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儿科急诊的防控思路探析

2021-01-08 12:19王旭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

【摘要】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临床实践为例,通过对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0日在某三甲医院儿科急诊就诊的4972例患儿的防控实践进行回顾,借鉴SMAR丁原则的目标管理(目标明确、目标可测量、目标可达到、目标相关性、目标期限性),探讨与分析儿科急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思路,以期提高甄别疑似病例,提升患者满意度及诊治效率,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防控;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003-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

公共健康的事件[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一种新的p冠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对全球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2],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具有人群普遍易感,如何进行高效管控是儿科急诊防控的重点与难点。SMART原则作为企业管理的黄金准则,其主要特征[4]:目标(明确、可测量、可达到、相关性、期限性)。本文以COVID-19防控实践为例,借鉴SMART原则的目标管理方法,就儿科急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防控思路展开探讨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COVID-19救治定点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月2月20日,儿科急诊共接诊儿科4972人次,排查25例儿童疑似病例,根据实验室检测、影像学特征、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后均排除疑似病例,无确诊病例。随着全国各省市对疫情的高效管控,从1月31日开始,我院儿科急诊每日就诊量逐步下降(1月份平均每日就诊量494.5例,2月份平均每日就诊量为129.5例)。因此,本文只选取相对高峰段的防控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儿科急诊护士由我院从事儿科急诊工作的20名大专以上学历注册护士组成,均为女性且年龄<45岁,其中N1级护士6名(具备护士或护师资格且工作年限≤3年)、N2级护士4名(具备护士或护师资格且工作年限>3年)、N3级护士8名(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且工作年限>7年)、N4级护士2名(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且工作年限>15年)。

2 疫情防控思路见图1。

2.1 S(specific)目标明确 针对这次爆发的COVID-19疫情,院领导快速响应,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快速架构、高效部署,做到人员到位、文件到位、意识到位、方法到位,充分发挥大型综合医院的经验优势,采取各种防控措施。为加强防控防护工作,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互相守望、听从指挥、明确分工、密切合作,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全院通过好医生网、华医网、院内网以及微信平台等多维度進行安全、有效的防控知识学习,并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更新,实时掌握最新的疾病防控要点,努力实现零漏诊、零感染、患者满意的目标,完成抗击疫情的攻坚任务。

2.2 M(measurable)目标可测量 ①精准分诊:分诊护±通过问、看、听、闻、触、查等分诊技巧,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测及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判断,做到专业化、标准化、数据化的精准分诊,并及时、客观、准确、规范做好各种相关护理记录。主诉发热/畏寒患者占就诊患者总数的44.6%,在急诊候诊厅采取分流、分区、分级、分类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基础上,达到精准分诊的目标。②精准管控:疫情流行期间的防护物资非常紧缺,科室严格按照防控指南实行分级防护。每日抢救班护士根据每个班次的工作量及上班人数严格做好物资补充与发放防护用品,重要防护用品班班清点、交接、登记。每日的防护用品入库量、出库量、剩余量、物品名称、使用人数,使用量等做到账目相符,以确保防护物质到位,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抢救仪器和设备做到“四定一保持”:定量供应、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以及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2.3 A(attainable)目标可达到 SMART原则的目标制订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的。COVID-19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管理,本科室在院领导及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协同下,启动了一系列应急防控举措,护理部加强培训与考核,护士经过培训与考核达到熟练掌握防护理论、防护技能、防护流程(包括穿脱防护用品、预检筛查、疫情报告、咽拭子采集及送检、疑似病例收治、确诊患者转科)等,熟悉预检分诊流程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科室把培训遍及每个岗位,护士把标准注入每个细节,工勤人员加强防控执行力度,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零感染、零漏诊,分诊快速有序,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医院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零投诉。

2.4 R(results oriented)目标指向性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科室拟定并明确每个岗位(导诊、分诊、抢救、治疗、机动)及每个班次的工作内容及职责,将目标具体化。为做到依法防控,在我科就诊的患儿家属均需在“流行病学史告知书”上签患儿姓名及家长的姓名,作为法律依据,使急诊建立一张严密的预检分诊网。此外科室及时来自全院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组成的的志愿者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后,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连续的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优化流程:为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科室认真贯彻“就地诊断、就地隔离、就地治疗”的防治方针,严格实行门口预检分诊点、大厅预检分诊台以及诊室共三道疑似病例排查,并采取分层排查、层层排查、时时引碴、环环相扣的预检分诊,保证第一时间发现COVID-19疑似患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判断标准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通知》的不同版本进行实时更新。流行病学史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5]为例,三道精准排查流程见图2。

2.5 T(target dates)目标期限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难测性、难控性、动态性的特点。医院感染防控是贯穿诊疗活动的主线,是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底线,更是依法执业的红线。“战疫”需要专业、胆识与智慧。我院通过各种维度宣传一些感人事迹、先进事例,安慰和激励一线的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更顽强的意志、更忠诚的态度、更专业的技术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首先,疫情初期:防止疫情扩散最重要的是时间窗口,作为一线的急诊护理工作者,要践行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原則。其次,疫情流行期:SARS流行初期医护人员的感染率高达30%以上,医务人员的发病率是其他人群的56.58倍[6]。开展及时、高效的防护培训是顺利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的重要保证,执行标准的个人防护技术是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重要保障[7]。在感染防护实施过程中,不同级别医疗单位、不同感染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需要从本院实际情况人手,结合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下发的防控指南文件,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感染防护培训[8]再次,疫情恢复期:为防止疫情的反弹,医务人员要继续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防控意识,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备无患、常备不懈、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建议注重平战结合,才能高效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的警觉与处置能力。

3 小结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依法、科学、规范、合理的防控思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及诊治效率、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突发事件案例中不仅包括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也蕴含了丰富的应对策略和知识,有助于实现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应对和事后评估的整体目标。公共卫生护士处于公共卫生危机的前线,作为急诊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战术与策略至关重要,本文以COVID-19防控工作为例总结出的疫情防控思路,供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韩玮,陈樱花,陈安.基于KANO模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研究[J/OL].情报理论与实践:1-13[2020-04-13].http://Ins.cnld.net/kcms/detail/11.1762.(0.20200410.1340.002.html.

[2]闵瑞,刘洁,代喆,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6[2020-03-09].http://Irns.ki.net/kcms/detail/11.3456.R.20200-304.1653.002.html.

[3]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B/OL].(2020-01-31)[2020-02-23].https://view.inews.qq.com/a/NEW2020013100048700

[4]姜小鹰.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4

[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02):136-138.

[6]李毅,孙慧男.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传播与防护[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09):9-11.

[7]高连娣,陈静,刘怡林,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培训方案建立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03):10-12,15.

[8]楚黎君,王洁,贾玉段,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医护人员感染防护[J].护理学报,2020,27(06):56-60.

[9]沈思,李沁宇,苏新宁.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情报体系案例解析--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例[J].科技情报研究,2020,2(02):86-93.

[10]Edmonds JK,Kneipp SM,Campbell L.A call to action for publichealth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Public Health Nurs.2020;37(3):323-324.doi:10.1111/phn.12733

作者简介:王旭琴(1976-),女,福建 漳州 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及护理教育。E-mail:172680374@qq.com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
曲靖地区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的特点分析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