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01-07 11:24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唐劲兰
天津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口诀数学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唐劲兰

一、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计算教学过于盲目,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各阶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计算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优等生成绩越来越好,学困生成绩愈来愈差,甚至厌恶计算学习。由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年纪较小,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充分认知,如果得不到教师有效的引导,很容易放弃数学计算学习。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其薄弱的计算基础会增加日后升学的难度。

(二)算法指导方式过于单一

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字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面对学生的计算错误只做到了基本的纠正,指导方式过于单一,并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抽象的算法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若想增强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侧面引入算法技巧。然而,受教师固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只会计算完全相同的题目,一旦换个数字或换个顺序,他们就会不知所措,这意味着学生没有掌握算法技巧,只接收了教师灌输的少量计算知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的评价过于宽泛

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性为主的科目,计算教学对低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更高的要求,而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感受为主,所以教师需要把抽象的计算知识转变成小学生感兴趣的直观事物。在实地考察中得知,部分小学低段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转变思维的重要性,枯燥的计算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会彻底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概念化的数学知识相当于晦涩难懂的未知世界,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不仅会降低教学效率,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改善措施

(一)完善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应该细化,将每个教学环节分离开来,让授课者知道每个教学环节会取得什么效果。按照目标领域大体分为三种,分别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下文以乘法口诀学习为例。首先,认知目标要求低段学生对计算学习这部分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实现认知目标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数学教师需让每位学生熟读乘法口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中等生需要熟背口诀并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优等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经验传授给学困生,实现优带差。其次,动作技能目标需建立在认知目标的基础上。动作技能目标可以分为以下步骤执行:由于所有学生都具备了熟读乘法口诀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抄写乘法口诀,只有会写才能会用;中等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默写乘法口诀,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可以暂缓步伐,以熟练掌握抄写为目的;针对完成乘法口诀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对口诀”游戏,确保每位学生有事可做、有能力可做,不忽视每位学生。最后,情感目标是对上述学习的总结和拓展。情感目标可分为两个方面:让每位学生感受乘法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专心听讲;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自身为辅导的教学理念,让每位学生勇于提出疑问,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丰富引导方式,提高指导技巧

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指导技巧,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授算法技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多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教师给定题目:“1230÷30=?”,教师应该重点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知道“12”不够“30”除,所以在计算时需要用到前三位数,除后所得的“4”不应放在百位上,而应放在十位上,讲清算理才是计算教学的重点。随后教师应再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行笔算,为其日后计算复杂题目打好基础。

(三)激学学生计算兴趣,有效调整评价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培养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方式,例如设定趣味性的生活情境、设计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特点的小游戏、将学生遇到的趣事转变成教学素材等。例如,在教学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数字转变成生活中的物品,比如题目“5-1=?”,教师可以说:“这位同学有五个苹果,吃掉了一个后还剩几个?”巧妙地将数字转化为实物,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前一定要对每位学生做好调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等。针对内向或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让学生走出自卑。教师应该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每位学生都敢提问、想提问,并有兴趣提问。例如考试,教师不应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有效的评价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从而继续努力学习。教师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为诊断性评价。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根据学生卷面成绩、平时回答问题的频率、课上表现等方面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大体的了解,充分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后续的学习。第二点为自身评价。自身评价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以学困生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位学困生近几月的表现列出表格,让学生知道每月自己解答题目的数量和速度及进步程度。自身评价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逐渐喜欢上数学计算学习。

目前,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计算教学过于盲目、算法指导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低下都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目标,采用丰富的引导方式及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每位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口诀数学教师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口诀与加法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诀中的规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怎样熟记口诀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巧用口诀求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