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灌阳光成长
——论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关爱策略

2021-01-07 08:55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爷爷奶奶交流

■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小学 杨 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增长。留守儿童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和父母相聚的时间比较少,缺乏父母关爱,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幼儿园要对这一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以及被关爱,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一)性格问题

幼儿阶段是儿童心理成长以及情感认知的阶段,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大。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虽然爷爷奶奶会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但是缺乏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及父母给予的关爱。尤其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父母不能及时给予帮助,爷爷奶奶更是帮不上忙,导致儿童的难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更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从而造成性格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二)自卑心理

幼儿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少,心智和思想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在儿童群体中产生攀比心理。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幼儿园中他们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安全感严重缺失,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人保护,看到别人的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场景,更加容易引发自卑心理。

(三)抵触情绪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儿童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没有安全感,而且容易造成心理敏感,且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即使和他人发生一些小摩擦,也可能激起他们的敌意,产生警惕。再加上爷爷奶奶教育方式不科学,过于溺爱,造成儿童不能接受一点儿批评,否则容易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叛逆心理。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引起留守儿童暴躁的性格,不利于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关爱策略探究

(一)加强情感交流

幼儿园是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关键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切实担当起培养幼儿教育责任,对留守儿童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不安的情绪进行安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其进行帮助,帮助其克服自卑和胆怯的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充分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来。教师要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注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动态,和他们谈心,拉近距离,循序渐进地修复儿童的心灵创伤;注重和留守儿童的精神交流,给予他们精神支持,让他们把幼儿园教师作为自己的精神依靠。

(二)组织实践活动

爱玩游戏是小孩子的天性,能够激发儿童兴趣,让他们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融入小伙伴的群体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伴的关心能够增强留守儿童心灵上的归属感。快乐的游戏活动能够最大程度上使儿童身心得到放松,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减少不安全感带给儿童的不良情绪。在集体游戏活动中,儿童可以充分感知到自身是幼儿园大家庭的一员,和小伙伴们是平等的,满足心理需求,消解自卑心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可以引导全班学生合唱《童年》《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让留守儿童充分融入集体活动氛围中去。要注重不要对留守儿童特殊化,在实践活动中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是不同的,从而充分照顾他们敏感的性格特点。此外,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例如,在组织学生的春游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儿童嘱咐这只是班级活动,不需要家长参加,通过这种方式照顾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和大家一样的。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时,教师要注重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注重细节,在小事上给他们送去温暖。

(三)在学习上进行关爱

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监护,因此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制力比较差,不能真正沉下心来进行学习,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甚至不能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要对根源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学习一定的儿童心理知识,不要对儿童一味地进行体罚和语言上的讽刺,否则容易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长久下来,会导致儿童对学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采取温和的态度和儿童进行平等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心理健康成长方向。例如,针对儿童说谎的问题,教师不要凭借主观臆断对事情下结论,而要和儿童进行平和的沟通,对他们进行语言鼓励,让他们放下戒备心理,放松身心,引导他们说出事情的发生经过,从而判断是非对错。还可以在私下进行调查,追寻事情真相。调查清除真相的来龙去脉之后,教师也不要急于对过错方进行批评,而要以温和的态度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对他们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加强和监护人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性格特点、行为表现等都不是很了解,久而久之,会与儿童之间产生严重的隔阂。很多留守儿童和父母比较陌生,即使回到父母身边也不是很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要充分担当起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要对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以此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然后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形式,针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以及心理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增进父母对儿童的了解,并对改善儿童孤僻、敏感性格等问题提出一些优化措施。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要自觉担当起引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关爱,让他们感知到自己是被关爱着的。还要注重和儿童的情感交流,成为留守儿童的精神依靠,在实践活动中引导留守儿童融入集体中,在学习上对儿童进行帮助,加强和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沟通,帮助他们营造正确的家庭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爷爷奶奶交流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我的爷爷奶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