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世纪与中国的南亚战略:文本分析和文化观察

2021-01-08 18:58胡水君
天府新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文选南亚

胡水君

亚洲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地。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自古就已出现于亚洲,并在这一地区扎根传播,交流汇合,以致延续到现代而不绝。时至今日,全世界过半数以上的人,仍生活在这些文明之中。

“轴心时代”的佛陀和孔子分别生在亚洲的古印度和中国,他们的思想影响久远,流传至今。古印度的佛教文化曾经来到中国,古代中国人亦曾主动到古印度访求佛教文化,并最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中国对佛教文化的自觉汲取态度以及融会贯通实效,显示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形成辐射,流风所及甚至达于欧洲。然而,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伴随船坚炮利席卷全球,由此在中国形成外侵内斗的交困处境,终致中国传统文化花果凋零。

基于历史和文化视角,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1901年)中曾提到三个中国:一是“中国之中国”,二是“亚洲之中国”,三是“世界之中国”。(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六·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第11-12页。在前两个历史阶段,中国都成为具有主导性或主体性的中国,而在近代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的“世界之中国”阶段,中国文化是否会一如往昔般在吸纳融会西方文明后重新获得主体性,直至在亚洲乃至全球产生新的文化影响,是可观察的,也是值得思考和期待的。

对于亚洲特别是中国重新崛兴的预期,自近代以来在政界和学界似乎一直未曾中断。此种预期,到“冷战”结束后的30年里看上去变得愈来愈明确。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亚洲“四小龙”继日本战后复兴之后实现经济腾飞,人们开始谈论“亚洲世纪的到来”以及“儒教文化圈”。这在当时还多是一种愿景和盼望。而进入21世纪,在中国经济经历4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之后,“亚洲世纪”这一提法受到更多关注,(2)2012年10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White Paper,October 2012),称“亚洲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这是21世纪也就是‘亚洲世纪’的明确特征。这些发展变化对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深远影响”。该白皮书认为全球重心转向亚洲,亚洲崛兴非比寻常,由此将亚洲世纪的到来视作澳大利亚的天时地利。2020年前后,“亚洲世纪”在一些场合成为世界范围的舆论话题。帕拉格·康纳(Parag Khanna)出版相关著作,题目直用“未来是亚洲人的:21世纪的商业、冲突和文化”,参见帕拉格·康纳:《亚洲世纪:世界即将亚洲化》,丁喜慧、高嘉旋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也注意到“即将来临的‘亚洲世纪’”,他说,“亚洲的时代来临了”,“过去支配世界的是大英帝国……美国……现在却成为支配世界的国家”,“今后支配世界的国家是……中国”。见吉姆·罗杰斯:《世界经济未来在亚洲》,吕理州译,台北:三采文化,2020年,第8页、第29页、第111页。以至于一些人将2020年视为亚洲世纪到来的时间临界点,也有人将2020年代视为亚洲世纪的真正开端。

不过,相关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一些人有意避开“亚洲世纪”提法而讲“全球世纪”;也有一些人认为,即使21世纪已走过头20年,“亚洲世纪的到来”仍为时尚早。从事实看,亚洲地区文化多元,政治和法律层面没有也未必会形成像欧盟那样的格局,经济发展亦不均衡,局部政治争端和潜在军事冲突仍然存在,亚太乃至印太安全更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世界问题。在此情势下,亚洲世纪的到来确实需要更长的时间积累。很多年前,邓小平在谈及亚洲世纪或亚洲太平洋世纪时,即已注意到亚洲世纪到来的时空要素。他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亚洲世纪的到来不仅需要中国复兴,也需要印度崛起,只有亚洲国家均衡兴起,亚洲世纪才会真正到来。

此外,亚洲世纪的到来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文化维度。目前,对亚洲世纪的审视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和军事层面,相关的经验数据多而明显,并且在进一步朝着亚洲崛兴的方向更新。而对亚洲世纪做文化审视,看上去相对迟滞于经济、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判断。这未必违背通常情理,毕竟文化是审视历史的更为持久浑厚的视角。不过,这也并不表明文化判断不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复兴或文明崛起甚至可能成为亚洲世纪到来的最终权衡。就作为论题的“亚洲世纪”而言,文化是更根本、更彻底、更富历史厚重感和累积感,也更具有世界意义的维度。

从文化角度看,亚洲世纪的到来不仅关系亚洲的安定繁荣,而且关系人类发展的未来方向。基于全球文化视角,卡尔·雅斯贝斯曾提出“轴心时代”(Axial Period)和“新轴心时代”概念。在他看来,轴心时代是在世界范围的印度、希腊、中国、中东地区都独立产生像佛陀、苏格拉底、孔子等这样一些作为人类思想和文明源头的伟大人物的时代;而自中世纪结束后,人类进入与远古的轴心时代遥相呼应的“新轴心时代”,也就是近代以来延续至今的现时代,其知识基础主要是近代兴起的文艺作品、启蒙论著和科学思想。他说:

我们时代全新全异的因素,就是现代欧洲的科学和技术,它不仅与亚洲的产物迥然不同,甚至于与希腊的成果也不是一脉相承的。回顾起来,迄今为止的历史总图象展示了一种连续性,一种真正的统一性,其最后的辉煌描述包含于黑格尔的历史观中。现代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此,直至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和亚洲仍极为相似,而在其后几世纪中却产生了极大的差异。(3)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立足21世纪,回头再审视类似两个轴心时代的文化变迁,可以看到古今断裂在亚洲同样是明显的,但未来延伸的方向未必会全部朝向欧美文明或西方文明。历史哲学中的日升东方而落西方,其实未尝不可再次被表述为日落西方而升东方。在基于亚洲的主体性思考中,东方在日升日落的过程中都不失其主体地位。此种思考方式并没有从亚洲消逝。

在近代,中国遭遇来自欧洲的文明冲击,这时常被视作自融合佛教文化后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第二次巨大挑战。鉴于以往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纳能力和包容效果,一些东方学者对于中国文化复兴始终抱有高度自信。梁启超就曾说,“他日合先秦、希腊、印度及近世欧美之四种文明而统一之、光大之者,其必在我中国人矣”(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七·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第74页。。费孝通也说过,“孔夫子……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中国古代的战国时代。现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在呼唤着新的孔子,一个比孔子心怀更开阔的大手笔”(5)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而西方文明在经历两三百年的全球蔓延后,看上去也在寻找新的方向。诸如中国、印度、尼泊尔这些东方国度,对于现代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人仍具有很强的文化魅力和神秘感,尽管这些国度的古老文明在近代以来艰苦的现代化进程中历经磨难,早已破败不堪。近代开始“脱亚入欧”的日本,作为一个已经高度现代化的国度,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一些东方文化的特点,但这些特点看上去终究还只停留于日本岛,没有展现以日本为中心的世界辐射力。中国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各方面仍处在发展之中,文化也远未步入完成时态,其间隐藏着很大的可塑性和开创性。因此,就未来的发展而言,从文化角度审视亚洲世纪,中国文化和南亚文明的复兴是富于创造性和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的观测焦点。

这样一种值得期待的亚洲文明或东方文明复兴,无疑需要持续安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换言之,东亚、东北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和平、合作和安定,是影响亚洲文明复兴的重要外部条件,对于亚洲世纪的到来也构成直接影响。鉴于文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角逐之间的紧密联系,东方文化复兴的世界意义,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影响印太安全的各种因素,本文在亚洲文明崛起的大背景下,着力考察中国与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的关系处理,进而引出亚洲世纪的文化主题。

相比于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文化观察和解释可能不是很直接和适时,有时甚至是微弱无力的,从长远看却也可能是最综合、最彻底的。世间诸多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的兴衰,最终或许都归宗沉寂于深远微妙的文化或文明之流,到那时回头再看,文化或文明倒可能才是经历万难曲折之后的真正主体、归宿或目的地。考虑到论述的方便和集中,以及领导人著作在中国所具有的战略指导属性,本文的分析按照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的渐进顺序,围绕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有关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关系的论述分层展开。鉴于亚洲世纪只有在中印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共同崛兴才能到来这一基本判断,在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捋出一些足以达致永久和平和共同发展的政治、军事和贸易原则,对于亚洲崛兴和文明复兴而言是必要而重要的。

一、毛泽东论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总体来看,与国际形势紧密联系,毛泽东有关中国外交的内容,可简要归结为三个“反”。一是反日本战争侵略,二是反美国帝国主义,三是反苏联霸权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这三个“反”,依次对应于三个不同时期。反日本战争侵略主要表现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抗战时期。反美国帝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冷战”时期,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反苏联霸权主义主要表现在中苏关系破裂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这三个时期看,南亚尤其是印度,在反日本战争侵略时期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援”(6)1939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很明显的,应该是抗日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而所谓外援,在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爆发的情况之下,主要地是在下列的三方面:(1)社会主义的苏联;(2)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内的人民;(3)世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只有这些才是可靠的援助者”。见《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页。,而在反美国帝国主义和反苏联霸权主义时期,也始终是中国努力争取和团结的国际政治力量。就内容而言,毛泽东关于南亚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明显的反美国帝国主义或反苏联霸权主义国际大背景。在此大背景下,毛泽东关于南亚的思考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在矛盾对立中,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而抓主要矛盾;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兼顾并利用文化和历史来服务于政治斗争。可以说,在全球政治斗争中区分不同政治势力,并团结南亚力量进行斗争,是毛泽东有关南亚论述的基本倾向。

(一)冷战背景:中国与世界

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地卷入一个全球格局和世界体系中。在毛泽东时代,世界战争而不是世界和平,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全球背景。坚持中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的观点,在世界宏观战局中谋求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用毛泽东的话讲,“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用战争闯进全中国来”,“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联成一体……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按照毛泽东的看法,全球被划分为“帝国主义阵营”和“反帝国主义阵营”,中国在世界上也相应地根据这两个阵营定位。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营”,另一方是“被危机严重威胁着的、向下衰落的、受到全世界广大人民群众反对的帝国主义的美国”。(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在这两方中,中国起初是“一边倒”的。毛泽东指出,“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在国际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1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在两个阵营之间,还有个“中间地带”。毛泽东说,“社会主义阵营算一个方面,美国算另一个方面,除此之外,都算中间地带”(1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的控制的问题。”(1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08页。毛泽东还说,“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见《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06-507页、第509页。由两个阵营和中间地带,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按照毛泽东的看法,“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1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美国……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压迫别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国压迫,同美国有矛盾”(1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

鉴于美国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并在全球范围建立军事基地,特别是在西太平洋通过签署一系列军事盟约围堵中国,毛泽东长期将美国视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主要反对目标。他说,“一九四五年以后,中国的事情和日本没有关系。欺侮中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是美帝国主义,而不是日本。所以我们的仇恨目标转移了,不是日本而是转到美帝国主义身上了”(1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我们的主要斗争对象是美国……美帝国主义在我国周围建立很多军事基地来包围我们”(1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页,第65-66页,第93页,第79页、第96页、第132页、第279页,第487页,第600-601页,第514页,第438页,第499页。。毛泽东一再指出,“美国……手伸得太长了……它伸到日本、南朝鲜、菲律宾、台湾、东南亚、南亚、伊朗、土耳其、中东、地中海、欧洲”(1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美国的手缩回去”(1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要求它放手,把手拿走”(1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这一点是常识,美国人应当懂得”(2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西太平洋要西太平洋的国家自己来管。他们的军队要从西太平洋撤走,要撤的地方很多,如日本、菲律宾、朝鲜,还有台湾”(2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可谓中国反对美国、“把美国的手顶走”(2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的基本方式。

此外,中国也力图联合包括印度在内的“中间地带”或“第三世界”来共同反对美国。毛泽东说,“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在亚洲,美帝国主义霸占着中国的台湾,把朝鲜南部和越南南部变作它的殖民地,对日本实行控制和半军事占领,破坏老挝的和平、中立和独立,阴谋颠覆柬埔寨王国政府,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干涉和侵略。它最近又决定把美国舰队派到印度洋,威胁东南亚各国的安全……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要联合起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要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2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中国联合“中间地带”的可靠基础,不在于共同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而在于“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毛泽东说,“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也可能不同,但我们根本的共同点是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2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外表上样子不同,宗教信仰也不一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合作……我们是友好国家,有共同目标,第一是反对帝国主义,第二是建设国家”(2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65页。毛泽东还说,“有各种不同,有的信仰共产主义,有的信仰宗教,有的不信这些,有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有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但是大家团结共同反帝”。见《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93页。。

毛泽东还提到“三个主义”和“三类国家”,并分析了三者的关系。他说,“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这三个主义中,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而民族主义占领的地方相当宽,有三个洲:一个亚洲,一个非洲,一个拉丁美洲”(2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第一类国家是美国帝国主义……第二类是……由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第三类是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这些不是共产党领导的,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像印度……属于这一类”(2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在这“三个主义”和“三类国家”中,毛泽东指出,“印度……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民族主义国家”(2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这些国家既不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参加双方的集团,这是适合于它们现时的情况的”(2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民族主义国家采取中立立场,帝国主义国家却不喜欢,因为这些民族主义国家的中立是摆脱了它们的控制而取得的。民族主义国家的这种中立也就是一种独立自主、不受控制的立场。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欢迎这些国家的这种中立的立场,因为它有利于和平事业,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我们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看成朋友……我们支持它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都曾经是或者仍然是帝国主义的后方和仓库”(3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

总体来看,基于“三个世界”理论,毛泽东对于美国和印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毛泽东说,“对于友好的国家,我们的态度像兄弟一样。对于压迫我们的国家,只要它们一天继续如此,我们就一天也不屈服”(3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第226页,第220页,第358页,第371页,第221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540页,第342页,第169页,第336页,第336页,第336-337页,第193页。。这句话,可大致分别适用于印度和美国。

(二)东西阵营:东方与西方

在毛泽东看来,印度以及其他南亚国家之所以不被划入美国阵营,既与这些国家在近代的殖民遭遇和民族抱负紧密联系,也与这些国家的地理、种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相关。

首先,毛泽东将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视为与“西方国家”相对的“东方国家”。1954年,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的谈话中,毛泽东提到,“我们所有东方人,在历史上都受过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欺侮……我们东方人有团结起来的感情,有保卫自己的感情”(3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次年,在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谈话中,毛泽东同样提到,“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东方国家。东方国家有许多共同点,他们过去都受西方国家的压迫”(3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毛泽东将南亚国家视为“东方国家”,无疑有政治考虑,而这种政治考虑背后亦有种族和地理因素作为支撑。他说,“西方国家几百年以来,由于进行长期的侵略,它们对亚非两洲产生一种心理,轻视落后国家。它们说我们是有色人种。这是拿肤色来区分……”(3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基于种族肤色歧视以及东西地理差异,毛泽东将亚、非、拉国家放在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立面。综合起来看,毛泽东就此谈到了三点。

一是种族歧视使得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处于相同境地。对非洲人,毛泽东说,“西方人说我们中国人不行,是有色人种。他们说有色人种就是不行的,是成不了事的,是不讲卫生和不高尚的。我们这个人种似乎和你们非洲人也差不多。西方人也说你们不行……所以我们和你们的地位相同”(3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我们是朋友,我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3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对印度人,毛泽东同样说,“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现在是看不起我们的。我们两国的处境差不多,这也是东方国家的共同处境……两国人民……着重的不是思想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不同,而是我们的共同点”(3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

二是中国与亚、非、拉国家要破除对西方的迷信。毛泽东指出,“我们东方人有一种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不行,白种人比我们强。这是一种迷信,要破除。既要破除迷信,又要向西方学习”(3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认为西方世界很行,我们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都是不行的,这也是一种迷信……白种人可以干的事,我们都可以干,而且可以比他们干得好些。因为他们人数很少,只有几亿”(3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西方国家……从政治上看……实际上只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西德、荷兰等等。西方世界的太阳是傍晚的没落的太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太阳是早晨的上升的太阳……对西方的崇拜是一种迷信,这是由历史形成的,现在这种迷信正在逐渐破除。说西方是先进的,这也是一种迷信;恰恰相反,它们是落后的”(4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

三是中国与亚、非、拉国家要团结起来。毛泽东支持“南非的非白色人民(包括印度人及其他亚、非人民)争取民主权利、反抗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正义主张”以及“团结印度人和所有的南非人民——白色和非白色人民——争取和平、自由、民主与进步的事业”。(4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对于亚、非、拉国家,毛泽东认为,“交朋友,重点应该……放在三大洲,那就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另外还有大半个欧洲”(4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作为朋友是能够处得好的。在西方国家面前,我们的问题是团结起来,保卫自己,而不是互相打主意,彼此损害”(4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亚非国家的团结是有希望的”(4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对于印度,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很需要朋友的……在我们面前站着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美国。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因此我们需要朋友……印度也是需要朋友的”(4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

其次,毛泽东希望中国和印度基于相似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友好关系,而成为在国际上相互支持的友邦。他说,“印度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印度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中国、印度这两个民族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几千年以来是很好的……希望中国和印度两个民族继续团结起来,为和平而努力……印度、中国、苏联及其他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为远东和平、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4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中印两国,国境毗连,在历史及文化上均有悠久而密切的关系,近世纪来,又都为挣脱自己民族的厄运,进行过长期而勇敢的斗争……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同情与关怀是深切的……中印两国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不但将使已存在于两国人民间的友谊日益发展与巩固,而且与此而俱来的亚洲两大国家人民的真诚合作,必将大有助于亚洲与世界的持久和平”(4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第203页,第209页,第403-404页,第403页,第163-164页,第393页,第411页,第419页,第157页,第269页,第209页,第213页,第175页,第148页,第133页。。归纳起来,关于中国与印度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毛泽东主要提到了四点。

一是中印两国有世代友好的历史传统。毛泽东说,“中印两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好朋友,好邻居”(4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总的说来,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一千多年来是如此,今后一千年一万年,我们相信也将是如此”(4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

二是中印关系不同于印美关系,印度对美国的态度不同于对中国的态度,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也不同于对美国的态度。毛泽东说,“美国……把防线摆在南朝鲜、台湾、印度支那,这些地方离美国那么远,离我们倒很近。这使得我们很难睡稳觉”(5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而“印度……不一定跟着美国走”(5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印度……没有把它们的利益套在美国车子上,或者套得不紧,因此没有必要跟着美国走”(5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尤其是在友好的国家之间”(5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我们同印度不需要互相戒备着。我们没有感觉到印度要损害我们”(5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中印之间没有紧张局势,我们互相之间也不进行神经战,也不每天戒备着,像我们同美国之间以及苏联同美国之间那样”(5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在国际上,印度曾经支持中国,毛泽东称之为“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的正义支持”(5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与此相应,毛泽东对于印度的态度是,“希望印度独立,因为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印度,不但是印度人民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5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

三是中印之间有人民感情基础(5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两国争吵是暂时的,友好是大趋势。毛泽东说,“我们同印度有过一些别扭,不要紧,马上就会过去的”(5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两国之间的吵架,不过是两国千年万年友好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已,值不得我们两国广大人民和政府当局为此而大惊小怪”(6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我们同印度吵了一年架,但还是朋友。朋友吵架是常有的,夫妇之间、兄弟之间都吵架”(6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两国的外交是很容易办的,不需要吵架。朋友之间有时也有分歧,有时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红耳赤。但是这种吵架,和我们同杜勒斯的吵架,是有性质上的不同的”(6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真正同我们吵得厉害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6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

四是中印友好乃至印度崛兴有利于世界和平。毛泽东说,“印度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印度好了,对世界是有利的”(6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我们毫不怀疑,印度将在世界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中印两国十万万人民团结在一起,是一个伟大的力量,是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6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应该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6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

(三)印太视角:东亚与南亚

对于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的判断分析,毛泽东既持有一种世界全局观念、历史人文眼光,也持有一种以中国和亚洲为本位的太平洋视角,乃至将太平洋与印度洋结合起来的印太视角。他说,“整个亚洲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亚洲的地方也是好地方,有两个洋:太平洋和印度洋”(6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一方面,“美国的手伸到……整个西太平洋、东南亚,它的手伸得太长了”(6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布置,建立军事基地”(7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另一方面,美国也派舰队到印度洋,威胁南亚和东南亚的安全。(7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总体来看,毛泽东倾向于将太平洋与印度洋、东亚与南亚综合起来做通盘考虑,而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东亚与南亚之间,由于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一系列军事盟约和军事基地,太平洋和东亚一直被作为重心或主要关注对象。毛泽东说,“过去是日本人的问题,现在是美国人的问题。我们也有个洋,叫太平洋,可是太平洋不太平”(7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美帝国主义……从西太平洋滚出去,从亚洲滚出去”(7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7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

毛泽东反复提到中国的核心关注在东亚和东方,而不在南亚和西南,并且特别希望印度知晓中国的这一立场。他说,“我们关心的是东方,而不是西方”(7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第376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7页,第174页,第173页,第290页,第45页,第163-164页,第389页,第377页,第392页,第175页,第392页,第174-175页,第290页,第289页,第174页,第194页,第508页,第59页,第510-511页、第569页,第158-159页,第519页、第525页,第137页,第244页。,“我们同印度、缅甸、老挝、柬埔寨都是友好的邻国,所以我们对我国的西南部很放心。对北部也很放心,因为有苏联、朝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现在我们不放心的是东部,当然我们不害怕日本、菲律宾、台湾和香港,而是害怕美国,美国利用这些地方搞我们的鬼。我们的海岸线很长,达一万二千公里,所以我们要更注意海防。在我们西南部,我们不必放很多军队”(7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毛泽东所说的“西方”和“西南部”主要涉及印度,而所说的“东方”和“东部”则主要涉及美国,后来也包括日本。他说,“美帝国主义在东方,比如在日本、台湾、南朝鲜、菲律宾、南越、泰国、巴基斯坦,建立了很多军事基地,对我们的威胁很大”(7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现在日本政府和美国站在一边,我们不高兴”(7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美国在东方的主要基地是日本”,“美国扶植日本的军国主义”(7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对我们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80)《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

1959年5月13日,毛泽东在一份给印度的外交文书中加写了一段文字,将中国对于美国与印度、东亚与南亚的不同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出来。毛泽东是这样写的:

中国人民的敌人是在东方,美帝国主义在台湾、在南朝鲜、在日本、在菲律宾,都有很多的军事基地,都是针对中国的。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侵略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不在东南亚及南亚的一切国家。尽管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参加了旨在对付中国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我们还是不把这三个国家当作主要敌人对待,我们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印度没有参加东南亚条约,印度不是我国的敌对者,而是我国的友人。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西藏叛乱的平定和进行民主改革,丝毫也不会威胁印度。你们看吧,“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中国俗语),今后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中国的西藏地方与印度的关系,究竟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你们终究会明白。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关于中国主要注意力只能放在中国的东方,而不能也没有必要放在中国的西南方这样一个观点,我国的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曾经和前任印度驻中国大使尼赫鲁先生谈过多次,尼赫鲁大使很能明白和欣赏这一点。不知道前任印度大使将这些话转达给印度当局没有?朋友们,照我们看,你们也是不能有两条战线的,是不是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双方的会合点就是在这里。(81)毛泽东审阅中国外交部对印度外交部外事秘书杜德1959年4月26日谈话的答复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68-270页。

这段文字对于处理中印关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毛泽东关于南亚的判断分析中反美国帝国主义的倾向明显而浓厚,但严格而言,自“冷战”以来,毛泽东反对的其实是一般的帝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他说,“在国际上,我们反对大国主义”(8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而随着中苏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不断恶化,苏联的“社会帝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也是中国反对的对象,甚至成为主要对象。1964年,毛泽东曾指出,“有两个大纸老虎,就是美国和苏联”(8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应该说,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既有一个毛泽东所说的“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总斗争”(8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也有一个中国联合世界反对苏联霸权的新斗争,中国因此从“一边倒”转向了“一条线”。在这场新的斗争中,印度以及其他南亚国家同样是中国在国际上努力争取的团结对象。对比起来看,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落幕后,作为中国反对对象的苏联霸权不复存在,但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军事盟约和军事基地依然存在。就此而言,毛泽东关于南亚的论述迄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有关反美国帝国主义的反复论述中,毛泽东也基于历史经验对中美战争的可能性和可能情况做了判断分析。这些判断分析可归纳为四点:一是要尽量避免中美之间的战争,“要努力阻止战争的爆发”(8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02-303页,第403页,第371页,第428页,第424页,第256页,第523页,第578页、第584页,第206页。;二是美国虽然强大,但在全球部署的军事基地过多,易被盟约套住,兵力过于分散,不利于战争;(86)《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48-350页、第582页,第294页,第580页,第581页。三是美国只在朝鲜战场与中国交战过,从未在中国本土直接与中国交战,美国的特点通常“只是出武器,维持紧张局势,出兵就不来”(87)《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48-350页、第582页,第294页,第580页,第581页。;四是“美国在历史上历来是让别国打,打到半路它再参加”(8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48-350页、第582页,第294页,第580页,第581页。,而且,“美国的规律是不愿意打长”(8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48-350页、第582页,第294页,第580页,第581页。。这些看法对于21世纪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可能冲突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邓小平论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对于中国与南亚尤其是与印度的关系,邓小平看得很重,甚至将其“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9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282-283页。。他说,“中印两国如果发展起来了,那就可以说我们对人类做出了贡献”,而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战略的胆识”。(9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282-283页。中印共同崛兴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目标”,看上去有人口的考虑。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谈道,“亚太地区如果不算美国,就是日本、‘四小龙’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比较发达,人口顶多两亿,即使把苏联的远东地区、美国的西部地区和加拿大包括进去,人口也只有三亿左右,而我们两国人口加起来就有十八亿。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9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1-282页。关于人口论题,还可参见该书第106页。。人口,确是审视中印关系乃至中国与南亚关系的重要维度。不过,总体来看,除有人口的考虑外,邓小平关于南亚的战略判断和审视,其实还深层次地包含着对时代主题的现实把握,对世界格局的理性分析,以及对人类未来的长远展望。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对南亚的审视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审视,处理中国与南亚的关系构成现代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一个典型和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涵着世界和平、人类发展、亚洲崛起、民族复兴等诸多内容。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这一战略判断是邓小平时代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出现的一大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反复谈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问题。他说,“国际形势有一个战争问题。美苏两家打不起来,就没有世界大战”,“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根据对世界大势的……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大战打不起来……以前总是担心打仗,每年总要说一次。现在看,担心得过分了”,“现在国际形势看来会有个比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即不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环境”,“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页、第126-127页、第233页、第270页、第288页、第319页。关于对世界大战的分析判断,还可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7页、第249页、第258页、第320 页等。关于世界大战的这种看法改变,直接带来了中国对内对外战略的调整。在对内方面,中国开始抓住机遇谋求自身快速发展,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对外方面,中国开始走上寻求共同发展、避免世界战争的和平发展道路。此种转变,尤为明显地体现在改革开放时期“三大任务”的确立上。

“三大任务”分别指向经济建设、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1980年,邓小平提到,“八十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件事,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9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9-240页。。1982年,邓小平再次指出,“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9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第116页,第56页、第79页、第106页,第65页、第282页。。这“三大任务”,在纵向上各有其历史变迁背景,而在横向上则又紧密联系。纵向地看,经济建设与“文化大革命”动荡适成对照;国家统一与晚清和中华民国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相关;维护世界和平则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而成为与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因之成为时代潮流的国际大势相适应的新任务。横向地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和平国际环境,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又会增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国家统一的力量。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再续签,中国从“一边倒”的中苏联盟中脱离出来,成为反苏联霸权的主要国家,也成为制约世界战争的主要和平力量。在一种从封闭“冷战”转向开放交往、从战争准备转向促进和平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将自身定位明确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联合全球范围内制约世界战争的力量,由此在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和平环境、本国自身发展与各国共同发展之间,形成并驾齐驱的双螺旋结构。这是一种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结构。循此结构审视,南亚国家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也作为中国的周边国家,无疑是需要努力争取的制约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协作力量。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的情况下,中国与南亚有着共同的发展背景和努力方向,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制约世界战争的力量。

(二)世界格局:南北与南南

利用世界和平环境加快本国发展,同时,通过本国发展强化世界和平力量,这是在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螺旋式相互加强的理论逻辑,也可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考量。一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争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搞建设的需要”(9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第116页,第56页、第79页、第106页,第65页、第282页。。然而,在现实层面,此种和平发展模式,也一直面临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际格局。毛泽东有关“三个世界”的划分,是这种国际格局在理论上的显现。因为此种国际格局,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的正义问题被引申出来,而这一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又会反过来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此,邓小平反复提到的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南北对话”的基础主要在于对世界和平环境的共同需求以及世界经济的关联性。邓小平说,“第三世界有一部分国家开始好起来,但还不能说已经发达了,而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他们的经济问题不解决,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都不容易”;“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果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西方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很难解决。经济上的开放,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恐怕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9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第116页,第56页、第79页、第106页,第65页、第282页。。从世界市场看,第三世界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市场的成熟,也构成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为战后世界共同发展和“南北对话”造就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在邓小平看来,“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靠南北对话”。(9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第116页,第56页、第79页、第106页,第65页、第282页。

同时,邓小平也更加强调“南南合作”的重要性。一方面,第三世界既需要借助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国际环境加快自身发展,也需要通过发展来避免世界战争。1987年,在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时,邓小平指出,“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国家应当利用这段时间发展经济,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状况”(9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同年,邓小平还指出,“东欧、西欧都需要发展,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如果下一个世纪五十年里,第三世界包括中国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整个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我看那个时候可以真正消除战争的危险”(10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另一方面,在发展不平衡的国际格局下,第三世界尤其需要加强内部合作。邓小平说,“更重要的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过去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现在情况变了。但是,强权政治在升级,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想垄断世界”;“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决南北问题,还应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我们欢迎发达国家同我们合作,也欢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合作,这后一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10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

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处于何种地位,中国对南亚尤其是印度持何种立场?特别是,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如何摆放?对此问题,邓小平看上去深受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影响,表现出鲜明态度。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中国始终处于第三世界,站在第三世界一边;第二,中国在世界上不称霸,在第三世界不当头。1984年,在会见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时,邓小平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但是又可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起来了,还是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做超级大国”(10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此外,邓小平还多次指出,“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我们也相信中国在国际事务里面是有足够分量的”。(10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第128页、第363页。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可参见该书第105页、第350页、第369页等。另可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6页。从这些话语看,作为第三世界的南亚是中国在世界上寻求和平发展和共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构建命运共同体是处理中国与南亚关系的一个可供选择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人类视角:中国与亚洲

中国的发展,有一个需要正视的世界格局,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亚洲格局;有一个与世界大战相关的国际形势,还有一个与局部战争相关的亚洲形势。国际格局、亚洲形势和国内状况,三者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发展的三重背景次第结构。从邓小平的著作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从国内稳定到局部战争再到世界大战、从国内建设到亚洲崛兴再到全球发展的层次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持续至今的“三大任务”,也大致处在这样一种三重结构中。总体来看,南亚与这种结构中的每一环节都有着重要联系。因此,中国对于南亚的战略审视,需要放在国内、亚洲与世界的复合结构中通盘权衡。

从亚洲角度看,亚洲崛兴可谓处理中国与南亚关系的基本背景。关于“亚洲世纪的到来”、21世纪可能成为亚洲世纪乃至中国世纪的探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邓小平多次谈及这一论题。1988年,邓小平讲,“近几年有一种议论,说下个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好像这样的世纪就要到来。我不同意这个看法”(10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不同意的理由主要在于,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都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都还只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邓小平看上去也并未否定亚洲太平洋在21世纪崛兴这一大的趋势。而且,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这一大势是需要抓紧把握的努力方向。一方面,邓小平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表现出信心,认为中国崛起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他说,“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10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10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页,第233页,第82页、第282页、第328-329页,第94页,第281页,第357-358页,第79页。;“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都是有利的”,“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10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另一方面,邓小平也注意到亚洲崛兴过程中亚洲各国之间可能的发展竞争。他说,“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也在发展,但与他们比较起来,我们人口多,世界市场被别的国家占去了,我们面临着这么一个压力,算做友好的压力吧”(10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就中国与南亚特别是印度来说,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经济竞争也是难以避免的,但这未必使双方成为敌对关系。中国与南亚国家共同发展,携手迎接亚洲世纪的到来,这在邓小平的著作中是作为“伟大的目标”看待的。可以说,认清并牢牢把握亚洲崛兴这一历史大势来推动共同发展,构成中印两个世界大国在亚洲战略上的共同选项。邓小平“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中印发展,他说,“中印两国对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要利用现在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10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

同时,虽然世界大战在邓小平时代被认为可以避免,但局部冲突或“小的战争”的可能性并未被完全排除,这使得中国的亚洲战略在南亚、中亚与东亚之间表现出地域和层次差异。邓小平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战争的危险还存在”,“大战固然可能推迟,但是一些偶然的、局部的情况是难以完全预料的……仗总可能有一天要打起来”,“小的战争不可避免,现在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如果国际上有人把战争强加于我们,我们也不害怕,无非拖延若干年,打完仗再搞建设”。(1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第319页;《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77-78页、第249页、第417页。从“小的战争”角度看,因为长期存在边界争端,中印两国看似没有完全排除局部冲突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随着双方的边境动作而时隐时现。不过,放在亚洲崛兴背景下,中印两国共同发展的长远利益也为双方的克制和协商留有足够空间。相比于南亚,东亚则因为美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系列军事盟约,以及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而呈现更大的局部紧张和冲突的可能性。就此而言,中国的东亚战略注定会与其南亚战略有所不同。

总体来看,南亚在邓小平的著作中是关乎人类发展、世界和平、亚洲崛起和中国复兴的战略要地。无论是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看,还是从亚洲世纪的时空背景看,乃至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南亚都是中国需要团结合作的重要对象或伙伴。对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中国来说,南亚国家既是中国周边国家,也是亚洲崛兴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还是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周边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制约世界战争、促进共同发展、平衡国际政治等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鉴于此,就中国与南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中印关系,邓小平指出,“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但在世界上都不是无足轻重的国家……两国又是近邻,不相互了解、不建立友谊是不行的……我们希望自己发达,也希望你们发达”(1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这可谓邓小平著作中处理中国与南亚关系特别是中印关系的总的指导思想。在此之外,从邓小平著作中还可归纳出一些处理中国与南亚关系的具体原则。一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原则。邓小平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1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1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1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1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1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第105页、第128页,第369页,第281页,第 19-20页,第348页,第168页,第330页,第162页,第70页、第96页。。二是共同发展和睦邻友好原则。南亚地处中国以南,多数国家与中国接壤,不仅关乎中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也关乎中国对外交往的南亚陆路通道和印度洋海洋通道的顺畅。就历史遗留的中印边界问题以及“西藏问题”而言,南亚也是关乎中国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地区。邓小平指出,“发展中国家……要靠自己来摆脱贫困,靠自己发展起来。主要靠自己,同时不要闭关自守,可以多方面找朋友”(1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19-20页,第20页,第56页,第282页。,“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只要双方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边界问题我看是不难解决的……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嘛……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发展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1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19-20页,第20页,第56页,第282页。。三是南南合作和战略协作原则。邓小平指出,“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1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19-20页,第20页,第56页,第282页。,“第三世界国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前景是很好的”(1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19-20页,第20页,第56页,第282页。,“所有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尤其应该这样做”(1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19-20页,第20页,第56页,第282页。。

邓小平之后,中国与南亚相关的外交政策,概括起来有这样一些立场、观点和特征。一是判定“尽管天下仍然很不太平,但在较长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122)《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打不起来”(123)《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二是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124)《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6页,第240-242页,第632页。,在国际上“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有所作为……韬光养晦,收敛锋芒,保存自己,徐图发展”(125)《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三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26)《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从国家利益出发去考虑和处理国家关系……不要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更不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127)《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5页,第352-355页,第354-355页,第520页。,“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12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页、第261页、第545页;《胡锦涛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88页。,认定“那种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处理国家关系的思维和做法是落后的、危险的”(129)《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四是“着眼于世界战略格局运筹大国关系……着眼于地缘战略态势积极经略周边……着眼于扩展战略空间大力开展多边外交”(130)《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5页,第352-355页,第354-355页,第520页。,形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131)《胡锦涛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08页、第91页、第95页。历史地看,此种外交布局,以及其中的大国、周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顺序安排,是逐步形成的。。其中,“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对维护和发展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意义重大……经营好周边是我国集中力量发展自己和在国际上有所作为的重要外部条件……发展中国家始终是我国在国际上可以依靠的基本力量……多边外交是讨论和应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主要平台”(132)《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6页,第240-242页,第632页。。五是在亚洲通盘考虑中认为,“东亚面临着台湾、南海和朝鲜半岛三个问题,是我们进行战略谋划的重点地区……南亚和中亚是我国周边安全的两个重要侧翼,必须处理好”(13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5页,第352-355页,第354-355页,第520页。。一方面,“中美关系关乎我国外交全局,关乎我国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利益”(134)《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135)《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二十一世纪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13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5页,第352-355页,第354-355页,第520页。,“印度……是我国的重要邻国,从长远看,中印关系要搞好”(137)《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第545页,第159页、第566页,第202页,第261页,第155页,第203页,第546页,第204页。,要“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138)《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6页,第240-242页,第632页。。六是从中印两国长远利益和双边关系大局出发,将中印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作为“战略目标”推进。(139)参见《中印联合声明》(2005年4月11日)、《中印联合宣言》(2006年11月21日)。《中印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4年9月19日)、《中印联合声明》(2015年5月15日)重申了这一看法。这些判断和把握,与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可谓一脉相承,有继承,也有调整和发展。

三、习近平论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自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三次专程出访南亚,发表了四篇报纸文章,作了两次重要演讲,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与南亚的关系。2014年9月,习近平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这期间,他在这三国的报纸上各发表一篇文章。(140)习近平:《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5日;习近平:《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7日;《习近平在印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人民日报》2014年9月18日。访问印度时,他还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了演讲,题目是“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2014年9月18日),中间专门提及中国与南亚,是一篇有关南亚的重要讲话。(141)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此次访问也达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5年4月,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这期间,他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题目是“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2015年4月21日),中间再次专门论及中国与南亚,是另一篇有关南亚的重要讲话。(142)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关于南亚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这两篇演讲中。2016年10月,习近平访问孟加拉国。这期间,他在孟加拉国的报纸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143)习近平:《让中孟合作收获金色果实》,《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5日。此次访问还最终达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这些文章和演讲,是了解习近平关于中国与南亚关系论述的较为直接的基本文献。此外,自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在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的讲话等,也是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与南亚关系论述的较为重要的辅助材料。总体来看,习近平有关中国与南亚的论述,既显示出对以前领导人思想的继承,也包含着一些新形势下的新内容,为中国的南亚战略实施和研究提出了必要指引。

(一)亚洲世纪:亚洲与世界

习近平出访印度时,在文章和演讲中都曾引述邓小平关于“亚洲世纪”的论断。邓小平是这样讲的:

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14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358页。

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当然没有印度的发展也形不成。(14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第358页。

这一判断,对于中国与南亚,特别是与印度的关系处理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在习近平的文章和演讲中,“亚洲整体振兴”(146)习近平:《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5日。、“亚洲繁荣振兴”(147)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也是反复出现的措辞。总体上,“亚洲世纪”“亚洲振兴”,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南亚论述的基本背景。

第一,亚洲世纪的到来。进入21世纪,全球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二是亚洲发展出现良好振兴局面。这两种趋势都与中国和南亚相关,而且在中国和南亚尤为显著。习近平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亚洲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48)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今天的亚洲……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亚洲在世界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9)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这表现在多个方面:在人口方面,亚洲拥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在经济方面,亚洲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1/3,而且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速都持续居于全球领先水平;在政治方面,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及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起着越来越重要乃至引领的作用;在文化方面,古老的中国文化和南亚文明开始重现生机,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就这些方面而言,亚洲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在增强,亚洲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亚洲在21世纪的良好开端,习近平一方面强调“亚洲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另一方面也指出,“亚洲和平发展同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亚洲稳定是世界和平之幸,亚洲振兴是世界发展之福”。(150)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

第二,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亚洲振兴相应,在全球格局中还存在一个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亚洲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致同步的。历史地看,如果说19世纪主要是欧洲的世纪,20世纪主要是北美的世纪,那么,21世纪很可能成为亚洲的世纪。同样,如果说19世纪主要是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主要是美洲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很可能成为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世纪。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国崛起的趋势也愈益明显,在国际上被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1997年,江泽民曾讲“中国进入了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15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2页。。20年后,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的话,“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5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放在亚洲背景下看,中国崛起是亚洲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赖于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平发展始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153)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

第三,中印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对亚洲世纪的到来,还是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印度都很重要。习近平对邓小平有关“亚洲世纪”论述的反复引用,看上去也是在强调这一点。在亚洲振兴趋势下,习近平指出,“中印两国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作为拉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又一次被推向时代前沿。中印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广泛的地区和全球影响。中印携手合作,利在两国,惠及亚洲,泽被世界”(154)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可以说,中印两国共同崛兴是中国和印度基于亚洲整体振兴和各自民族复兴背景而共同要走的正途大道,中印两国因此要努力谋求“相邻大国友好相处之道”。归纳起来,习近平对此提到了三点。一是“中印关系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两国在全球事务中面临相似挑战、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也肩负着重大责任”,“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印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实现亚洲繁荣振兴方面承担着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二是“发展是中印两国最大的共同战略目标”。中印两国要做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两国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包容发展;要做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携手推进亚洲繁荣振兴,成为地区驱动发展快车,带动地区各国共同发展;要做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做出更大贡献。三是“邻居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中印两国要正视边界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和平友好协商,争取早日找到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分歧上而忽略了友谊和合作,更不能让两国发展进程和两国关系大局受到干扰”(155)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

(二)区域合作:中国与南亚

习近平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15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157)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15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南亚国家,作为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重要区域合作对象。对此,习近平明确提到,“开放包容、联合自强,是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繁荣和民族振兴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愿同南亚国家加强合作,一道推进南亚和亚洲区域合作进程。中国愿提升同南盟合作水平,同南亚国家在多边框架内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159)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

第一,放眼发展前景,打造新增长极。南亚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前景远大。习近平说,“从尼泊尔到马尔代夫,从阿富汗到孟加拉国,南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望、对国家振兴的追求,展现了南亚发展的光明前景……南亚是充满希望、潜力无穷的次大陆,可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60)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广阔富饶的南亚地区蕴含着无限发展生机,勤劳智慧的南亚人民正在奋力开拓地区发展新局面,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61)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同时,南亚是亚洲崛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南亚崛兴对于亚洲和平以及中国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习近平一再指出,“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南亚,符合本地区国家和人民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162)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历史地看,基于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考虑,将中国与南亚合并放在亚洲、东方乃至世界中从友好合作角度审视,是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思想观点和努力方向。事实上,中国与南亚之间也存在友好合作的基础。在出访南亚发表的文章和演讲中,习近平反复谈到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和现代合作空间。例如,“中印两国人民毗邻而居,古有往来互鉴之情,近有患难与共之交,现有共同复兴之业”(163)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只要中印携手合作,繁荣振兴的亚洲世纪一定能够早日到来”(164)《习近平在印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人民日报》2014年9月18日。。又如,中巴“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在近代,中巴曾经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彼此同情,相互支持”,“中巴两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密携手合作,发挥两国传统友好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不断充实中巴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为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165)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类似的话语也出现在习近平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的访问中。总之,在习近平看来,“中国和南亚各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同南亚的合作,犹如等待发掘的巨大宝藏,令人憧憬”(166)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

第二,加强政治沟通,对接发展战略。中国与南亚的关系处理尽管总体上朝着友好合作的方向迈进,但在现实层面仍有一些不利于共同发展的障碍尚待消除。就此,习近平对中国与南亚之间的战略沟通和对接做了强调。他说,“中国愿同南亚国家的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实现互利发展,共同繁荣”(167)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战略沟通和对接的基础主要在于共同的富强梦想、战略目标和发展机遇。这一观点贯穿在习近平对南亚国家的历次访问中。访问马尔代夫时,习近平指出,“中马关系处于新的上升期,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中马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马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马双方要增强政治互信”(168)习近平:《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5日。。访问斯里兰卡时,习近平指出,“斯里兰卡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发展前景被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斯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对接发展战略,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斯里兰卡的强国富民梦,同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通……我们要加强战略协作,做相互支持的坚强后盾”(169)习近平:《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7日。。访问印度时,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印度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印度人民正全力以赴实现新时期发展目标。中国和印度发展都面临历史性机遇,中国和印度的民族复兴之梦相互契合。我们要把两国发展战略更加紧密地对接起来,携手追寻我们共同的强国富民梦”,“不断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170)《习近平在印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人民日报》2014年9月18日。“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真诚希望印度繁荣富强,期待同印度携手前行。在印度人民实现发展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愿意始终同印度人民走在一起”(171)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访问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时,习近平同样指出,“中巴两国都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致力于强国富民的伟大梦想……中巴要守望相助,深化战略合作……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保持战略沟通……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巴关系”(172)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中国和孟加拉国同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国情民情相似,发展目标契合……孟加拉国人民强国富民之梦,同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通相融……我们要加强政治沟通……从战略高度出发……巩固政治关系……对接发展战略……加强南南合作”(173)习近平:《让中孟合作收获金色果实》,《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5日。。此外,习近平也强调“在中俄印、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内的战略协作”(174)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总之,在政治上保持战略沟通,在经济上加强战略对接,通过共同发展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可谓中国同南亚区域合作的大方向。

第三,奉行开放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区域。“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中国同南亚区域合作的具体方式和主要途径。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175)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关于开放战略,习近平提到了两点。一是“将南亚作为向西开放的重点地区,同南亚各国加强发展经验互鉴,推动发展优势互补”(176)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二是“要推动中国向西开放和印度‘东向’政策实现对接”(177)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此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还特别提到“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17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关于“一带一路”,习近平着重强调了南亚和印度洋区域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两个经济走廊建设。这至少涉及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六国。对此,习近平指出,“中方积极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马尔代夫地处印度洋要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中方欢迎马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各国发展繁荣和亚洲整体振兴”(179)习近平:《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5日。;“中斯双方要……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复兴,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180)习近平:《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7日。;“要共同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引领亚洲经济可持续增长”(181)《习近平在印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人民日报》2014年9月18日。;“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关联紧密……两大走廊建设将有力促进有关国家经济增长,并为深化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强大动力”(182)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

(三)文明视角:太极与瑜伽

比较来看,毛泽东更多地从政治角度考量南亚,即使涉及历史文化交往,也主要将南亚放在全世界的集团或阵营中予以权衡;邓小平在政治思考之外,明显增强了经济因素,倾向于从亚洲崛兴和人类发展的高度对南亚做总体战略审视;而习近平在政治和经济考虑之外,看上去还加重了有关南亚的文明和文化视角。也就是说,在南亚国家被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邻国看待的同时,南亚也被作为文明形态看待,而且是被作为与中国文化相通而有别于西方文化系统的文明形态看待,由此表现出一定的亚洲化乃至非西方化倾向。

南亚的文化与文学以及历史上中国与南亚之间的人文交流,是习近平有关南亚的文章和演讲中普遍提及的一个主题。例如,关于马尔代夫,习近平指出,“中国和马尔代夫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中国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就率领船队两度到过马尔代夫……中马双方要密切人文交流”(183)习近平:《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5日。。关于斯里兰卡,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有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的历史纽带……自古以来,中斯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相扶相济,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要继续发掘两国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不断扩大文化、教育、宗教、青年、妇女、地方等方面交流合作,促进两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184)习近平:《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人民日报》2014年9月17日。。关于巴基斯坦,习近平指出,“巴基斯坦是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伟大国家。这片热土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在……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中国汉代使节张骞、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都曾经到过这里……要以友城交流、文化中心、新闻媒体为平台……多来往、多交流……积极参与中国-南亚人文交流计划,让中巴友好更加深入人心”(185)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关于孟加拉国,习近平同样指出,“孟加拉国是一片神奇瑰丽的热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中孟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双方相知相交的纽带,留下不少千年传诵的佳话。中国高僧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孟加拉高僧阿底峡尊者赴华传教,为双方文化交流开启了先河。明代航海家郑和两度到访孟加拉地区……中国愿推动中华文化和孟加拉文化彼此交融、互学互鉴,在两国人民心中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186)习近平:《让中孟合作收获金色果实》,《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5日。。

在这些论述中,有关印度文明的内容尤为突出和丰富,看上去受到了特别关注。习近平反复将“中国龙”与“印度象”、“中国太极”与“印度瑜伽”、“中国中医”与“印度阿育吠陀”等,放在“东方智慧”和“中印两大文明”语境中相提并论。他两次引述印度总理莫迪所说的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这句话,认为这“道出了中印两大文明和平向善的共同本质和心灵相通的内在联系”(187)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指出:

印度是一个神奇而又多彩的国度,孕育了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佛兴西方,法流东国,讲的是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白马驮经,玄奘西行,将印度文化带回中国。中国大航海家郑和七次远航、六抵印度,带去了中国的友邦之谊。印度歌舞、天文、历算、文学、建筑、制糖技术等传入中国,中国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等传入印度,成为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历史佐证……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弘扬两国古代人文精神,重现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从中印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路向前。(188)习近平:《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9月19日。

总之,对于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明成就、文化联系和人文交流,习近平给予了比以往领导人更多的重视。在习近平看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旨在达成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长远友好交往工程。他说,“中方尊重南亚地区的独特文化和历史传统……作为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愿同南亚国家加强文明对话,共同传播东方智慧,弘扬亚洲价值”(189)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亚洲世纪的文明内涵。中印两国共同崛兴以及亚洲世纪的到来,不仅具有国际政治变革和亚洲经济强盛的意义,也具有亚洲文明复兴和东方智慧崛起的意味。

四、结语:亚洲世纪与文明崛兴

在亚洲世纪这一大的背景下,审视中国与南亚的共同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可以采取政治、经济、文明等诸多角度。与这些角度相关,考量中国和南亚的战略发展有一些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综合起来,用以指导南亚战略的分析框架,主要有三个:一是亚洲与世界,二是东方与西方,三是东亚与南亚。用以指导南亚战略的基本理论,也可归结为三个:一是“三个世界”理论,二是亚洲崛兴理论,三是世界文明理论。

“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时代有关南亚战略思考的基本指导思想。美国、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分层目前在全球依然清晰可见。就此而言,毛泽东将世界各国划分为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个层级,用来审视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至今仍是适合的。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在邓小平著作中得到了明显继承。邓小平将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和立场长期确定为第三世界,主张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始终与第三世界站在一起。中国后来逐步形成的“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显然也受到了“三个世界”理论的重要影响。从“三个世界”理论看,全部属于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的南亚国家,是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中需要长期争取、努力团结的重要力量,这是立足全球格局对中国与南亚关系的基本审视和总体判断。

历史地看,“三个世界”理论、亚洲崛兴理论、世界文明理论,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在亚洲背景下,中国崛起是亚洲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赖于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在中国文明复兴进程中同时伴随着一个亚洲文明、东方文明的复兴态势。在三百多年西方文明席卷全球的历史背景下,“亚洲世纪的到来”,不适合只被理解为经济繁荣和振兴,而需要提升到文明的高度和层面。在充分吸纳借鉴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历史悠久并且长期存在交流联系的南亚文明和中国文化在亚洲实现共同复兴,应当成为“亚洲世纪的到来”的基本量度。基于这样一种有着文明使命或归宿的亚洲世纪视角审视,仍然存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竞争乃至潜在冲突的亚洲各国,其实亦需要一种充分的文化自觉和紧迫的文明复兴使命感。尽管亚洲各国都有更好的天时地利条件去把握亚洲文明复兴的脉动,但在亚洲太平洋世纪到来之际,能够最终占据主导的应该只会是那些足以在文化上对亚洲起引领作用甚至产生全球辐射效果的国度。在此语境下,对于中国与印度这两个在21世纪都有望迈向世界大国的国度来说,无论是“中国龙”“中国太极”,还是“印度象”“印度瑜伽”,都有必要将相互的竞争与合作置于共同的亚洲文明理想和文化复兴目标之下,自觉、积极、正面地担负起亚洲文明振兴使命。

特别是在中印边界仍然有待划定、边境不时发生政治和军事争执、政治期待和愿景远远超于政治现实的条件下,中国有必要将文化振兴放在更加突出、优先和根本的位置。在“亚洲世纪到来”的大背景下,能够在亚洲、在东方乃至在全球最终形成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国度,无疑会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度。就文化而言,只有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性的文明在亚洲重新崛起,进而在亚洲乃至全球形成文化引领,亚洲世纪才会真正到来。在此进程中,中国与印度与其纠结于相互之间的现实边界纷争和政治分歧,不如在亚洲文明的重新崛起上形成文化竞争,开展文化合作。在文化上,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仍是具有神奇魅力的国度,而包括尼泊尔、印度等国在内的南亚,对全球的很多人来说,同样是心仪神往之地。东方文化和南亚文明的千年奥义也等待着新的发现和开掘。

一百年前,如同马克斯·韦伯、卡尔·雅思贝斯那样,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一书中,亦曾将眼光集中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比较,试图以此探寻人类文明的未来前途。他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归结为循序递进的人生三路向,亦即“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认为古代中国和古印度在历史上都没有充分走完“第一路”就开始走“第二路”和“第三路”,所以是“文化的早熟”。按照梁漱溟的判断,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三路将会被依次重走一遍。首先要走的是“第一路”,也就是“让个人权利稳固生活秩序安宁,是比无论什么都急需的”;紧接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最终,“中国化复兴之后将继之以印度化复兴”。(19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2-206页。

此种判断,表达出以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补济现代西方文化的生命态度,其所隐现的人类发展的“权利”路向、“德性”路向、“道”的路向尤其发人深思,尽管三种文化及其异同看上去仍待精准辨明。20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也将研究目光转向古希腊伦理学,并曾到日本尝试短期参禅,显现出西方顶尖学者对生命同样持续的疑惑、忧患和探究。2020年上映的迪斯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Mulan),在现代“权利”语境下借助中国元素,展现出以忠、勇、真、孝为基本内容的传统“德性”路向,亦如《功夫熊猫3》那样通过中国文化中的“气”微微透露出“道”的路向。“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引领在亚洲文明复兴背景中仍然有着广阔的思考空间。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第十五首),文化忧思和探寻或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在21世纪,文化忧思和生命探察仍将继续。在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亚洲,这样的追寻尤其值得期待。中国文化的复兴,南亚文明乃至亚洲文明的崛起,或许能够为现代社会与传统智慧的融通开辟道路。文化觉悟的显现,文明引领在亚洲乃至在全球的形成,同步于亚洲世纪的到来。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文选南亚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画与理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画与理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画与理
画与理
《南亚》教学设计
书讯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