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来源及相关问题

2021-01-08 01:27叶建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助词谓语句式

叶建军

近代汉语中有很多特殊的“X 如Y 相似”“X似Y相似”“X如Y相仿”等平比句式。例如:

(1)师姑问十三娘:“寻常道‘我会禅’,口如铃相似,今日为什摩大师问着总无语?”(《祖堂集》卷九)

(2)又曰:“人须扩而充之。人谁无恻隐,只是不能常如此。能常如此,便似孟子说‘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若不能常如此,恰似火相似,自去打灭了;水相似,自去淤塞了;如草木之萌芽相似,自去踏折了,便死了,更无生意。”(《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3)刘伟之此时已如死人相仿,浑身无一处完肤,听得许敬宗宣明圣旨,不禁两眼圆睁,高声骂道:“汝等这班误国的狗头,诬奏朝廷,害我刘某。本学士在九泉之下,待汝对质。”(《狄公案》第五十三回)

这类句式中的客体Y前有平比动词“如、似”等,Y 后又有平比动词“相似、相仿”等。如果从现代汉语视角来看,后一个平比动词“相似、相仿”等似乎是羡余的,因为删掉后并不改变句式的命题义,如例(1)“口如铃相似”说成“口如铃”,句式的命题义未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从汉语史视角来看,也可以认为前一个平比动词“如、似”等是羡余的。如例(2),若将“恰似火相似”“如草木之萌芽相似”与“水相似”进行比较,也可以认为前一个“恰似”“如”是羡余的。这类句式中的主体X与客体Y可能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如例(1)(2),通常将这样的句式称作比拟句式;主体X与客体Y也可能是同一语义范畴,如例(3),通常将这样的句式称作平比句式。但是比拟句式与平比句式均是将X与Y进行比较,表示X与Y具有相似性,二者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因而本文这里没有必要严格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将这些句式均称作平比句式,将其中的“如、似、相似、相仿”等称作平比动词。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将这类特殊的平比句式记作“X 如Y 相似”。江蓝生[1]、钟兆华[2]、杨永龙[3]等对这类句式的来源或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意见不一。那么在近代汉语中“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有哪些类别呢?其是怎样产生的呢?其生成机制与生成动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必要进行探讨或重新思考。本文首先分析“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然后探究其生成机制与生成动因,最后探讨相关的问题。

一、“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

近代汉语中“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具有普遍性,且类别丰富。根据前一个平比动词的不同,“X如Y相似”类可以分为“X如Y相似”“X似Y相似”“X像Y相似”“X有若Y相似”“X仿佛Y相似”等次类。

(一)“X如Y相似”次类

“X 如 Y 相似”次类包括“X 如 Y 相似”“X 犹如Y相似”“X如同Y相似”“X譬如Y相似”等。

1.“X如Y相似”

“X 如Y 相似”最早可能见于北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例如:

(4)彼处骨身,如雪相似。(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二)

“X 如Y 相似”在近代汉语中使用极为普遍。例如:

(5)有坚牢树神,走至殿前唱喏,状如豹(暴)雷相似。一头三面,眼如悬镜,手中执一等身铁棒,言云:“是某乙当直。”(《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6)上堂:“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一任诸人耕种,无有不承此恩力者。”(《五灯会元》卷七)

(7)四将交战,便如转灯相似。(《全相平话五种·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8)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西游记》第五回)

“X 如 Y 相似”中的“如 Y 相似”一般充当谓语,如以上用例;在明清时期,还可以充当补语。例如:

(9)自此之后,焦氏将着丈夫百般殷勤趋奉。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有时候是整个“X 如Y 相似”充当补语。例如:

(10)小玉走到里面,取出包袱,打开是一套段子衣服,两根金头簪儿,一枝金花。把吴银儿哭的泪如雨点相似,说道:“我早知他老人家不好,也来伏侍两日儿。”(《金瓶梅》第六十三回)①在《金瓶梅词话》中此例作“泪人也相似”,使用的是平比句式“XY相似”。那小玉走到里间,取出包袱,内包着一套段子衣服,两根金头簪儿,一件金花儿。把吴银儿哭的泪人也相似,说道:“我早知他老人家不好,也来伏侍两日儿!”(《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

“X 如Y 相似”中的“如Y 相似”还可以作状语。例如:

(11)两旁随行的人,见刘蕴拉住轿杠,很吃了一惊,一拥上前,大喝道:“你这疯子该死,敢冲大人的道,又擅呼大人名字,应当何罪?还不滚掉了!”那藤棍皮鞭如雨点相似打下。(《绘芳录》第三十五回)

“X如Y相似”还出现了变式“X如Y1如Y2相似”。例如:

(12)心虽亲受,苦乐不干于怀。粗食接命,补衣御寒暑,兀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亲分,于生死中广学知解。(《景德传灯录》卷六)

2.“X如Y也似/也似的”

“X 如Y 相似”在元代还出现了变式“X 如Y也似/也似的”。“也”为语气词,在句法上附着于“X 如 Y”。“X 如 Y 也似”中的“如Y 也似”可以充当谓语、状语等。例如:

(13)有一等人常常的做歹勾当,却来人面前说道俺做的勾当好,便如掩著那耳朵了去偷那铃的也似。(《直说大学要略》)

(14)众人绞上竹箩来,齐发声喊,看那水手时,当初下去红红白白的一个人,如今绞上来看时,一个脸便如蜡皮也似黄的,手脚却板僵,死在箩里了。(《三遂平妖传》第七回)

“X 如Y 也似的”中的“如 Y 也似的”通常充当状语,其中“的”应为结构助词。例如:

(15)(贾仁同卜儿上,云)……自从与那一分人家打墙,刨出一石槽金银来,那主人也不知道,都被我悄悄的搬运家来,盖起这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都如水也似的长将起来。……(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一折,《全元曲》)

(16)杨二吓得浑发战,脸上就如蜡纸也似的黄,连声叫道:“不好也,我的虚心病发了。”(《警寤钟》第十五回)①将此例与例(14)“一个脸便如蜡皮也似黄的”进行比较,可以断定“也似的”中“的”为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结构助词。

3.“X如Y相仿”

“X 如Y 相似”在清代还出现了变式“X 如Y相仿”。例如:

(17)用赶面杖赶匀,拿干面一撒,用刀吧吧的一切,提起两下一拉,真是条条如帘子棍相仿。(《大八义》第三十八回)

(18)这日胡世经见探马报来,说贼兵已离城不远,赶即登城遥望。但见对面如乌云盖地相仿,无限的兵马,向城下而来。(《狄公案》第五十六回)

4.“X犹如Y相似”

“X 犹如Y 相似”可能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例如:

(19)师答曰:“汝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祖堂集》卷十四)

(20)舜子是孝顺之男,上界帝释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界来至。方便与舜,犹如不打相似。(《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

“X 犹如 Y 相似”中的“犹如Y 相似”一般充当谓语,如以上各例;也可充当补语,例如:

(21)高元帅只得发令王侯四大将军紧闭四方城门,元帅军师复请太祖登上城楼一观,果见城外重重叠叠,雄兵猛将,围困得犹如铁桶相似,真乃令人可怯也。(《赵太祖三下南唐》第三回)

5.“X犹如Y似的”

“X 犹如Y 相似”在清代出现了变式“X 犹如Y 似的”,其中的“犹如Y 似的”可作定语、状语、谓语等。例如:

(22)谁知到了屋内一看,见床上坐着一位花枝招展、犹如月殿嫦娥、瑶池仙女似的一位姑娘。(《七侠五义》第九十一回)

(23)黄道台此时犹如打了一个闷雷似的咕呼一声,往椅子上就坐下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回)

(24)人坐在上面,丝纹儿不动,犹如端着一碗水似的,把个孙老六看得目瞪口呆。(《负曝闲谈》第十回)

6.“X犹如Y相仿”

“X 犹如Y 相似”在清代出现了变式“X 犹如Y 相仿”,其中的“犹如Y 相仿”一般作谓语。例如:

(25)正值黑夜,看不太清楚,只见水面随着于恒前进的方向,起来一溜拳头大的水泡儿,随生随灭,犹如一串珍珠相仿,其快无比。(《济公全传》第二百一十四回)

(26)众人出去一刻工夫,犹如众星捧月相仿,从外边迎进一个人来,就见东方亮与那人携手揽腕在前边行走,群贼俱都跟于后面。(《小五义》第二百〇二回)

7.“X如同Y相似”

“X如同Y相似”可能最早见于元代,并沿用至清代,其中的“如同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27)(燕二云)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人,打死人如同那房檐上揭一块瓦相似。你和他打了这一操,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第一折,《全元曲》)

(28)话犹未了,就听正北上一声大吼,如同半空中打了一个巨雷相似。刹时,正北上人,噗咚噗咚躺下了一大片,内中冲出一人,身高一丈开外,黄衣襟黄帽子黄脸,如同半截金塔相似。蒋平、南侠早就看见,原来是君山金铛无敌大将军于奢。(《小五义》第二百一十六回)

8.“X如同Y似的”

“X 如同Y 相似”大概在晚清出现了变式“X如同Y似的”,其中的“如同Y似的”可以作状语、谓语、定语等。例如:

(29)王乡绅下车,爷儿三个连忙打恭作揖,如同捧凤凰似的捧了进来,在上首第一位坐下。(《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30)此时天光已然平西,飞天鼠秦尤叫道:“总辖寨主韩贤弟,莲花湖的英雄,至勇莫过于林大哥,胜老英雄能战之人,莫如孟金龙,这就如同两根台柱子碰在一块似的,林寨主的衣襟湿透,若叫猛汉给抓倒下,莲花湖可就栽筋斗啦!……”(《三侠剑》第三回)

(31)银龙一进上宾馆,清香朴鼻,红油漆架子的花盆,摆定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当中养鱼缸,四犄角设有如同大水缸似的大瓷盆,里面有醉仙桃,醉仙桃有一围粗。(《三侠剑》第六回)

9.“X如同Y相仿”

“X 如同Y 相似”到了清代出现了变式“X 如同Y 相仿”,其中的“如同Y 相仿”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32)将往里走,忽听后面叫了一声,如同打了个霹雳相仿。(《小五义》第一百七十五回)

(33)话犹未了,就听正北上一声大吼,如同半空中打了一个巨雷相似。刹时,正北上人,噗咚噗咚躺下了一大片,内中孤零丁单见一人如同半截金塔相仿。见那人身高一丈开外,黄衣襟黄帽子黄脸。蒋平、南侠早就看见,原来是君山金铛无敌大将军于奢。(《续小五义》第九十二回)①此例在《小五义》中使用平比句式“X如同Y相似”表达,见例(28)。

10.“X譬如Y相似”

“X譬如Y相似”可能最早见于南宋时期,其中的“譬如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34)曰:“性是实,诚是虚;性是理底名,诚是好处底名。性,譬如这扇子相似;诚,譬则这扇子做得好。”(《朱子语类》卷六)

(35)凡学须要先明得一个心,然后方可学。譬如烧火相似,必先吹发了火,然后加薪,则火明矣。若先加薪而后吹火,则火灭矣。(《朱子语类》卷十二)

(二)“X似Y相似”次类

“X 似 Y 相似”次类包括“X 似 Y 相似”“X 似Y也似/也似的”“X似Y相仿”等。

1.“X似Y相似”

“X 似Y 相似”可能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在近代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其中的“似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似”前可加上副词“恰”“一”“正”“好”等。②韵律词“恰似”“一似”“好似”等在近代汉语中已词汇化为平比动词。例如:

(36)宗和尚喝云:“什摩念经!恰似唱曲唱歌相似,得与摩不解念经。”(《祖堂集》卷十八)

(37)师曰:“明兄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五灯会元》卷十五)

(38)又曰:“如今为学甚难,缘小学无人习得。如今却是从头起。古人于小学小事中,便皆存个大学大事底道理在。大学,只是推将开阔去。向来小时做底道理存其中,正似一个坯素相似。”(《朱子语类》卷八)

(39)众役一齐下手,好似鹞鹰搏兔相似,把周、成二人一并儿拿到。(《醋葫芦》第九回)

2.“X似Y也似/也似的”

“X 似Y 相似”在元代还出现了变式“X 似Y也似/也似的”,其中的“似Y也似/也似的”可作谓语、状语。例如:

(40)这几件的道理须索用自己心一件件体验过,依著行呵,便有益;若不用心体验,便似一场闲话也似,这般说过去了便无益。(《直说大学要略》)

(41)(带云)我虽无现在的,(唱)我这里或是典或是卖。尽着他言,由着他责。你则似那水也似流,风也似摆。……(高茂卿《翠红乡儿女两团圆》第二折,《元曲选》)

(42)(旦儿云)你这破房子,东边刮过风来,风边刮过雪来,恰似漏星堂也似的,亏你怎么住!(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第二折,《全元曲》)

(43)此时,前面一位英雄,头上胖顶六楞罗帽,耳旁一个大红绒球,浑身紧装扎缚,足登薄底骁靴,手中舞动两根镔铁李公拐,似风卷也似的追来。(《七剑十三侠》第二十五回)

“似Y也似”与“似Y也似的”均可充当VP的状语,如例(41)(43),其中“的”可有可无,很显然是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结构助词。

3.“X似Y相仿”

“X 似Y 相似”在清代还出现了变式“X 似Y相仿”,其中“似Y相仿”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44)焉想到金眼雕把这一股水存在口内,照定石铸面门一张嘴,白亮亮似水箭相仿,正打在他面门之上,石铸翻身倒地。(《彭公案》第一百二十二回)

(45)又遇着这三个,都是定作的结实家伙,个个飞纵蹦跳,力大如牛,香炉足式,把世杰围定,又似走马灯相仿,那里有丝毫放松。(《施公案》第一百四十一回)

(三)“X像Y相似”次类

“X 像 Y 相似”次类包括“X 像 Y 相似”“X 像Y也似的”“X像Y似的”“X像Y相仿”“X好像Y相似”“X好像Y似的”“X好像Y相仿”等。①“像”“好像”有时分别写作“象”“好象”。

1.“X像Y相似”

“X 像Y 相似”大概在明代已出现,其中“像Y相似”可充当谓语、状语等。例如:

(46)韦固求婚之念甚切,就像猪八戒要做女婿相似,好不性急,到处求亲。(《西湖二集》卷十六)

(47)一手揭开门帘,只见狄希陈蓬头垢面,真象个活囚相似坐在地下。(《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三回)

2.“X像Y也似的”

“X像Y也似的”大概出现于元代,元明清时期用例极少,其中“像Y 也似的”可作谓语、状语。例如:

(48)(旦儿云)丕!那眼脑恰像个贼也似的。(张国宾《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第一折,《全元曲》)

(49)贾琏听说,心胆俱碎,站在门口低下头去,那眼泪像水也似的直掉下来,向里叫道:“凤姐,凤姐,我们特来瞧你。”(《红楼复梦》第三回)

(50)张姑娘将说到这里,安太太说:“亏是有个对证在跟前儿,不然叫你这一掰文儿,倒像我这里照着说评书也似的,现抓了这么句话造谣言呢!”(《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3.“X像Y似的”

“X像Y似的”大概到了清代才有用例,其中的“像Y似的”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51)贾母听了,喜欢道:“……月里出阁我原想过来吃杯喜酒的,不料我家闹出这样事来,我的心就像在热锅里熬的似的,那里能够再到你们家去。……”(《红楼梦》第一百〇六回)

(52)跑堂儿的听见,想了想,才笑呵呵的道:“是啊,孔雀啊!他那毛儿就像戴的翎子似的,我早起说的就是他,我是把两样东西的名儿记拧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4.“X像Y相仿”

“X 像Y 相仿”在清代偶见用例,其中“像Y相仿”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53)姚猛过去,仍是不先动手打人,双手举着长把铁锤,净等人家兵器到他才还手。吴源瞅见姚猛,就象半截黑塔相仿。(《小五义》第一百一十回)

5.“X好像Y相似”

“X好像Y相似”最初可能出现于明代,明清时期用例不多,其中“好像Y 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54)成珪见他殷勤相待,只得坐下,却才把个豚尖掂得一掂,好像椅上有块针毡相似,好生不安,总也为着家中线香之故。(《醋葫芦》第一回)

(55)阎罗拍案而起,二目圆睁,大喝一声,好像霹雳相似,震的殿堂皆动,口中喷出火来。(《金屋梦》第九回)

6.“X好像Y似的”

“X 好像Y 似的”在明代已出现,其中“好像Y似的”一般充当谓语。下面是明清时期用例:

(56)这时秋风刚起,霜露未下,天上的星斗交相辉映,水光与天色浑为一体,不时听到摘菱或采莲女子所唱的歌曲,此起彼伏,就好像在水中陆地之间对歌似的。(《剪灯新话》卷四)

(57)说完,又把眼光注射三人,那神情好象法师画符念咒似的,喝一声:“举左手!”(《孽海花》第九回)

7.“X好像Y相仿”

“X 好像Y 相仿”在清代偶见用例,其中“好像Y相仿”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58)他练完了,就是厉蓝兴练,第三个便是石锦龙,一对对把鞭,在当中一练,借灯光一照,好像两条白蛇相仿,上下翻飞,大家一看连连夸赞。(《大八义》第十九回)

(四)“X有若Y相似”次类

“X 有若 Y 相似”次类包括“X 有若 Y 相似”“X犹若Y相似”“X类若Y相似”“X类若Y相仿”等。

1.“X有若Y相似”

“X有若Y相似”在宋代有用例,近代汉语中用例极少,其中“有若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59)上堂:“山僧二十余年,挑囊负钵,向寰海之内,参善知识十数余人,自家并无个见处,有若顽石相似。……”(《五灯会元》卷十九)

(60)然后一个道士向殿角头砧碌碌擂动法鼓,有若春雷相似。(《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

2.“X犹若Y相似”

“X 犹若Y 相似”在明代偶见用例,其中“犹若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61)那秋千飞在半空中,犹若飞仙相似。(《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

(62)举腰展力,那一阵掀腾鼓捣,其声犹若数尺竹泥淖中相似,连声响亮。(《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

3.“X类若Y相似”

“X 类若Y 相似”在清代有用例,其中“类若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63)正走之间,忽然见前面水中生出两座大山,当中类若一个山口相似。(《小五义》第一百〇七回)

(64)邓飞熊吓了个胆落魄飞,再看那柄钩,类若宝剑相似,只得把右手那柄钩往上一递。(《小五义》第一百六十六回)

4.“X类若Y相仿”

“X 类若Y 相仿”在清代有用例,其中“类若Y相仿”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65)蒋、展二人一看总镇大人,类若半截黑塔相仿,心中暗暗夸奖。(《小五义》第一百四十八回)

(66)熊威将那板子,二人搭将过来,往下一放,那边搭在台阶,这边搭在实地,类若浮桥相仿,就挡在翻板之上。(《小五义》第二百〇三回)

(五)“X仿佛Y相似”次类

“X 仿佛 Y 相似”次类包括“X 仿佛 Y 相似”“X仿佛Y似的”等。

1.“X仿佛Y相似”

“X 仿佛Y 相似”大概出现于清代,其中“仿佛Y相似”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67)起初盆内潮润,继而攒聚露珠,犹如哈气一般。后来渐渐大了,只见滴溜溜满盆乱转,仿佛滚盘珠相似,左旋右转,皆流人阴阳孔内,便不动了。(《七侠五义》第十六回)

(68)包公接来一看,上面注明尺寸,仿佛大熨斗相似,却不是平面,上面皆是垂珠圆头钉儿,用铁打就。(《七侠五义》第十九回)

2.“X仿佛Y似的”

“X仿佛Y似的”到了清代开始有用例,其中“仿佛Y似的”一般充当谓语。例如:

(69)出了柴扉,此时精神百倍,快乐非常。原是屡试不第,如今仿佛金榜标了名似的,连乏带饿全忘了,两脚如飞,竟奔开封府而来。(《七侠五义》第八回)

(70)徐三爷往外一蹿,嗖的一声,三爷出来,双手扶船脚冲天,仿佛是拿了一个大顶似的。(《小五义》第十九回)

二、“X 如 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与动因

(一)“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

本文认为,“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其是由“X 如Y”类平比句式与“XY相似”类平比句式糅合而成的。①“X如Y”类平比句式是指平比动词“如”等出现于X与Y之间的一类平比句式,包括“X如Y”“X似Y”“X像Y”“X有若Y”“X仿佛Y”等;“XY相似”类平比句式是指平比动词“相似”等出现于Y后的一类平比句式,包括“XY 相似”“XY 似的”“XY 相仿”等。句式末尾的“似的”等并未彻底助词化,仍然或多或少具有动词性(详见下文)。这一生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X 如Y”类+“XY 相似”类 →“X 如Y 相似”类

“所谓句式糅合,是指两个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式A与B,因某种语用目的主要通过删略重叠成分合并成新的句式C 的过程”。[4]句式糅合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句式糅合要遵循语义相近原则,即两个源句式的语义要相同或相近。[4]“X 如Y”类平比句式与“X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语义相近,都是表示X与Y具有相似性。例如:

(71)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官人,乃是台州司法,姓叶名荐。有妻方氏,天性残妒,犹如虎狼。(《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例中“(方氏)犹如虎狼”也可以说成“(方氏)虎狼相似”,二者语义相同。因而“X 如Y”类平比句式与“XY相似”类平比句式发生糅合遵循句式糅合的语义相近原则。

其次,句式糅合要遵循时代先后原则,即两个源句式的始见年代要早于或不迟于糅合句式。[4]源句式“X如Y”类平比句式与“X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始见年代均早于或不迟于相应的“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

1.“X如Y”的始见时代

“X如Y”早在先秦就已有用例。例如:

(72)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庄子·盗跖》)

(73)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左传·昭公三年》)

2.“X犹如Y”的始见时代

“X 犹如Y”最迟在西汉已出现。下面是两汉时期用例:

(74)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史记·滑稽列传》)

(75)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伦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汉书·蒯通列传》)

3.“X如同Y”的始见时代

“X如同Y”最迟在唐代已出现。例如:

(76)醉卧如同死虾䗫,来往人看拍手笑。(《敦煌变文校注·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二)》)

(77)凡为嬉戏,必表殊常,已至十岁,精勤好学;属词咏志,即见凌云;剖义谈玄,如同照镜。(《祖堂集》卷二十)

4.“X譬如Y”的始见时代

“X譬如Y”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用例。例如:

(7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79)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荀子·解蔽》)

5.“X似Y”的始见时代

“X似Y”早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出现。例如:

(80)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庄子·齐物论》)

在唐代“X 似Y”中“似”前有时出现副词“恰”“一”“正”“好”等。例如:

(81)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李白《杂歌谣辞·襄阳歌》,《全唐诗》卷二九)

(82)子胥乃布兵列阵,一似鱼鳞,跋罗回吼唤三声,大鼓扬名即发。(《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

(83)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全唐诗》卷七一二)

(84)倚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元结《欸乃曲》,《全唐诗》卷八九〇)

6.“X像Y”的始见时代

“X 像Y”在先秦就已出现。下面是先秦两汉时期“X像Y”用例:

(85)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荀子·强国》)

(86)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像祁连山。(《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87)池中有蓬莱、方丈、瀛州、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郊祀志第五下》)

7.“X好像Y”的始见时代

“X 好像Y”最早可能在元代就已有用例。例如:

(88)(丑)刘伯伯,多时不见,吃得这般脸儿红丢丢的,好像个老猴孙屁股。(刘唐卿《白兔记》第二折,《全元曲》)

(89)(正旦做见科,云)这一个走的,好像俺哥哥张林。(李行甫《包待制智赚灰栏记》第三折,《全元曲》)

8.“X有若Y”的始见时代

“有若”意思是“如同、好像”,“X 有若Y”最早可能出现于东汉时期。例如:

(90)和熹邓皇后尝梦扪天体,荡荡正青,滑如磄磃,有若钟乳,后仰嗽之。(《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

9.“X犹若Y”的始见时代

“犹若”意思是“犹如、如同”,“X 犹若Y”在先秦就已出现。例如:

(91)既曰若法,未知所以行之术,则事犹若未成,是以必为置三本。(《墨子·尚贤中》)

(92)故交相爱,交相恭,犹若相利也。(《墨子·鲁问》)

10.“X类若Y”的始见时代

“X 类若Y”可能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例如:

(93)提瓶行汲,道逢年少,遮要调曰:“……颜状丑黑,鼻正匾,身体缭戾,面皱唇哆,言语蹇吃,两目又青,状类若鬼,举身无好,孰不恶憎,尔为室家,将无愧厌乎?”(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

11.“X仿佛Y”的始见时代

“X仿佛Y”最迟在唐代已出现。例如:

(94)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裴度《享惠昭太子庙乐章》,《全唐诗》卷三三五)

(95)依稀来鹤态,仿佛列仙群。(无名氏《华山庆云见》,《全唐诗》卷七八七)

12.“XY相似”的始见时代

“XY 相似”在北朝时期汉译佛经中就已出现。例如:

(96)彼地狱处,有热焰石,金刚相似,触甚坚鞕。(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五。转引自杨永龙[3])

(97)既得脱已,于二千世,生饿鬼中,在宾茶处,彼身为块,肉块相似,不见不闻,不嗅不尝,不能言语。(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四。转引自杨永龙[3])

13.“XY也似”的始见时代

钟兆华认为“‘也似’的最早用例见于宋人词作中”,不过“Y也似”常作定语,也可作状语。[2]397例如:

(98)祝寿祝寿,筵开锦绣。拈起香来玉也似手。拈起盏来金也似酒。祝寿祝寿。(史浩《祝寿》,《全宋词》。转引自钟兆华[2]397)

(99)后来毕竟做官蹭蹬不起,把锦片也似一段前程等闲放过去了。(《错斩崔宁》)

(100)殿直从里面叫出二十岁花枝也似浑家出来,道:“你且看这件物事!”(《简帖和尚》)

“XY也似”最迟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下面是宋元时期用例:

(101)皇甫殿直拿起箭帘子竹,去妮子腿上便摔,摔得妮子杀猪也似叫,又问又打。(《简帖和尚》)

(102)寒斋静,瑞雪多,冻吟诗起来孤坐。芦花絮衾江纸也似薄,问袁安怎生高卧?(张可久《落梅风·寒夜》,《全元散曲》)

(103)其家奴再覆:“这马非俗,浑身上下血点也似鲜红,鬃尾如火,名为赤兔马。……”(《全相平话五种·三国志平话》卷上)

14.“XY似的”的始见时代

“XY似的”可能在明代开始出现。例如:

(104)妇人道:“我不信你这摭溜子,人也死了一百日来,还守什么灵!在那屋里也不是守灵。属米仓的,上半夜摇铃,下半夜丫头似的,听好柳声!”(《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

(105)那玉筲倒吃相的脸飞红,便道:“怪小淫妇儿,如何狗挝了脸似的,人家不请你,怎的和俺每使性儿?”(《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

15.“XY也似的”的始见时代

“XY也似的”可能在元代就有用例,其中“Y也似的”常作定语,也可作谓语。例如:

(106)你看举头日远长安近,则把这读过的经书自温。当今天子重贤臣,大开着海也似的贤门。(无名氏《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全元曲》)

(107)(令史喝云)噤声!老弟子说词因,两片嘴必溜不刺泻马屁眼也似的,俺这令史有七脚八手?你慢慢的说!(王仲文《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第二折,《全元曲》)

16.“XY相仿”的始见时代

明代出现了平比句式“X与Y相仿”。例如:

(108)先生见他聪秀,与己子支德年齿相仿,遂令同桌而坐。(《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平比句式“XY相仿”可看作“X与Y相仿”的省略式,在清代开始出现。例如:

(109)这作贼的两只眼睛鸾铃相仿,早已瞧见范天保叫人追赶。(《小五义》第一百〇五回)

(110)乜家弟兄,两条十三节鞭,哗啷一抖,两条怪蛇相仿。(《小五义》第二百三十二回)

“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至少包括28 种句式,这些句式的生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1.X 如Y(先秦)+XY 相似(北朝)→ X 如Y相似(北朝)

2.X如Y(先秦)+XY也似(宋)→X如Y也似(元)

3.X如Y(先秦)+XY也似的(元)→X如Y也似的(元)

4.X如Y(先秦)+XY相仿(清)→X如Y相仿(清)

5.X犹如Y(西汉)+XY相似(北朝)→X犹如Y相似(晚唐五代)

6.X犹如Y(西汉)+XY似的(明)→X犹如Y似的(清)

7.X犹如Y(西汉)+XY相仿(清)→X犹如Y相仿(清)

8.X如同Y(唐)+XY相似(北朝)→X如同Y相似(元)

9.X如同Y(唐)+XY似的(明)→X如同Y似的(清)

10.X 如同Y(唐)+XY 相仿(清)→X 如同Y相仿(清)

11.X 譬如Y(先秦)+XY 相似(北朝)→X 譬如Y相似(南宋)

12.X 似Y(先秦)+XY 相似(北朝)→X 似Y相似(晚唐五代)

13.X 似 Y(先秦)+XY 也似(宋)→X 似 Y 也似(元)

14.X 似Y(先秦)+XY 也似的(元)→X 似Y也似的(元)

15.X 似 Y(先秦)+XY 相仿(清)→X 似 Y 相仿(清)

16.X 像Y(先秦)+XY 相似(北朝)→X 像Y相似(明)

17.X 像Y(先秦)+XY 也似的(元)→X 像Y也似的(元)

18.X 像 Y(先秦)+XY 似的(明)→X 像 Y 似的(清)

19.X 像 Y(先秦)+XY 相仿(清)→X 像 Y 相仿(清)

20.X 好像Y(元)+XY 相似(北朝)→X 好像Y相似(明)

21.X 好像Y(元)+XY 似的(明)→X 好像Y似的(明)

22.X 好像Y(元)+XY 相仿(清)→X 好像Y相仿(清)

23.X 有若Y(东汉)+XY 相似(北朝)→X 有若Y相似(宋)

24.X 犹若Y(先秦)+XY 相似(北朝)→X 犹若Y相似(明)

25.X 类若Y(三国)+XY 相似(北朝)→X 类若Y相似(清)

26.X 类若Y(三国)+XY 相仿(清)→X 类若Y相仿(清)

27.X 仿佛Y(唐)+XY 相似(北朝)→X 仿佛Y相似(清)

28.X 仿佛Y(唐)+XY 似的(明)→X 仿佛Y似的(清)

此处不厌其详地逐一列出这28种糅合句式生成过程的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源句式与相应的糅合句式的始见时代,可以清楚地看出两个源句式的始见时代均要早于或不晚于相应的糅合句式的始见时代。如源句式“X 犹如Y”“XY相似”的始见时代分别是西汉、北朝,要早于晚唐五代时期才出现的相应糅合句式“X 犹如Y 相似”。因此“X 如Y”类与“XY 相似”类糅合生成“X如Y相似”类遵循句式糅合的时代先后原则。

最后,句式糅合要遵循成分蕴含原则或语义蕴含原则,即糅合句式在句法上及语义上要蕴含两个源句式。[4]“X 如Y 相似”类在句法上及语义上均蕴含了“X 如Y”类与“XY 相似”类,如糅合句式“X 犹如Y 相似”在句法上及语义上均蕴含了源句式“X犹如Y”与“XY相似”,因而“X如Y”类与“XY相似”类糅合生成“X如Y相似”类遵循句式糅合的成分蕴含原则或语义蕴含原则。

总而言之,从句式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来看,我们认为“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

(二)“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

本文认为,“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凸显新信息。

一个用来传递信息的句子,所包含的信息可分为旧信息和新信息。“根据话语传递连续信息的功能格局,大部分句子可以在语用平面划分为主题(Topic)和述题(Comment)两个部分。主题一般位于述题之前,是句子述说的话题或对象,代表旧信息;述题一般在主题之后,是对主题进行述说的部分,即对主题作出说明或评论,代表新信息。”[5]293新信息一般处于述题末尾,或者说处于句子末尾,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或常规焦点。“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由于句子的信息编排往往是遵循从旧到新的原则,越靠近句末信息内容越新。句末成分通常被称作句末焦点,我们把这种焦点成分称为常规焦点”。[6]73“X如Y”类平比句式中X是主题,是旧信息;“如Y”等是述题,处于末尾的Y是新信息,是自然焦点或常规焦点。“X如Y”类平比句式按照先旧信息、后新信息的顺序客观地陈述一个平比事件,句式末尾的Y是句式的语义重心。

“XY 相似”类与“X 如Y”类的语序不同,Y位于“相似”之前。“XY相似”类中的X是主题,是已知信息或旧信息;“Y 相似”等是述题,其中的新信息不是句式末尾的“相似”,而是“相似”前的Y,Y是句式的语义重心。也就是说,“XY相似”类与“X如Y”类虽然语序不同,但是二者所要传递的新信息是一致的,均是Y。试比较下面二例:

(111)师问:“师兄见大虫似个什摩?”归宗云:“相似苗(猫)儿。”师云:“与王老师犹较一线道。”归宗却问:“师第(弟)见大虫似个什摩?”师云:“相似大虫。”(《祖堂集》卷十六)

(112)师上堂云:“此事似个什摩?闪电相似,石火相似,火焰相似,霹雳相似。是你诸人着力,须得趁着始得;若不趁着,丧身失命。”(《祖堂集》卷十一)

联系上文“师兄见大虫似个什摩”,可知例(111)中“相似苗(猫)儿”“相似大虫”中的新信息是述语“相似”后的宾语“苗(猫)儿”“大虫”,它们均处于句式末尾,属于自然焦点或常规焦点。联系上文“此事似个什摩”,同时与例(111)进行比较,可知例(112)中“闪电相似,石火相似,火焰相似,霹雳相似”中的新信息是“相似”前的“闪电、石火、火焰、霹雳”,它们可以看作述语“相似”的宾语。可见“XY相似”与“X相似Y”虽然语序不同,但是二者所要传递的新信息均是Y。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XY 相似”类与“X 如 Y”类一样,所要传递的新信息也是Y。但是,“XY相似”类与“X如Y”类也有不同之处,其具有言者的主观性,具有凸显新信息Y 的语用功能。众所周知,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要凸显某个新信息,急于传递这个新信息,言者往往先把这个新信息说出来,因而这个本该处于句式末尾自然焦点或常规焦点位置上的新信息或者处于后面的新信息就会前移,形成句法成分的移位,如谓语移位至主语前、宾语移位至述语前等。正是因为言者要凸显新信息Y,所以使用了“XY相似”类平比句式,让Y处于“相似”前。如例(112),“闪电、石火、火焰、霹雳”这些新信息之所以不是处于句式末尾自然焦点或常规焦点位置,而是移位至述语“相似”前,就是因为言者要凸显这些新信息,急于传递这些新信息。

学界一般认为,汉语属于SVO 语序类型的语言,“X 如Y”类平比句式遵循SVO 语序,按照先旧信息、后新信息的顺序客观地陈述一个平比事件,因而当言者想客观表达X与Y具有相似性这一命题义时,一般会从记忆库中提取“X如Y”类平比句式。当言者又想进一步体现自己的主观性,凸显新信息Y 时,那么能凸显新信息Y 的“XY 相似”类平比句式就会被激活,于是这两类句式就会先后在言者大脑中浮现、叠加。为了遵循经济原则与句法规则,在外在的语言形式上,这两类句式就通过删略重叠成分糅合成了新的句式“X如Y相似”类。一言以蔽之,言者凸显新信息Y是“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

三、从“XY相似”等的来源看“相似”等的词性

(一)从“XY相似”的来源看“相似”的词性

“XY相似”的来源与“X与Y相似”有关。

“X与Y相似”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出现,并沿用了下来。下面是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中“X与Y相似”用例:

(113)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系辞上》)

(114)立居职公廉,治行略与野王相似,而多知有恩贷,好为条教。(《汉书·冯奉世传》)

(115)虽生人中,于五百世,非是正人,与鬼相似。(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五)

“XY 相似”最早可能见于北朝时期汉译佛经,如例(96)“金刚相似”。汉译佛经句子一般是四字格,由于四字格的制约,我们猜测汉译佛经中用例“金刚相似”可能是“与金刚相似”的省略式。例(115)“与鬼相似”同样是汉译佛经的用例,却采用句式“X与Y相似”而不采用句式“XY相似”,这恐怕就是因为这里只有采用句式“X与Y相似”才符合四字格。

同样,由于固定字数(五言或七言)等因素的制约,省略式“XY 相似”在唐诗中有较多用例。例如:

(116)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令狐楚《杂曲歌辞·宫中乐》,《全唐诗》卷二八)

(117)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裴度《雪中讶诸公不相访》,《全唐诗》卷三三五)

下面三例均出自唐诗,平比客体都是“云”,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XY相似”应是“X与Y相似”的省略式。

(118)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白居易《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全唐诗》卷四五三)

(119)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白居易《把酒》,《全唐诗》卷四五二)

(120)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张继《重经巴丘》,《全唐诗》卷二四二)

下面二例均是宋词中的用例,平比客体都是“花”,通过比较,我们能确信“XY 相似”是“X 与Y相似”的省略式。

(121)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陈允平《青玉案·采莲女》,《全宋词》)

(122)薄情夫婿花相似,一片西飞一片东。(陈克《鹧鸪天》,《全宋词》)

毫无疑问,“X与Y相似”中的“相似”是句式的核心动词,因而“X与Y相似”的省略式“XY相似”中的“相似”同样是句式的核心动词,而非比拟助词。

如果要对“X与Y相似”进行句法分析,那么介宾短语“与Y”可分析为动词“相似”的状语。那么所谓的省略式“XY相似”中的Y该怎样分析呢?我们认为,言者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凸显SVO 中的新信息O,可以使用移位句式SOV;由于受到这种移位句式的影响,言者或接受者一般会将省略式“XY相似”重新分析为SOV句式,将Y 解读为述语“相似”的前置宾语。如例(112),联系问句“此事似个什摩”,同时与例(111)进行比较,我们完全可以将“闪电相似,石火相似,火焰相似,霹雳相似”重新分析为SOV语序的句式。

“XY 相似”最初主要用于韵文中,后来使用范围扩大到了散文中,如例(112)。再如:

(123)有俗官问黄蘗供养主:“黄蘗和尚驴马相似,上座作供养主作什摩?”僧无对。(《祖堂集》卷十一)

在《祖堂集》中不仅有平比句式“XY 相似”,而且还有语序不同的平比句式“X相似Y”,很显然,其中的“相似”性质应该一致,都是及物动词。李思明[7]、江蓝生[1]等认为“XY 相似”中的“相似”为比拟助词,这是不符合汉语事实的。

“相似”直到宋元明时期还用作及物动词。例如:

(124)诸友入侍,坐定,先生目淳申前说,曰:“若把这些子道理只管守定在这里,则相似山林苦行一般,便都无事可做了,所谓‘潜心大业’者何有哉?”(《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125)那太宰见了,害怕道:“爷爷呀!这都相似妖头怪脑之类!”(《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事实上,直至现代汉语,“相似”仍然是平比动词,并未语法化为虚词,只是“相似”为不及物动词,其后不再带宾语。下面是现代汉语中“相似”的用例:

(126)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127)闻鼻烟跟打哈欠相似,也有传染性,那里一闻,这边就鼻子难受。(邓友梅《烟壶》)

“相似”由及物动词演变为不及物动词,这与“相”的用法有关。“相”在汉语史上既可表示动作、行为的双向性或交互性,又可表示动作行为的单向性。吕叔湘将这两种用法分别称作“互指”和“偏指”。[8]103因而汉语史上“相似”有两种用法:其一,表示甲与乙相像,具有双向性或交互性、不及物性;其二,表示甲像乙,具有单向性、及物性。后来,“相似”的用法单一化,仅保留了前一种用法,即仅具有双向性或交互性、不及物性。因此表示单向性的句式“X 相似Y”到了现代汉语就完全消失了,即“相似”演变成了一个不及物动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XY 相似”与“X 相似Y”中的“相似”一样也是平比动词。

糅合句式“X 如Y 相似”等的源句式之一是“XY相似”,①这里的糅合句式“X如Y相似”等限于句式末尾是“相似”的“X如Y相似”类。而“XY相似”末尾的“相似”是平比动词,所以糅合句式“X 如Y 相似”等末尾的“相似”也是平比动词。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相似”的词性为形容词,相当于“相像”[9]1429。②《现代汉语词典》将表示平比的“似”解释为动词,意思是“像;如同”。[9]1242“相似”原是由副词“相”与平比动词“似”构成的状中结构,其核心是平比动词“似”,从理论上说,词汇化后仍然表示平比的“相似”的词性应该与平比动词“似”一致,至少还具有较强的动词性。这可能是看到现在汉语中“相似”与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很相似,如不能带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等。③众所周知,这些语法特点并不是形容词所独有的,有的动词同样具有这些语法特点。但是如果联系汉语史,我们认为,“相似”的动词性还是极明显的。

(二)从“XY似”的来源看“似”的词性

江蓝生认为比拟助词“似”始见于金元戏曲作品中。[10]钟兆华考察后认为,比拟助词“似”最早可能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变文[2]393,也就是说平比句式“XY似”最早可能在唐代就已出现。例如:

(128)生杖鱼鳞似云集,千年之罪未可知,七孔之中流血汁。(《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转引自钟兆华[2]393)

上例“生杖鱼鳞似云集”中平比主体是“生杖”,客体是“鱼鳞”。钟兆华将“似”看作比拟助词,认为“鱼鳞似”作状语。[2]这里的例句属于七言韵文唱词。在五言或七言韵文中为了满足声律等方面的要求,句式语序会作适当的调整。事实上,在敦煌变文中不仅存在“X鱼鳞似”这样的句式,还存在“X 似鱼鳞”这样的句式,如例(82)“子胥乃布兵列阵,一似鱼鳞”。再如:

(129)阵云铺于四面,遍野声满平原;铁骑磊落已(以)争奔,勇夫生宁而竞透。飞腾千里,恰似鱼鳞;万卒行行,犹如雁翅。(《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

“X 鱼鳞似”与“X 似鱼鳞”中的两个“似”并无区别,如果我们把“X似鱼鳞”中的“似”看作平比动词,那么就不得不承认“X鱼鳞似”中的“似”也是平比动词。因此我们认为,“XY 似”中的“似”仍然是平比动词,我们不能因为“似”处于Y后或“Y似”充当状语就认为“似”是比拟助词。

“XY 似”这种句式在宋词中用例开始增多,其中的“似”均是平比动词。例如:

(130)等闲富贵浮云似。须存留、几分清论,护持元气。(魏了翁《贺新郎·管待杨伯昌子谟劝酒》词)

(131)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何处尊前。怅望星河共一天。(贺铸《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二)》词)

(132)而今柳阴满院。知花空雪似,人隔春远。(张辑《杏梁燕·寓解连环》词)

我们可以通过与平比句式“XY相似”进行比较来看“XY 似”中“似”的词性。“XY 似”在晚唐五代时期已出现,“似”的用法与“相似”平行,既然“XY 相似”中的“相似”是平比动词,那么“XY似”中的“似”也应是平比动词。只不过“相似”是双音节,“似”是单音节。

“XY 似”的使用范围后来逐渐扩大,在金代的《董解元西厢记》《刘知远诸宫调》、元杂剧、明清小说等中,均有“XY 似”用例。在宋金时期,“Y似”主要充当谓语,不过有的开始充当X的定语、VP的状语,Y都是名物;到了元明以后,随着“Y 似”的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的扩大,Y 不仅是名物,也可以是主谓短语等。[2]395-397元明以后,“Y似”已大量用于VP前充当状语,“XY似VP”大量涌现。该句式的核心是VP,“Y 似”处于修饰语位置,但是“似”的动词性质仍未发生变化。

在宋词中甚至出现了“X 如Y 似”这样的平比句式。例如:

(133)儿童寿酒邀翁醉。笑欣欣相戏。休画老人星,白发苍髯,怎解如翁似。(王之望《醉花阴·生日》词)

正如“X如Y相似”是糅合的平比句式一样,“X如Y似”也是一种糅合的平比句式,当是由“X如Y”与“XY 似”糅合而成的。既然糅合句式“X如Y 相似”末尾的“相似”是平比动词,那么平行的糅合句式“X 如Y 似”末尾的“似”也当是平比动词。

(三)从“XY 似的/也似/也似的”的来源看“似的/也似”的词性

关于比拟助词“似、也似、也似的、似的”的来源,江蓝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10]我们将其观点概括如下:①我们用Y表示平比客体,平比主体X略去。

Y似(金元时期搬用蒙古语)→Y也似(金元时期加语助词“也”)→Y 也似的(明代加上结构助词“的”)→Y似的(明代省去前助词“也”)

《现代汉语词典》[9]1193和《现代汉语八百词》[11]503-504都将“似的”看作比拟助词。在某些句式中,如出现平比动词“像、仿佛、好像”的句式中,“似的”可有可无,似乎是羡余的,如果删去并不影响句式句法上的完整性,也不改变句式义。所以处于句式末尾的“似的”可以被理解为比拟助词。

钟兆华认为,“到宋、金以后,适应汉语双音节的趋势,以‘似’为词根,先后产生了‘也似’‘似的’等极富生命力的比拟助词”。[2]397

我们赞同钟兆华的意见,认为“XY 似的/也似/也似的”均是“XY似”的变体,均是在“XY似”的基础上添加语气词“也”或结构助词“的”而形成的。

下面几例平比句式均出自同一种文献,试比较:

(134)尹庆转过身去,电转星飞似的往北逃命。(《彭公案》第一百九十一回)

(135)孟小平飞也似出了庄门,走至七圣祠山门里,听见山门那里呕了一声,吓了孟小平一跳。(《彭公案》第八十九回)

(136)刘芳抬头一看,见正南上来了三匹马,飞也似的前来。(《彭公案》第九十回)

(137)尹亮飞也相似来至这里,他抡刀就砍。(《彭公案》第九十回)

我们如果认为“XY(也)相似”末尾的“相似”是平比动词,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平行的句式“XY似的/也似/也似的”末尾的“似的/也似”也是平比动词,并未彻底助词化。①“似的”最初是平比动词“似”加上结构助词“的”形成的结构,属于一个标准的韵律词,在高频使用下逐渐词汇化了。“也似”最初是前附于Y的语气词“也”与平比动词“似”构成的一个标准韵律词,在高频使用下也逐渐词汇化了。至于“也似的”,只不过是平比动词“也似”后附上结构助词“的”而形成的结构,或者是前附的语气词“也”后加上平比动词“似的”而形成的结构。由于受到大量出现的双音节平比动词“似的”“也似”的制约,三音节的结构“也似的”并未词汇化。

随着糅合句式“X 如 Y 相似”“X 似 Y 相似”等逐渐衰微,元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平行的同义糅合句式“X 如 Y 也似”“X 犹如 Y 似的”等。我们对语言的要求是更加精炼、严密,因而会觉得“X如Y也似”“X犹如Y似的”等末尾的“似的/也似”是羡余的,与前一个“如”“犹如”等重复。另一方面,“Y 也似”“Y 似的”的句法功能有所扩展,经常作定语、状语、补语。[2]401-402因此在高频使用下,我们可能会认为韵律词“也似”“似的”是比拟助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即使将“也似”“似的”看作比拟助词,我们也应看到“也似”“似的”或多或少还具有动词性。

下面几例属于“X如Y相似”类糅合句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命题义,试比较:

(138)两脚在下面一垫,如飞相似,早就穿过护河。(《武则天四大奇案》第四十回)

(139)如飞似的向东而去。(《武则天四大奇案》第四十六回)

(140)如飞也似向水龙窝抬来。(《施公案》第二百四十八回)

(141)李逢见他去了,略略站定,把上身衣服卸去,脱得赤条条的,提起两柄板斧,如飞也似的赶上去。(《荡寇志》第一百二十四回)

例(138)属于句式“X如Y相似”,末尾的“相似”的平比动词的性质仍然很明显。例(139)~(141)属于句式“X如Y似的/也似/也似的”,末尾的“似的/也似”与“X 如Y 相似”末尾的动词“相似”的用法是平行的,因而或多或少仍然保留着动词的性质。

“似的”沿用到了现代汉语,其动词性并未彻底丧失。尤其是“X和/跟Y似的”中的“似的”,其动词性极为明显。“X 和/跟 Y 似的”中的“和/跟”为介词,引进平比的对象,共同充当“似的”的状语,很显然,“似的”为动词。

“X和Y似的”最迟在清代已出现,并沿用到了现代汉语。例如:

(142)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143)杨民高书记精神一振,从睡椅上翻坐起来,眼睛瞪得和两只二十五瓦的电灯泡似的。(古华《芙蓉镇》)

(144)我一边轰羊,一边喊他:“喂,你回去吧!”“回去吧?”“我叫你吃饭去哩!”“吃饭去?”真没办法!他所有的话都和回声似的,你说什么,他说什么。(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X跟Y似的”大概到了民国时期才有用例,也沿用到了现代汉语。例如:

(145)两位大师兄一看,喝!把嘴撇的跟烂柿子似的:“你找谁呀?”(《雍正剑侠图》第二回)

(146)外头跟个八哥似的,回家见我就没词儿,跟你多说一句话就烦。(王朔《顽主》)

(147)特别是现在,老爷子的口气,跟开厅审讯似的。(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上面“X 和/跟 Y 似的”中的“似的”均是句式中的核心动词,我们已无法将其与比拟助词联系在一起。

四、结论

近代汉语中“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具有普遍性,且类别丰富。根据前一个平比动词的不同,“X如Y相似”类可以分为“X如Y相似”“X似Y相似”“X像Y相似”“X有若Y相似”“X仿佛Y相似”等次类。

“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其是由“X 如Y”类平比句式与“XY 相似”类平比句式糅合而成的。“X 如Y”类与“XY 相似”类发生糅合,完全遵循句式糅合的语义相近原则、时代先后原则和成分蕴含原则或语义蕴含原则。

“X 如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凸显新信息。当言者想客观表达X 与Y 具有相似性这一命题义时,可以从记忆库中提取“X如Y”类平比句式;当言者又想进一步体现自己的主观性,凸显新信息Y 时,那么能凸显新信息Y 的“XY 相似”类平比句式就会被激活,于是这两种句式就先后在言者大脑中浮现、叠加,糅合成了“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

从“XY 相似”等平比句式的来源可以看出,句式末尾的“相似”“似”仍是动词,并未语法化为助词;句式末尾的“似的”“也似”虽然有助词化倾向,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具有动词性。

猜你喜欢
助词谓语句式
非谓语动词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短句—副词+谓语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非谓语动词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