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实践探析

2021-01-07 08:45江苏省宜兴市丰义小学吴佳慧
天津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设心理健康主体

■江苏省宜兴市丰义小学 吴佳慧

一、创设生活场景,重视唤醒体验主体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体验,重视学生心理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准,积极整合生活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使其在有机融合中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由此,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以体验教学为基准,不断地创造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对心理健康知识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引领学生学习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我是小学生”时,在教学之前为了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可以有效地借助生活谈话,引领学生走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其次,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即引领学生思考自己通常是怎样向好朋友和喜欢的人介绍自己,以此引领学生与同桌进行相互介绍。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谈话情境,让学生谈一谈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自己都是怎样进行作息的,以此真正带领学生走入班级这个大家庭当中,并明白自己的行为规范。最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小学生在生活当中的表现,让学生结合这些不同小学生的表演,猜一猜哪些学生是小学生,并且说明原因,以此带领学生通过模仿而习得规范性的行为。

二、营造和谐的氛围,尊重体验主体的需求

心理健康教学的目标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各种活动。因此,小学心理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气氛,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首先,教师要始终把学生当成课堂主体,深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生理问题,为之搭建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其次,在教学时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以谦和、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鞭策学生,引领学生、关心学生,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心理健康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亲密无间氛围中获得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更喜欢哪科教师,进而在引领学生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喜爱时,可以呈现相对应的照片,让学生在直观图片的引领之下更好地描述自己对教师的喜爱,以此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再次,小学心理教师在引领学生表达喜欢之时切勿太过严厉,以免让学生丧失表达的乐趣,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并且在学生说不出原因时,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再想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下再次认真思考,以此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引入交流分享,促进体验主体发展

交流分享是体验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交流和分享,小学生的认知体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基于此,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将其内心所思、所想、所悟,先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分享,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其次,教师可以巧借问题情境的创设,再次引发学生共同讨论,并寻找建设性的方案,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并通过互动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领会和理解。但在引发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可能存在的隐性和显性冲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进而在和谐中促进体验主体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引发生生交流,让学生讨论交流被误会了到底有哪些策略,到底应该怎么办,进而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知道被误会了要学会向对方说明情况,向他人解释自己被误会的原因。最后,教师引领学生结合自己被误会的事情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派出代表分享给其他同学,从而共同找出策略,进而让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发现被误会了不要难过,要宽宏大量,与人倾诉,分析原因,交流沟通,解释道歉。

四、采用撰写心得,深化体验主体感受

撰写心得,能够帮助小学生实现心理知识从具象化走向概括化,引领学生将所获得的感悟和经验总结到一起,并且为学生下次运用打下基础,如此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深化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但教师在引领学生撰写心得之时,切勿以字数多少论英雄,而应该充分尊重小学生的感受,不限定字数、内容形式,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形式,既可选择文字,又可借助现代技术运用说说、朋友圈、微博等方式将所悟表达出来,以此更能够激发学生归纳总结所思所悟,增加学生体验,促进学生感悟和领悟的进一步升华。例如,在引领学生学习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她生气了”时,因为在小学生的生活当中,与他人相处之时难免会存在情绪摩擦的状况,所以教师要有效地引领学生懂得与他人相处时关注别人的情绪和心情,并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以此推动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首先,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环节演绎出“猜一猜”环节和“百宝箱”环节,让学生了解与他人相处时要注意别人的面目表情和动作以及说话的语气。其次,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与他人相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想一想自己的妈妈或好朋友以及其他喜欢的人生气后要怎样进行善后,以此让学生在撰写心得之时学会观察他人表情,并且学会安慰他人、鼓励他人。

五、借助行动迁移,完善体验主体人格

小学心理课堂的开展,在于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行动迁移环节,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总结环节,引领学生总结体验活动当中的所思,以此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其次,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当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使学生的体验和知识得到应用,以此使学生在前进中完成自我成长,最终达到知识内化于心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关案例引发小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完成知识的迁移,进而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提高品格。

六、结语

简而言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借助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打破原来的单向式教育,实现体验式教育的融入,致力于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教学模式。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引领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同时也要通过生活情境、真实情境的打造,引领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开启心理知识的探索之旅,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创设心理健康主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