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影像特点简析

2021-01-08 02:21陈强吴碧玉岑裕铭钟洁琳刘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吸收率病灶出院

陈强 吴碧玉 岑裕铭 钟洁琳 刘伟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影像表现特点,为治疗提供准确可靠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在本院确诊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计算每次CT图像的CTPI、POLILF,并分析其吸收恢复期胸部CT平扫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新冠肺炎吸收期39%病变肺段伴有膨胀不全,完全肺不张发生率3.8%。在出院28d时,41%病变肺段获得完全吸收并复张;在出院56d时,79%病变肺段完全复张,而在残存病变中41%病变主要为肺段膨胀不全的索条灶。在出院时、出院14d、出院28d,CTPI吸收率分别约为70.6%、90.3%、93.6%,POLILF吸收率分别约为48.9%、71.1%、75.9%。結论:新冠肺炎患者肺炎吸收以实性或混杂密度病变的密度减低为主,POLILF减少次之;条带病灶为小叶及亚段不张为主,可逐渐复张消散不留痕迹。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 D-19);计算机体层摄影;定量诊断;恢复期;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45.1:8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134-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变化迅速、社会影响深远。随着疫情逐渐向平稳转变,本研究开展对11例COVID-19肺炎患者恢复期病变吸收特点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为提高对该病中后期治疗效果、优化康复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在本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COVID-19核酸检测均为阳性,运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提出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湖南省放射学专家共识》[2]中肺部CT影像学检查与诊断标准,11例患者CT影像均有新发肺部炎性病变,共获得98例有效CT胸部检查。患者一般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4±15)岁;普通型10例、危重型1例。

1.2 检查方法 CT胸部扫描与诊断方法:①扫描方法:采用HD750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按《胸部CT扫描规范化专家共识》[2]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检查。扫描时取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从胸廓人口至肋隔角,平静吸气后屏气扫描,采集数据并重建图像。②扫描参数:机架旋转速度为0.6s/r,螺距和速度为0.984:1,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重建层厚、层距均为1.25mm,重建算法:常规+骨算法,管电压为120kV,自动管电流模式,视野(field of view,FOV)为32cm×32cm。由两位中级以上职称放射科医师做出影像诊断。

1.3 观察项目 ①累及肺功能占比(The proportion oflesions involved in lung function,POLILF),以全肺18个肺段各肺段功能占比为基础,依据胸部CT图像进行POLILF计算。全肺各健康肺段肺功能占比:左上肺叶:20.6%;左下肺叶:24.4%;右上肺叶:20.7%;右中肺叶:9%;右下肺叶:24.5%。②肺炎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pneumonia index,CTPI),专指肺炎患者CT所见肺部渗出实变密度与肺功能占比的计算结果。全肺CTPI计算公式:CTPI=a×(A一T)+……r×(R-T)。式中a~r为各肺段病变肺功能占比,A~R为各肺段病灶密度CT值,T为基础正常肺组织CT值;③观察病变高峰时、吸收期病变形态改变;④有无胸腔积液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数据以例数(例)和百分率(%)描述,采用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PI与FiO2组呈强相关关系POLILF与FiO2组呈中等程度相关,提示CTPI较POLILF更体现肺炎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CTPI与FiO2,POLILF与FiO2卡方检验将1一位患者自初诊至出院28d所摄98次胸部CT的CTPI、POLILF分别与FiO2进行卡方检验,结果:CTPI与FiO2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LILF与FiO2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CTPI简易计算公式:CTPI=病肺功能占比×(病变CT值-基础肺CT值),病变范围对FiO2有直接影响关系,累及范围越大,需FiO2越高。当病变密度增高到一定阈值后,病肺即无法继续进行气体交换,但此阈值尚未达到肺致密化的CT值,因此出现CTPI与FiO2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新冠肺炎高峰时病变形态表现高峰期病变以混杂密度为主,病变分布以全肺段、亚肺段分布为主,同时部分病人(20%)伴有少量胸腔积液,详见表3。

2.4 新冠肺炎住院吸收中期病灶变化 在吸收期,病变多为不均衡密度吸收,表现为混杂密度或条网状影,同时39%病变肺段伴有膨胀不全,但完全肺不张发生率较低、仅为3.8%。危重型患者肺段膨胀不全发生率比普通型更高。如高峰期病变为磨玻璃时,多为等容吸收,无肺段塌缩,详见表4。

2.5 新冠肺炎住院吸收中期至出院8w肺段病灶吸收情况 在出院28d时,41%病变肺段获得完全吸收并复张;在出院56d时的CT检查中发现,79%病变肺段完全复张,而在残存病变中的41%病变主要为肺段膨胀不全的索条灶,该类病变在更远期的恢复中预计将得到更好复张。

图1(a~d),病例1,女性35岁,新冠肺炎普通型。1a高峰期病灶呈片状磨玻璃密度影;16出院时,距离1a时间14d,肺段塌缩、病变呈条带状;1c出院14d,病变肺段复张、密度减低呈淡薄磨玻璃影;1d出院28d,病变范围未继续缩小,密度继续减低更淡薄。

图2(a~d),病例2,女性62岁,新冠肺炎普通型。2a出院时肺段塌缩、病灶呈条带高密度影;2b出院7d,病变继续收缩呈条带状;2c出院14d,病变肺段复张、密度减低呈淡薄磨玻璃影;2d出院38d,病变完全消散。

2.6 CTPI、POLILF为指标,新冠肺炎吸收情况以吸收率较高峰时≥25%、≥50%、≥75%所需耗时比较,CTPI吸收较POLILF吸收更迅速,详见表6 。

2.7 各恢复时段的CTPI,POLILF平均吸收率 以出院时、出院14d、出院28d时CTPI、POLILF吸收率进行对比,同恢复时段的CTPI较POLILF吸收率更高,在CT图片上则表现为病变密度降低比范围缩小或肺段复张更显著,详见表7。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展期、高峰期部分肺段可发生塌缩不张,叶间裂不同程度向病肺区凹陷,进而导致更严重的肺换气功能损失。但在经历过高峰期并进入吸收期后,预后效果通常较好。赵振亚等将新冠肺炎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吸收恢复期并对影像征象演变做出表述,同时提出“三个一”概念[2、6、7]。王锦鹏等提出病灶“此消彼长”现象[5、9]。本组研究根据肺段是否出现肺不张和膨胀不全,新冠肺炎肺部病灶可分为等容与减容两大类,表现为完全吸收并复张、等容吸收、减容吸收及残留索条。等容吸收时,肺段无肺不张,肺段内渗出物随着时间推移获得完全吸收消散;减容吸收时,在吸收早期肺段有膨胀不全甚至完全不张;残留索条时,肺段容积变化不明显。随着恢复时间推移,大多数减容肺段在出院8w获得复张,索条病变亦逐渐消散,肺换气功能获得恢复。因此可判断在出院前后出现的肺部索条应当是亚段、小叶不张形成的网索状影像,而不是纤维化病变,与刘茜等病理解剖COVID-19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的描述相符[3、4、8],导致进展期气道梗阻与呼吸膜增厚、完全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同时本组研究在更远期的出院12w复查CT图像中,大部分索条病变获得消散并肺段复张证实了这个观点。因此肺段、亚段支气管狭窄在疾病进展、好转过程中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可据此作为重症、危重症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的依据。在进展期、高峰期,因支气管狭窄导致通气受阻,应避免过大的通气压力,减少正常肺段过度膨胀导致肺气肿和肺功能降低的机会;而在吸收期,则应适当增大通气压力、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合理的呼吸运动,以促进不张的肺段尽快复张、恢复功能。本组病例通过一些定量研究,发现病变的吸收过程以密度降低为主,容积减少次之,说明支气管狭窄致肺膨胀不全的影响时间要比肺泡病变吸收时间更长。

不足之处:由于样本例数较少,难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畸形参数影响统计结果,需要更多样本研究统计结果校正,同时需要性能更完善的智能化设备进行病灶精准测量计算,以便进行更准确的量化分析。

4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实性或混杂密度病变的密度减低为主,POLILF减少次之,同时高峰期至吸收早期部分肺段发生容积减少,但该类膨胀不全甚至肺不张的肺段可随恢复时间推移逐渐获得复张,患者预后良好不留纤维化痕迹;同时发现渗出病变吸收消散比病变范围缩小更迅速,提示肺段细支气管病变导致的影响更持久,应鼓励在恢复阶段的患者进行更积极的肺段复张治疗与运动方式。

参考文献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2):103-107.

[2]梁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湖南省放射学专家共识[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5(3):221-228.

[3]刘茜,王荣帅,屈国强,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J].法医学杂志,2020,36(1):21-23.

[4]王慧君,杜思昊,岳霞,等.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回顾与展望[J].法医学杂志,2020,36(1):16-20.

[5]王锦程,刘锦鹏,王园园,等.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胸部CT影像学动态变化[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9(2):191-197.

[6]赵振亚,施倩男,藍文婷,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HRCT表现、分期及病程转归[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3):287-290,276,423.

[7]FANG Y C,ZHANG H Q,XU Y Y,etal.CT manifestations oftwo cases of 2019 novel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J].Radiology,2020,295(1):208-209.

[8]LIU Y,GAYLE A A,WILDER-SMITH A,et al.The reproductivenumber of COVID-19 is higher compared to SARS coronavirus[J].JTravel Med,2020,27(2).

[9]Pan F,Ye T,Sun P,etal.Time Course of Lung Changes On ChestCT During Recovery From 2019 Novel Coronavirus(COVID-19)Pneumonia[J].Radiology;2020Feb 13.

基金项目: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2920)

猜你喜欢
吸收率病灶出院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周期性结构的石墨烯对太赫兹波的吸收特性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