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对心困生的辅导策略研究

2021-01-07 12:08顾苏城
考试周刊 2021年95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辅导

摘 要:心困生辅导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心困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困生辅导的必要性,并将区别对待、爱和尊重、家校合作原则作为心困生辅导的三大原则,继而就如何辅导心困生提出了对策,包括构建多元协同心困生辅导体系,利用好新媒体对心困生辅导价值,注重激发心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发挥班级文化的隐性辅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困生;辅导

一、 引言

心困生指心理贫困生,指存在形形色色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贫困的高发阶段,一方面,高中生面临着高考这一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普遍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学业不佳则是导致学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隨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中生的情感日益丰富,极易出现早恋等现象。感情问题也是导致高中生心理贫困的常见因素。此外,家庭条件、外形外貌等,均和心理贫困的形成有关。

二、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困生辅导的必要性

心困生是高中教育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少高中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为心困生。心困生的辅导极为必要,首先,它是助力心困生转化与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身心健康则是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其次,它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心困生辅导能够帮助心困生摆脱心理贫困的状态,为立德树人的深入开展铺平基础。

三、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困生的辅导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

高中心困生数量较多,并且,不同心困生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形成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一些心困生来自农村地区,家庭条件较差,生活条件低于其他学生,因而产生了自卑、敏感的心理问题。又如,一些心困生学习成绩不好,有时候看似很努力了,但由于方法不对,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升,并因此产生了不自信、怀疑自我的问题。心困生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心困生的辅导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需要立足于心困生的具体情况。对此,高中班主任在心困生辅导中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从心困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成因出发,制定差异化的辅导方案,使辅导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心困生辅导的针对性,强化心困生辅导的效果。举例而言,部分心困生由于身高、外形没有达到理想的形态而存在自卑心理,班主任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要着力淡化他们对外形的敏感性。

(二)爱和尊重原则

爱和尊重原则是心困生辅导中的核心原则。教师是关于爱和奉献的职业,仁爱之心是做好老师的基本要求。对教师而言,教育工作既是一份职业,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要将满腔的爱意倾注到教育活动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而“有仁爱之心”则是“四有”好老师的重要内容。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成长状态,把学生当亲人,真心诚意去热爱每一位学生,真正在教育事业中做到“以生为本”。缺爱是心困生的重要成因,不少心困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周围的关爱,而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班主任要将爱作为心困生辅导的出发点。同时,对心困生的辅导也要秉持尊重的态度。无论何种形式的心困生,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是平等的。班主任在辅导中要尊重心困生的独立人格,如此,才能真正走进心困生的内心。

(三)家校合作原则

高中心困生辅导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发挥好主体作用,也要家庭深度地参与其中。首先,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要让家长认识到心理贫困的危害,并提高家长参与心困生辅导的积极性。其次,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灿烂的家庭教育文化。心困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传统家庭教育文化的缺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此,要从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中汲取养分,发挥好家风家训等传统家庭教育文化在心困生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比如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积极向上的古代名言作为家训内容。最后,创新家校沟通的方式。家庭、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两大主体,家校合作则是构建学生教育防线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家校合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两个主体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各种多媒体平台日益成为家校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班主任要借助各种多媒体平台,推动家校合作的常态化。

四、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困生的辅导对策

(一)构建多元协同心困生辅导体系

心困生辅导以心困生的转化为目标,致力于使心理贫困生转变为心理健康生。高中生中心困生数量较多,其不少学生存在滑入心困生的风险,辅导压力较重。因此,必须以班主任工作为中心,构建多元协同的心困生辅导体系。首先,发挥好班会的作用。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班主任开展心困生辅导的主要手段之一。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班会在心困生辅导中的价值,借助主题班会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推动心困生辅导的深入开展,引导心困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心困生调整、转变自我,从而实现心困生转化的目标。其次,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频率;另一方面,将心困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做好心困生的识别、分类、教育、转化工作。同时,班主任自身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技能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最后,发挥好其他课程教学的协同作用。高中心困生辅导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仅仅依靠班会、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对此,要从协同辅导的角度出发,将其他课程任课教师纳入心困生的辅导中,发挥好各门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人文课程在心困生辅导中的作用,为心困生的转化与成长、发展构筑坚实的防线。

(二)利用好新媒体心困生辅导价值

以往的班主任工作多为线下形式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工作日益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工作的重要性持续凸显。新媒体指以基于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媒体形态,不仅可以整合以往所有的传播形态,也有着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无远弗届的传播范围,在心困生的辅导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此,班主任要从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出发,创新心困生的辅导方式,着重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比如,利用好微信的辅导作用。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9.86亿,庞大的手机网民群体培育了许多普及度高的新媒体,而微信则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新媒体。几乎所有的高中生均有微信账号。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的内设程序,具有信息发布、交流互动等功能,教师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有关的图文资料,创新心困生的辅导方式。又如,利用好抖音的作用。2014年以来,我国短视频平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抖音作为短视频的头部平台,日活用户已经突破6亿人,刷抖音也成为高中生日常娱乐的重要形式。班主任可制作一些和心困生辅导有关的短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中,将心困生辅导和心困生刷抖音的娱乐方式结合起来。

(三)注重激发心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高中心困生转化,既离不开外部因素的驱动,如家长、同学、朋友、老师的帮助,也需要心困生有自我转化的意愿。当前,班主任心困生辅导中面临的问题和心困生自我转化意愿不强烈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自我效能感低则是心困生自我转化意愿不强烈的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指个体对自己在某一领域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任务的预期和判断。根据班杜拉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具有领域特殊性,即个体在面对不同领域任务时,会呈现出不同的自信程度。领域特殊性为自我效能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对此,必须将激发心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心困生的自我转化意愿作为心困生辅导的重点内容。首先,注重引导心困生合理归因。归因原为社会学中的概念,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以及解释的具体含义。不少心困生存在错误的问题,比如简单地将考试不理想归结为“脑子笨”,进一步影响了学习积极性。班主任要引导心困生正确归因,使心困生从误区中走出来。其次,善于采用赏识教育。每一个心困生都是有待开发的宝藏,他们身上同样有着许多的优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心困生身上的优点,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激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来面对身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转化的意愿。

(四)发挥班级文化的隐性辅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为心困生辅导明确了方向。心困生辅导同样包括显性辅导、隐性辅导两种路径,显性辅导具有明确的辅导目标、成体系的辅导内容以及完善的辅导方案,隐性辅导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辅导,以隐蔽、不易察觉的方式来完成辅导活动。隐性辅导虽然没有显性辅导见效快,但有着渗透性强、辅导效果持久的优势,能够协助显性辅导实现心困生转化的目标。班级文化是隐性辅导的重要手段,班级文化是班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的和逐步形成的集教育思想、管理制度、教学科研、课外活动和环境辅导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形成于班级这一特殊环境中,“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班级文化的精神特质,也是班级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显著标志。班级文化具有多样化的功能,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班级文化的作用,并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心困生辅导的重要手段。比如,做好班级环境的装扮工作。利用好教室墙壁、黑板报等在班级环境装扮中的作用,针对心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教室墙壁张贴一些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名言,如“自信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充实每一天”“不求最好,但要更好,不在乎昨天,但追求明天”等。

五、 结语

對高中班主任而言,心困生的辅导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对此,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心困生辅导的重要性,并从构建辅导体系、创新辅导方法、激发自我效能感、重视隐性辅导等角度采取好对策。

参考文献:

[1]尹岱文.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1):92-93.

[2]赵艳芬.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改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231.

[3]段艳婷.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亚太教育,2015(4):233.

[4]李中亮.心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22):34-35.

[5]曹金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浅谈对“心困生”爱的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22.

[6]王宜宁.班主任如何教育和转化“心困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0):72.

作者简介:

顾苏城,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辅导
因材辅导,在表达中展现自我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应用新媒体手段构建高效的班级管理系统
高中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