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断食膳食模式在团体体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08 12:19黄娟陈曦刘红林晓倩杨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超重肥胖

黄娟 陈曦 刘红 林晓倩 杨剑

【摘要】目的:分析5+2轻断食膳食模式在团体体重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20年4月至5月报名参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员工关怀一体重管理”的54名超重/肥胖员工进行为期6周的5+2轻断食膳食管理,并每天额外补充12g乳清蛋白,记录其基本信息,测量干预前后的体重和人体成分的变化。结果:干预过程中有3名员工退出,干预后54名员工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明显降低(P<0.05),骨骼肌和身体总水分没有发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5+2轻断食膳食模式加上蛋白质的补充对于团体体重管理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特别是有利于体脂肪降低和骨骼肌含量的维持,且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轻断食;体重管理;超重;肥胖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015-03

近20年来,我国超重/肥胖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趋势,是导致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探索有效、安全的體重管理方法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和学者的研究热点。尽管治疗肥胖的干预方法有很多,但目前大多局限于营养师一对一指导,影响了减重效率。近年来,5+2轻断食膳食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在减重以及心脏代谢健康等方面显示出诸多有益效应[1-3]。但是,其在团体体重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5+2轻断食膳食模式对超重或肥胖员工进行体重管理,探讨5+2轻断食膳食模式在团体体重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3月26日至4月3日,报名参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加“员工关怀—体重管理”的超重或肥胖的员工。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的纳入标准:①BMI≥23.9kg/m2;②腰围≥80cm(女性)或85cm(男性);③内脏脂肪>80cm2(女性)或100cm2(男性);④体脂率≥28%(女性)或20%(男性)。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女性;②妊娠期女性;③一些精神性疾病,如癫痫等。

1.3 方法 ①通过发布微信公众号招募自愿者,记录基本信息,进行一般测量和人体成分测定,并取得知情同意。②一般测量:使用身高计测量身高,测量时要脱去鞋袜、摘下帽子,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向前,胸部稍挺起。③人体成分测定:采用韩国产Biospace Inbody770型人体成分析仪对人体成分进行综合分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试。受试者脱掉鞋袜,站在足部电极上,手握电极自然垂下与身体分开。主要测定项目包括体脂、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腰臀比等指标。每周周一进行测定。③5+2轻断食膳食干预:一周内5d正常进食,其他2d(非连续)则摄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约500kcal/d,男性600kcal/d)。轻断食日的饮食方案由营养师统一制定,主要以无糖豆浆、鸡蛋、脱脂牛奶、精瘦肉、蔬菜等为主,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量的摄入,保证断食日总能量不超的情况下,食物可根据参与者个人喜好进行适当调换。正常饮食日不作能量限制,但是有种类限制,要求平衡膳食。断食日和正常饮食日都需要在微信群里拍照打卡,由营养师对参与者饮食进行监督和指正。同时,由营养师制定营养知识内容,每周安排一次知识讲座和周总结。

1.4 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各项指标以x±s表示,根据资料特征,各项指标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我院员工减重报名人数共198名,筛选人组人数为57名,减重活动期间,2名男性因故退出,1名女性因怀孕退出,故最终人数为54名。其中,男性7名,女性47名。其平均年龄、平均身高、体重以及BMI等基本信息详见表1。

2.2 干预前后体重、BMI的变化6周的干预后,员工的体重平均下降4.87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也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2。

2.3 干预前后人体成分的变化 我们进一步对其人体成分分析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干预后体脂肪、体脂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而且,更能反映机体中心性脂肪状态的腰围、内脏脂肪面积也明显降低(P<0.05),而骨骼肌含量却没有明显变化(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体力活动减少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随之迅速增长。至2013年我国超重患病率为31.4%,肥胖的患病率12.2%。超重和肥胖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是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4]。

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减重代谢手术等[5]。目前认为合理的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最有效、安全的基础治疗。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推荐的减重方式包含:限能量平衡膳食(Calorie-restricted diet,CRD)、高蛋白膳食、轻断食膳食模式等三种模式[6]。其中,CRD模式应用最广,但其突出缺点是难于较长时间坚持;而高蛋白膳食虽然对体重减轻与血糖控制等有益,但是长期高蛋白膳食可能导致骨量减少和肾功能不全等[7-8]。因此,近年来轻断食模式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而言,轻断食膳食模式比CRD更容易坚持,并具有有效的减重效果。本研究发现,6周的轻断食膳食干预后,体重和BMI较干预前明显降低,54名员工体重平均下降(4.87±1.92)kg。因此,轻断食膳食能在短期内的团体体重管理中有效减轻体重。

科学健康减重方式在降低体重的同时,应防止瘦体重和水分丢失,促进体脂肪的消耗,减轻体脂肪。我们在上述员工中明确轻断食膳食不仅是降低其体重,而且确实可明显降低受试者体脂肪和体脂率,而骨骼肌和水分无明显变化。但是很多研究与我们研究相反,发现轻断食膳食模式在降低体重和体脂肪的同时,也降低了骨骼肌的含量[9-10],这可能与我们每日额外补充12g蛋白质有关。如果脂肪过多地蓄积于腹壁和腹腔内,称为“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组织和腰围是目前公认用于衡量中心性肥胖程度最为常用的指标[11-12]。腹部脂肪蓄积程度与与肥胖相关疾病有更强的关联,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心性肥胖是独立于肥胖的危险因素[13]。我们进一步针对内脏脂肪面积和腰围进行研究,结果确证轻断食膳食能使受试者内脏脂肪面积及腰围明显降低,改善腹型肥胖状态。

减重期间,所有员工的依从性良好。整个过程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少数员工在减重初期出现饥饿感,通过指导选择体积大、饱腹感强、能量低的食物来代替体积小、能量较高的食物,调整作息时间等方法减缓饥饿感。因此,5+2轻断食膳食模式作为团体体重管理中的一个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健康管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Bamosky AR,Hoddy KK,Unterman TG,et al.Intermittent fastingvsdaily calorie restriction for type 2 diabetes prevention:a reviewof human findings[J].Translational Research,Volume 164,Issue 4,2014,PP 302-11.DOI:10.1016/j.trsl.2014.05.013

[2]Harvie M,Wright C,Pegington M,et al.The effect of intermittentenergy and 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v.daily energy restrictionon weight loss and metabolic disease risk markers in overweightwomen[J].Br J Nutr.2013;110:1534-1547.

[3]Wilkinson MJ,Manoogian ENC,Zadourian A,et al.Ten-HourTime-Restricted Eating Reduces Weight,Blood Pressure,andAtherogenic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CellMetab.2020,31(1):92-104.

[4]倪國华,张憬,郑风[J].中国肥胖流行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10):70-74.

[5]Bray G A,Fruhbeck G,Ryan D H,et al.Management of obesity[J].Lancet,2016,387(31):1947-1956.

[6]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6,10(10):451-455.

[7]Cuenca-Sanchez M,Navas一CarrilloD,Orenes-PineroE.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high-protein diet intake:satiating effectand kidney and bone health[J].Adv Nutr.2015 May 15,6(3):260-6.

[8]Anton S,Leeuwenburgh C.Fasting or caloric restriction for healthyaging[J].Exp(kerontol 2013,48:1003-1005.

[9]孙志颖,张晗,吴云峰,等.轻断食膳食模式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22(1):70-72

[10]R.Antoni,K.L.Johnston,A.L.Collins,M.D.Robertsonlntermittentv.continuous energy restriction:differential effects on postprandial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following matched weight loss inoverweight/obese participantsBr.J.Nutr,119(5)(2018),pp.507-516

[11]Ran Wang,Xiao-Nan Li.Different Adipose Tissue Depots andMetabolic Syndrome in Human[J].Sheng Li Xue Bao.2017,69(3):357-365.

[12]Yin XY,Zheng FP,Zhou JQ,Du Y,Pan QQ,Zhang SF,Yu D,LiH.Central Obesity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Middle-AgedChinese[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18,39(9):1172-1178

[13]Nicklas B J,Pemiinx B W,Cesari M,et al.Association of visceraladipose tissue with incid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lder men andwomen:the Health,Aging and Body Composition Study[J].Am)Epidemiol,2004,160(8):741-749.

项目名称:硒缺乏通过氧化应激/NF- K B途径对肾脏AT l受体的调控在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研究(编号:2019004)

*通信作者:黄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E_mail:1293299581 gqq.com

猜你喜欢
超重肥胖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超重、失重的判断技巧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呼吸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