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效果

2021-01-08 12:19孙立新孙浩涵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营养状态重症效果

孙立新 孙浩涵

【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需要提供营养支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接受标准配方整蛋白肠内营养液提供营养支持设作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按患者病情程度选择不同配方和浓度营养液提供营养支持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症患者接受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营养支持;重症;营养状态;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020-02

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2]。而且重症患者大多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容易引起营养不良,使早期康复受到不良影响,临床要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才能使患者身体所需营养得到供应,满足患者身体的能量需求[3-4]。因个体间差异,同样营养方案也不能适用所有患者。本文取120例重症需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比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需要提供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分组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男女比例35:25;平均年龄(64.2±5.8)岁;观察组60例,男女比例37:23;年龄平均年龄(65.8±6.2)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均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患者均表现出意识障碍,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8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胃肠道、消化道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疾病的患者,蛋白质代谢障碍疾病,有肠内营养过敏症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入院48h内接受鼻饲管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摄入营养液剂量500mL/d,维持鼻饲速度25mL·h-1,观察是否有胃肠道反应、潴留情况、耐受情况,对鼻饲营养液剂量进行调整,最后确定每日营养液剂量。若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要通过静脉提供肠外营养支持。

对照组接受标准配方整蛋白肠内营养液提供营养支持,第1周,以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维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0~1.5g·kg-1·d-1、0.7~1.5g·kg-1·d-1、0.458·kg-1。觀察组按患者病情程度选择不同配方和浓度营养液提供营养支持,葡萄糖摄入量<5g·kg-1·d-1,维持脂肪和蛋白质摄入0.7~1.5g·kg-1·d-1、1.0~1.3g-kg-1·d-1。第2周,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减至1.0~1.3g·kg-1·d-1,观察营养状态、肠吸收能力一般时,配合肠内营养粉剂,配备1kCal·mL-1,100mL中含蛋白质、脂肪、糖分别占4g、3.8g、12.6g。营养不良或吸收差,要配合短肽型肠内营养剂,100mL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分别占3g、3.8g、13.88,维持热量100kcal,向整蛋白配方进行过渡。由同组营养师对患者制定营养方案,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营养液的浓度与剂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后营养状态各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与维生素C(VC);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便秘、腹泻与电解质紊乱[5-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x2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营养状态 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便秘、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分别是1例、3例、3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分别是7例、9例、8例、5例,并发症发生率48.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7.2322,P=0.0000<0.05)。

3 讨论

重症患者多存在代谢失衡、高分解代谢,同时合并意识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和吞咽困难,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营养障碍风险加大[7-8]。而且营养不良也成为重症患者预后高危风险因素,很多患者受营养不良影响会引起多种并发症[9-10]。所以,营养支持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1-12]。重症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尤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营养状态,帮助患者纠正代谢紊乱和失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以此减少并发症[13-15]。营养师参与到此类患者营养支持工作中,调整营养成分,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指导,结果显示与标准营养配方有明显差异[16-17]。可见,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会受个体差异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患者个体化肠内营养耐受情况[18-19],及时调整营养液浓度和配方,对营养不良或吸收差患者建议选择优质乳清蛋白或低脂营养液制剂,可以更利于患者消化和吸收,利于患者恢复胃肠道功能,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进行调整,逐步过渡到整蛋白配方营养液[20-26]。

综上所述,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27-30],安全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璐.个体化营养支持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5):69-71.

[2]姜媚,冯蜻.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7,20(7):1265-1267.

[3]赵娜,任古松,张春霞.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适用于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1):34-36.

[4]王永秀,王海燕.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67-68.

[5]王燕宏.免疫营养对重症脑卒中病人免疫状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6):1934-1936.

[6]杜娟,王慧,何敏,等.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9):1518-1522.

[7]张莉红.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与并发症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725-726.

[8]邱远,杨桦.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患者肠功能维护中的作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12):889-892.

[9]高波.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5):173-175.

[10]张骥,柴文,周鑫华,等.个体化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11(33):76-78.

[11]林祥翠.集束化护理对ICU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和压疮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8(2):89-90.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9.02.041.

[12]周雅珊.集束化护理干预减少ICU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压疮发生率及改善不良情绪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30):4324-4326.

[13]王平.探同冷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337-338.

[14]朱婧,孙建琴,杨月欣.呼吸系统急性重症患者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J].营养学报,2020,42(1):92-98.

[15]李丹陽.全程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2):133.

[16]何鹏园,高春榆,黄春燕.营养支持联合利福平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和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3):558-560.

[17]郭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6):26-27.

[18]吴丹.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2):245-248.

[19]于巍巍.肠外营养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6):42-44.

[20]叶静.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28-30.

[21]王建军,孙贝贝,赵济华,等.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家有孕宝,2020,2(9):180.

[22]李军,李静品.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腹腔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2):147-149.

[23]刘月.集束化干预在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3):488-491.

[24]部艳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6):550-552,封3.

[25]兰进长.序贯性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Hb,ALB、PA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3):72-73.

[26]李英.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7):14-15,45.

[27]孙秋香,王妮娜,朱敏.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7):1744-1751.

[28]程玲.个体化肠内营养对脑卒中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3):253,229.

[29]韩琳,李笑蕾.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对重症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4):89-93.

[30]史颖,金鑫,冯鑫利,等.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误吸风险的重症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5):585-589,594.

猜你喜欢
营养状态重症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谷氨酰胺联合百普力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不同透析方法对透析效果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