱内,头部露在舱外,盖上舱盖对患者进行熏蒸,并根据患者耐受度调节舱内温度,30min/次,1次/d,连续熏蒸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相关标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其中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舌脉:有计1分,无计0分;总分0-3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②关节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评估患者关节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关节疼痛程度越严重。③不良反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消化不良、恶心、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3.19±2.07)VS(23.12±2.11),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为(12.23±1.47)分,对照组为(14.66±1.51)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两组关节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6.75±0.39)VS(6.63±0.35),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3.29±0.26)分,对照组为(3.75±0.21)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湿痹型RA属于“历节”、“痹症”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不足,风邪、湿邪、寒邪等外邪入侵滞留关节、外溢筋脉,日久则导致局部筋脉痹阻、气血瘀滞,引发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形成RA;临床治疗应以扶正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为主要原则[8]。

温经除痹汤中的熟地黄可滋阴补血、益气通络,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者共为君药,可起到滋阴补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制川乌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乌梢蛇可祛风除湿、温通经络,淫羊藿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几者共为臣药,可起到祛风除湿、温通经脉等功效;鹿衔草可祛风湿、强筋骨,姜半夏可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者共为佐药,可起到燥湿散结、强筋健骨的功效;甘草为使药,可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滋阴补血、温经止痛等功效[9]。中药熏蒸药方中的鸡血藤可舒筋活络、调经止痛、活血补血,丹参、当归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三者共为君药,可起到活血祛瘀、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功效;独活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川芎能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春根藤能祛风化湿、舒筋壮骨、活血通络,三者共为臣药,可起到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桂枝为佐药,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牛膝为使药,可逐淤通经、强筋健骨,诸药合用,可起到活血祛瘀、舒筋活络、通痹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温经除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在风寒湿痹型RA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分析原因在于,当归可抑制纤维蛋白分泌及积聚,并能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可降低炎症反应对关节产生的损伤,加快关节软骨组织修复进程,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程度。制川乌可降低炎性介质的合成与分泌,还能调节白细胞介素-2紊乱,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关节液内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软骨组织损伤病变程度,改善关节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肿痛程度[10]。中药熏蒸疗法是将中药置于水中,通过加热方法对关节病变部位直接熏蒸,可使中药药物离子通过蒸汽直接转运到病灶周围的体表皮肤,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使药物离子到达病灶表面与内部,从而起到杀菌消炎、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的效果。此外,蒸汽可促进病变关节部位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还能促进血瘀、水肿消散,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温经除痹汤与中药熏蒸联合用于风寒湿痹型RA的治疗中,可通过内服外用方法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程度。本研究还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中药药性温和,对机体刺激小,二者联合使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关,但具体用药安全性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温经除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在风寒湿痹型RA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温经熏蒸活血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讨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艾草
熏艾草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爱情诗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