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2021-01-06 22:20
图书馆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服务

陈 艳

(佛山市图书馆,广东 佛山 528000)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思路和要求,也是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点,思考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已相继实施,地方立法不断出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越来越完善。从内部环境来看,一个图书馆要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管理变革是动力,外部环境是催化剂,这些因素都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纵观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现状,一方面是群众阅读需求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图书馆在现有体制下的创新与挣扎,既面临着业内同行不断创新的压力,也面临着书店、民间读书会、手机阅读软件、新兴文化创意企业等其他全民阅读主体对读者群体的分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着阵地优势减弱、向线上服务转型、服务效能降低等困境。同时,疫情也使“图书馆核心价值”再度成为讨论热点。当我们直面图书馆的社会认同感、自我认同感,不禁发问:读者是否真的那么需要图书馆?我们要打造什么样的图书馆?我们该如何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定位、谋求发展?在此背景下,笔者探索当前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以供各级图书馆参考。

1 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服务效能

疫情并不是图书馆服务效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却是图书馆事业从十多年高速发展转向“平台期”的放大镜,即图书馆读者的到馆量、文献借阅量等服务效能数据已进入难以持续增长的阶段。早在2018 年甚至更早的时间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数据增长乏力已在多个城市显现。观察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服务数据,2019 年上半年文献流通量同比下滑了15.95%,办证量同比下滑了19.94%,佛山市图书馆总馆的流通量、办证量、进馆量分别同比下滑0.19%、24.36%、12.30%。究竟是新馆效应的逐渐褪去造成人气降低?还是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后遍布五区的成员馆对读者的分流?是因为文化馆、青少年宫、周边书店、社会阅读组织等其他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对图书馆吸引力造成冲击?还是阅读推广活动本身不够有吸引力?或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效能降低引发的行业价值焦虑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未来的核心任务应定位于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效能依靠的是良好的业务基础、专业的人才队伍,要做好开始新一轮发展的各项准备,重新思考办馆理念,找准办馆方向,苦练“内功”,实干“担当”,打好事业发展“升级战”,打好重大项目“突破战”,打好图书馆体系化建设“攻坚战”,打好阅读推广“持久战”。既要做好基础阅读资源的提供,又要通过读者活动来吸引读者利用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1.2 服务边界

“图书馆连接万物”“图书馆+N”已成为业内共识,各类创新活动不断拓宽着图书馆的服务边界。公共图书馆举办公园游玩、摄影、养生、音乐、电影等形式各异的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边界在哪里?在多次的探讨中,已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即公共图书馆业务应以阅读推广、构建阅读社会为中心,围绕阅读开展服务。需要避免踏入两个误区,一是服务及活动脱离阅读本身,二是资源与服务结合不紧密。每个馆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组织,是因为它在“开放、平等、包容、隐私、阅读、管理、合作”[1]等核心价值体系下开展服务,脱离了核心谈服务,就偏离了方向;服务是资源实现成功阅读的必要条件,没有服务介入的阅读,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图书馆的资源也只能是陈列在架上的印刷产品或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文件。

2 关于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2.1 图书馆与新技术——“算法时代”的图书馆机遇

2020年9月,第三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上海图书馆正在全力打造基于FOLIO 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在会上公布了正在进行的“上海图书馆东馆信息化配套设施和全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的最新进展,吸引了近2000人次在线观看[2]。毋庸置疑,技术促进了图书馆发展,正在改变图书馆服务方式,也在催化着图书馆的变革。十年前“人文烟鬼”和“技术酒徒”之争让图书馆界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进入图书馆视野并被应用其中,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与图书馆的关系?如何架构图书馆技术体系?应该选择哪些适合图书馆的技术?如何看待“技术创新是图书馆通向未来的唯一通道”这一论断?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员这个职业是否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明白:不管技术如何更新换代,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更好地服务用户这个核心不会改变。技术推动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需要在日新月异的技术中做好取舍,紧紧围绕服务读者这个核心,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

2.2 阅读推广的本质探究——“流量时代”该如何开展阅读推广

2020 年6 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直指碎片化阅读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3]。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该如何把读者从眼花缭乱的碎片化浅阅读引导至深度阅读?阅读推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各类以推广阅读为目的的行为总和,活动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活动的显性作用,效果立竿见影,人们通常把“阅读推广”等同于“阅读推广活动”,因此首先需要界定阅读推广的内涵与外延。阅读推广既包括服务产品的自主选择,可称之为隐性推广,如推荐书目等静态的内容推广,也包括与读者面对面或网络互动型的推广活动,也可称之为显性推广,如讲故事、讲座等动态的活动推广。总体来说,包括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阅读能力、阅读效果5个范畴[4]。服务活动化,是范并思教授提出的理念,也是佛山市图书馆等所倡导的服务内涵和方式的变革,为服务指明了方向,也丰富了阅读推广外延,解决了开展阅读推广的本义及目标——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能,同时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反观资源和服务提供的科学性。

(1)阅读推广需要“保量提质”。随着活动量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一些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短板日益凸显出来。纯粹追求量和参与人次的阅读推广活动,在立意与效果上与阅读推广的本质有偏差,导致难以具有可复制性与推广性。因此,应立足“保量提质”原则,一方面依托各级图书馆学会,建立能带动区域图书馆活动策划、组织的机制,每年开展若干区域性的大型活动;二是活动分级管理,划分为常规型活动和创新型活动,其中常规型活动的关键在于保量,创新型活动则需要产生社会效应。

(2)阅读推广组织实施过程需要“闭环管理”。闭环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 个阶段,分为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效果、纳入标准、遗留问题处理8 个步骤[5],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可以应用到项目运作过程中。这个概念运用到阅读推广项目中,意味着每场活动从策划、组织、实施到收尾是一个流程,但并不代表活动的结束:一是要对读者的反馈进行收集,注意回访、跟踪后续影响;二是要对活动本身进行研究,及时分析每场活动开展的意义、经验和不足,为下一轮活动的策划提供参考,由此形成一个提升活动质量的“闭环”。

(3)阅读推广需要平衡:内容平衡、对象平衡。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例,近年来佛山市图书馆的成人阅读推广活动与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在数量上占比约为6:4,但从参与热度来看,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往往比成人阅读推广活动人气更高、参与感更强。这一现象由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对象、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要求我们对阅读推广组织中的活动类型、资源分配、人力配备做出科学决策,既要满足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又要激发成人读者的阅读兴趣。

2.3 基础服务与阅读推广活动——“两条腿走路”

目前,阅读推广是众多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与核心。在此情况下,基础服务是否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实际上,固基础、抓核心、谋发展三者不可偏废。强化基础是留住读者的根本,没有读者何谈阅读推广?

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比如,阅读推广是基于“阅读”这个本质来谈“推广”,否则与一般的文化艺术活动有何区别?基础服务是指保障读者基本阅读需求而提供的资源保障和文献借阅服务等,它与阅读推广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推广活动只有跟资源相结合才有意义,文献借阅服务又依赖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外在吸引力来提升借阅量。基础服务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与支撑,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服务的显性表达。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馆员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活动的品质、影响力、可持续性直接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对阅读本身的认知和体验。新时代的馆员既要认识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又要结合本馆发展方向、社会环境、读者兴趣策划出高质量的活动。这就对阅读推广团队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数字阅读服务的科学路径——从“数字阅读”到“素质阅读”

知识载体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阅读习惯的改变,在数字资源呈井喷之势的今天,图书馆在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不足、被动。尤其是一些大型图书馆,虽然其可提供的数字资源种类繁多,但是否真的契合读者需求?读者是否得到满意的用户体验?为何还有大量读者(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下载APP,如喜马拉雅听书、Kindle 等渠道付费获取资源和服务,而不使用图书馆的免费资源?如果是政府采购模式下数字资源的采购渠道、采购方式导致的问题,我们能否用其他方式进行补充?对个中缘由加以分析,有助于提升数字资源服务绩效。在推广数字阅读的同时,图书馆更有责任将“数字阅读”变成“素质阅读”。

2.5 高效能组织架构的构建——读者体验是“试金石”

2020 年,佛山市图书馆的组织架构分为10 个部门,图书上架、流通等一线基础服务已全部外包,事业编制人员承担起活动组织策划、宣传推广、组织管理等职责,这种分工保证了人才效能、服务效能的最大化。舒适靓丽的馆舍空间、科学规划的馆藏体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日趋便利的信息技术等共同构成现代化图书馆的要素。那么,目前的分工、协调机制、组织架构是否有机整合了图书馆的各个要素?民众从走进图书馆的那一刻起,感受到的服务是如沐春风还是机械应付?能不能找到想要的图书?部门之间有没有人为设置壁垒?我们常说社会化协作、信息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两个重要特征,实际上“现代图书馆”还体现在资源、服务、环境、现代技术结合后的读者体验上,而如何整合资源、发挥效益则是摆在眼前的课题。

2.6 地方文献的区域统筹发展——基于服务体系共建“图书馆之魂”

如果说地方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地方文献馆则是“图书馆之魂”。在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服务工作中,要有历史观、全局观、角色观,要把整个图书馆置于区域文化传承体系之中。现阶段很多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缺乏系统性、经费和人员短缺、开发研究不足等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不是举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如何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发挥省馆、市馆的统筹作用;如何统筹整个服务体系“联合作战”,使遗失在民间的文献资料,将得到利用和传承。以佛山地区为例,首先,佛山市图书馆要履行“中心馆”职能,构建佛山市地方文献服务体系;其次,可以通过调研佛山市五区地方文献资源状况及地方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成立地方文献征集联盟,建立佛山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协同服务机制,达成佛山地方文化宣传推广的集体效应;最后,立足佛山五区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全面搜集整理海内外藏书机构所藏佛山历史文献,影印出版《佛山典籍》(辑录1949 年前佛山地方文献),以文献的形式系统梳理佛山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通过这“三部曲”,佛山地方文献馆可以在体系优势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2.7 如何破解公共文化人才困局

人才的专业技能、成长空间、协作机制是决定一个人才能否待得住、留得下的关键,为人才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和理念,也是图书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要素。新时代的馆员如何转型、管理者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是破解当前公共文化人才困局的核心。

(1)信息时代馆员角色的转变。这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英国作家尼尔·盖曼谈到图书馆、图书馆员的价值时曾说:“Google can bring you back 100,000 answers,a librarian can bring you back the right one。”[6]对馆员的要求不再是去沙漠里找回一块岩石,而是到丛林里找到某一棵树、某一片叶子。馆员能指导读者从搜索引擎提供的成千上万的数据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吗?馆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吗?如今“馆员不读书”现象非常普遍。我们为读者提供书籍,提供阅读环境,进行图书推荐,开展阅读分享会,但是自己不看书,我们充其量只是“知识的搬运工”。馆员价值应不仅在于其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还应是读者深度阅读的指导者。“阅读素养”是馆员亟待提高的职业品质,这既是馆员素质问题,也是馆员的意识问题,更是图书馆的定位问题。图书馆的影响力来自于馆员专业性的影响力,未来馆员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更是阅读指导专家、问题解决专家、情报专家。要么出众,要么出局,馆员惟有找准角色定位,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2)图书馆员素质需求与提升路径。得人才者得发展。在编制紧缺的现状下,把好招聘关、提高已有人才水平和引进外来智力为我所用是最实际的应对之策。在多年的人才队伍积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有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中坚力量,他们责任心强、思维活跃、勇于冲在第一线,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笔者所在的佛山市图书馆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训措施,“项目立馆”“导师制”,与高校合作开设“专业人才培训班”等,让一批图书馆员对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职业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一系列培育措施的干预下,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团队意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提升。尽管如此,图书馆员素质仍然参差不齐,主人翁意识、自我成长意识还不够强,在编制紧缺的情况下,“大锅饭”所带来的自我提升意识的缺乏是图书馆发展最根本的危机。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内部学习机制,让图书馆员结合个人兴趣、特长、工作岗位,探寻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路径,非常有必要。

(3)新老员工的融合问题。每个发展中的组织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新老员工磨合的问题。新老员工各有优势,新员工热情饱满,有活力、有创意、有体力;老员工业务熟练,有经验、有耐心、有资源。如果针对工作目标同向发力,对图书馆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跟所有企事业单位一样,新老员工在价值观、工作认知、职业发展、物质需求、工作行为上都存在着差异,图书馆新老员工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冲突。这些冲突如果处理不当,会降低图书馆员工团队的士气,阻碍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组织内耗。图书馆在新老员工问题的处理上,应该打造双赢的激励机制,变对立为统一关系,构建宽容、开放、平等的组织文化,促进新老员工的良性沟通和互动,平衡新老员工的优势和劣势,使之成为促进图书馆发展的互补力量。在平时的相处中,新老员工要互相体谅,多一分包容和理解,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又有温情的组织文化氛围。

3 结语

图书馆人正站在时代发展瞬息万变、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的风口浪尖,站在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在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制定之年、在“后示范区创建时期”等关键节点提出以上核心问题,是因为我们需要停下来回望来路,静听内心的声音,冷静地看到问题、分析原因、找到对策,而不是被动地卷入历史的洪流。真正伟大的成就,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才能实现。

前路虽长,尤可期许。抓服务提质,壮大综合实力;抓项目提速,厚植发展潜力;抓人才提效,增强造血能力;抓平台提优,迸发创新活力。我们是有着优良历史传统的图书馆人,也是对自身抱有更高期望的奋斗者,只要众人一心,全馆一盘棋,定能谋发展、开新局、谱新篇。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