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中西方文明的崛起

2021-01-06 09:16供稿毛卫民王开平
金属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铜器兵器中华文明

供稿|毛卫民 ,王开平

内容导读

金属的延展性使金属器具不仅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且对人类早期文明的特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的铜矿资源与良好的高温技术使得中华文明的萌生大幅早于西方文明。极为发达的铜器时代使中华文明成为了借助铜器而崛起的文明,且具备融合和统一的早期特征。低迷的铜器时代导致铁器时代来临之前欧洲地区未出现强盛的文明,但西方文明却成为了借助铁器而崛起的文明,具备开拓和扩张的早期特征。

从中学阶段起人们已经对金属有了最初的印象,即金属为不透明且具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良好延展性等共同物理特性的一类物质[1],其中延展性是金属对人类文明发挥重要影响的关键性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人类制作工具和陶器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石料和泥土,称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石器和陶器的最大缺点是脆且不具有延展性,容易损坏;且制作过程非常费时,导致生产力低下。因此那时人类奋斗的目标首先是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然后是努力获得温饱的生活;而金属的出现显著的改变了这一切[3]。

文明时代与兵器

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农业和畜牧业,但同时人们仍会外出采集并用石矛等石质工具狩猎(图1(a)和图1(b))。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为温饱奋斗,而到末期则基本实现了温饱的生活,但是人的劳动只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并没有显著的多余劳动成果和财富积累。当时如果一个族群要武力征服另一个族群,既无财物可掠夺,也无法盘剥其劳动力而获取多余成果,因此族群之间可能会因领地或资源而发生争斗乃至借助劳动工具的械斗,但并不存在大规模战争的驱动力。

自公元前5000年以来,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人工冶铜技术并开始推广使用铜器,人类开始进入铜器时代[2]。铜器比石器更精巧、轻便,其良好的延展性使铜工具具有耐久、综合性能优良、不易损坏、可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的特点[4],自此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劳动能力除了维持自身生存还有多余,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从温饱转而富足有余,同时也为一些族群掠夺他人所积累的财富,或奴役他人以盘剥其多余劳动能力提供了可能。随着铜器技术的成熟和财富的积累,世界各地萌生出了不同的古老文明[3]。自此,文明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族群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而相应的铜器技术则提供了有别于狩猎工具、专门用于战争的器械,即特别便于杀伤人类、保护自身的兵器,如铜矛(图1(c)和图1(d))。

图1 新石器时代狩猎用石矛与铜器时代铜矛:(a) 约6900年前希腊塞萨利石矛[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b) 约6500年前陕西半坡石矛[西安半坡博物馆];(c) 约公元前2000年青海西宁铜矛[青海省博物馆];(d) 约公元前1600年希腊迈锡尼铜矛[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铜器的广泛使用与中华文明的崛起

对当今社会影响深刻的世界古老文明萌生于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和亚洲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文明虽然衰亡了,但对后来的古希腊文明及其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2]。古老文明均是在铜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由于中西方铜矿资源的巨大差异以及高温技术的差异,西方文明社会的初期从未有过高度发达的铜器时代,其历史进程中也明确记载铜器不足的铜石并用时代[5];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呈现了极度发达的铜器时代。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图2)表明当时中华文明铜器的技术水平、艺术水平、规模水平、普及水平均已高度发达[2]。

图2 约公元前430年曾侯乙编钟(65个青铜编钟,总质量2567 kg)[湖北省博物馆]

公元前3000年中国的制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铜器显著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生活温饱有余,但尚未富足到驱动掠夺和奴役的发生;而铜器技术的普及和铜兵器的巨大杀伤能力使得古代中国各族群更倾向于以融合而非战争的方式处理相互关系,以致融合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3]。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过程中把不同地域的人群迁移、归并在一起生活繁衍,深化了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打败了各诸侯国,结束了长期的各地割据局面。当时中国早已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也取代铜器得到了广泛应用[2]。然而,中国过度发达的铜器时代使得当时各诸侯国的军队装备了大量的铜兵器,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就出土了4万多件铜兵器(图3)。因此,尽管铁兵器比铜兵器具备一定技术优势,但发达的制铜技术及已完备配置铜兵器的巨大军队体量,使秦始皇在其军队更换成铁器装备之前就得以借助铜兵器统一了中国,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中华文明也于公元前2世纪开始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因此,中华文明是借助铜器而崛起的文明。秦始皇的兼并战争是在已获得良好融合的文明圈内为实现统一而战,战后原秦国与其他诸侯国人基本平等[6];自此融合与统一都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图3 秦始皇统一中国使用的铜兵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a) 铜剑;(b) 铜矛;(c) 铜镞;(d) 铜戈

铁器的广泛使用与西方文明的崛起

在早期中华文明之后,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展了上千年的西亚和北非古老文明使得克里特岛的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加上发达的海上贸易使得克里特岛上人们的生活富足有余、财富不断积累,出现了早期的克里特文明;但欧洲始终低迷的铜器时代导致相应的战争能力以及战争所能造成的杀伤非常有限[5]。约公元前1450年克里特文明灭亡,随之而来的是希腊地区的迈锡尼文明;约公元前1200年希腊人的先民侵入迈锡尼地区,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并开启了西方延续至今的文明历史[6-7]。大量积累的财富以及满足自身需求之外富富有余的劳动能力为掠夺财富和奴役他人提供了驱动力;同时,低迷的铜器制造业和有限的铜兵器数量降低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损伤,减少了掠夺和奴役的阻力。自此,在欧洲地区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具备了开拓和扩张特征,奴隶制成为了西方文明初期的主流社会制度。古希腊早期雅典、斯巴达等主要城邦总人口中奴隶人口均占约50%的份额;古希腊之后,古罗马文明时期的总人口中奴隶人口占比也曾高达40%[6-7]。然而,低迷的铜器时代使得在铁器时代来临之前欧洲地区并未出现强盛的文明。

世界各地普遍分布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约公元前10世纪西亚的冶铁技术传入希腊和意大利等地后[8],铁器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希腊各地的农业、手工业和房屋建设等。随着铁器的推广(图4),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338年马其顿打败雅典联军,控制了希腊各地;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了对波斯的征战。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多次打败波斯军队,占领了巴勒斯坦和埃及;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军队占领波斯都城波斯波利斯,大肆掠夺后将其焚毁;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渡过印度河继续向印度进军,但因疲惫不堪的部下反对而停止东征,并于公元前325年返回巴比伦。东征期间亚历山大夺得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故,他所领导的庞大帝国很快发生动乱并迅速解体,分裂成多个独立的国家,至公元前2世纪,马其顿及希腊全境先后陷入罗马人的统治[9]。

图4 古希腊的铁兵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a) 铁剑;(b) 铁矛;(c) 铁镞;(d) 双刃铁斧

公元前754年至前753年罗马人开始建造罗马城,公元前7世纪罗马地区的金属加工技术已达到非常先进的水平,铁器产业发展迅速。罗马自公元前5世纪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攻陷其北面的维爱城并屠杀当地居民;公元前343年至前296年征服了意大利中部广大地区,至公元前272年又征服了意大利南部;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战胜了北非的腓尼基人,夷平迦太基城;公元前215年至前168年征服马其顿及其附属城邦,洗劫了希腊北部伊庇鲁斯70个城市;公元前2世纪初至前133年先后征服了意大利北部,西班牙的东部、南部和西部,最后攻陷并焚毁努曼提亚城;公元前133年并吞了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王国[6,10],至此罗马基本征服了环地中海所有地区,成为了跨越南欧、北非、西亚的霸权国家[7]。扩张过程使罗马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大量的奴隶。公元前256年罗马在北非虏获2万余名战俘,公元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先后捕获7.5万俘虏,公元前209年攻占意大利南部他林顿俘获3万居民,公元前177年占领地中海撒丁尼亚俘获8万多人,公元前167年在希腊北部伊庇鲁斯掳掠15万人,公元前146年在北非俘获5万的迦太基居民并将其大多数贩卖为奴隶;公元前212年罗马迫使位于其东南的卡普亚市投降,公元前146年攻占科林斯城,公元前133年攻陷努曼提亚城,并将这些城市居民贩卖为奴隶[6-7]。罗马的这些征服行为符合西方早期文明的扩张和盘剥获利特征[3],因此难以在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形成深入的融合。

当时罗马军队配备了欧洲最先进的铁兵器,并广泛用于战争[11],军队中还配备铁匠,随时维修和制作铁兵器[12]。公元前58年至前48年期间凯撒指挥罗马军队向社会经济结构尚比较落后的欧洲腹地扩张,涉及法国东北部、比利时、瑞士、德国多瑙河和莱茵河、以及不列颠等地。作战中使用了木质结构且可移动的盾车和木塔等进攻器械[13]。盾车为带有轮子、类似于今天坦克的防护车,可在外壳防护下向敌方射箭并进攻;木塔为带有轮子用于直接翻越高墙的高耸攻城战车。这种木质器具原本很容易在对抗中被焚毁,但罗马军队在这些器具外围包上自己独有的铁皮护甲,轻便而耐火焚,攻无不克,甚至在法国北部作战时,敌方看到这些装备立即不战而降。屋大维时期继续扩张,先控制了西亚的亚美尼亚,公元前19年完全征服西班牙北部山区,并进军多瑙河上、中游地区,占领大片领土;公元前12年越过莱茵河,向易北河方向拓展领土[6]。公元41年至54年克劳狄时期征服了西北非毛里塔尼亚以及希腊、保加利亚与土耳其交界地区;随后把不列颠东南部地区纳入罗马版图[14]。图拉真时期于公元106年征服罗马尼亚地区,至116年控制了包括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和阿拉伯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直至波斯湾[15];至此,罗马帝国的版图于公元2世纪初期基本达到顶峰。由此可见,西方文明是借助铁器而崛起的文明。

结束语

金属的使用不仅推动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而且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与否也会造成一些世界文明的迅速崛起和另一些文明的衰亡。铜器和铁器加工技术的兴旺与推广使用先后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成了中华文明追求统一以及西方文明追求扩张的早期特征。

猜你喜欢
铜器兵器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