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以小学生活数学教学为例

2021-01-07 08:45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特殊教育学校曾廷花
天津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培智生活化数学知识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特殊教育学校 曾廷花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培智学校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调要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积极探索培智学校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意义重大,值得深思。

一、培智学校实施生活数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相对而言,培智学校较为特殊,学生智力大部分低下,在实际学习中通常会受到自身智力的限制,严重制约了教学进度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增强。特别是数学学科,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实践性特征,因此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通过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明确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他丰富教育理论中,着重强调生活教育,并将其作为核心,积极倡导用生活来教育。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对于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持有一种反对态度的,他认为生活教育对学生发展有利,也属于一种终身教育。作为一名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纠正其不良行为,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会生存的基本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与社会很好地融合,学会一些简单技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社会,让学生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的教育,这是我们特殊教育的方向。

二、基于生活数学教学的培智学校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生活情境

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生活情境至关重要,以便将学生带入相应的场景中,促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该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并考虑多方面因素,分析教学活动的可行性。首先,应该探究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需求,是否体现时代主体。其次,应确保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最后,要重点探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所涉及的数学教学方案,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要促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贴近,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教学时,将复杂的知识生活化,有助于从整体上激发智力障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奠定基础。

(二)促使数学语言生活化

为提升培智学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参与度,教师应该促使数学语言生活化,以让中重度智力落后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理解深度。与正常学生相比,培智学生不仅认知水平偏低,而且学习能力、感悟能力等都存在不足,给教师提出了较大挑战。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从培智学生的特点出发,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尽可能采用生活化语言,强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将数学语言生活化后,能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有助于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小学生活数学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富有生活气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智障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化的特点,教师只有用生动、有趣、形象化且适合智障学生心理特点的生活化语言,才能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大于、小于)”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易记的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朋友齐来到;开口向谁谁为大,尖角向谁谁为小;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

(三)联系生活教学,挖掘趣味元素

现阶段,数学生活教学模式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在培智学校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该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日常学习融入具体生活当中,以促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意识地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并产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应有效提高实践活动价值,科学合理地探寻生活内容,并大力挖掘趣味元素,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内在驱动力,增加学习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智力存在缺陷的儿童,其对故事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借助与生活相关的故事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例如,在教学《多少》时,教师创设了“夹珠子”比赛游戏,每个学生跃跃欲试,“我比你夹得多”成了学生心中的目标。通过活动,教师不仅帮助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了其精细动作能力,还为孩子的身体发展提供了很多康复训练的机会,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优化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体教学成效。通过对培智学校教学现状分析可知,虽然在很多科目教学中都实施了生活化教学模式,但却存在机械追求生活化的现象。以“数学”教学为例,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理解不够全面,并将生活与数学结合看作是唯一的教学手段,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形式机械化,使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性。同时,致使生活故事占据数学课堂的很大部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本体地位,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给智障学生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该种情况,加强生活化教学方式创新势在必行,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因此,在“认识校园标识”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独特的教学形式,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发散其思维。如,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观察,借助环境来促使学生认识校园标识。这样不仅能够突破机械化教学方式的弊端,而且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合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进而更好地感悟数学。

总而言之,科学的生活数学教学方法能够使数学知识返璞归真,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此种方法的使用具有必要性。因此,教师应全面挖掘生活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优化教学形式,设计与学生心理需求相符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培智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