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出血护理研究概述

2021-01-09 07:28潘铸铁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刊文发文期刊

潘铸铁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大出血是创伤、分娩和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2010年全世界有510万人在创伤后死亡,主要影响年轻人,接近所有死亡人数的10%[2]。在美国,估计高达20%的此类死亡是可预防的出血直接造成的[3]。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快速明确的手术干预、输血药物和临床实验室的支持以及由高效的团队提供的护理[4]。为应对迅速而突然的大出血情况,采取了护理应急预案、综合护理、责任制护理等方式,以减少患者失血量,降低死亡率[5,6]。为了解大出血护理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此研究检索了近10年CNKI收录的中文文献,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科研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https://www.cnki.net/),选取中文期刊论文和博硕论文进行分析,排除会议摘要、新闻、图书章节、评论、信函和专利等。

1.2 方法:以“大出血”AND以“护理”或“护士”为主题或关键词检索,限定检索时间范围: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10日。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10日时间段内发表的文献记作2019年文献。对检索到的1750篇文献利用NoteExpress3.2.0进行文献去重,最终纳入文献1658篇,利用VOSviewer1.6.13分析高频关键词共现和主题演化。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共纳入文献1658篇,2010-2012年文献量逐步上升,2012年达到顶峰228篇,2013年-2019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最少99篇,年均发文量约166篇,具体见图1。

图1 文献时间分布图

2.2 机构分布:共有1537家机构发表文献,均来自医疗机构,没有医学院校。其中有2家医疗机构发表文献最多,5篇,分别是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发表4篇文献的机构有4家: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发表3篇文献的有12家医疗机构,发表2篇的有77家医疗机构,发表1篇的有1442家医疗机构。

2.3 作者合作分析:1658篇文献共有作者2739名,由独立作者完成的文献有1086篇,合著率为34.50%(文献作者数多于1名的占全部文献量的比例),合作水平为1.66(纳入文献的作者平均合作度)[7]。2人合著完成文献的有257篇,3人合著的有195篇,4人合著的有76篇,5人合著的有29篇,6人合著的有6篇,7人合著的有5篇,8人合著的有2篇,9人合著的有2篇。发表文献最多的有3篇,共6名作者:张玉茹(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王平(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薛秀梅(宿迁市人民医院)、时增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王伟(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和何俊彦(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其中张玉茹和时增玉2名作者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文献。

2.4 期刊分布:全部文献来自1625种期刊,依据布拉德福定律[8],将期刊分为核心、相关和离散3个区。核心区期刊集中刊发该领域论文,限定为发文大于30篇者,共10种期刊,刊文546篇,占比33.6%;离散区期刊不能反应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限定发文小于10篇者,共229种期刊,刊文539篇,占比33.17%;相关区介于两者之间,共29种期刊,刊文540篇,占比33.23%。刊文量最多的是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89篇,占全部文献的5.37%,核心区期刊刊文量具体详见表1。

表1 核心区期刊刊文量排行表

2.5 基金支持情况:全部文献中共有32篇有基金项目提供支持,共涉及36个基金项目,基金支持比例为1.93%。其中来自国家级项目4个(11.1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来自省级项目13个(36.11%),来自市级项目11个(30.56%),其它项目8个(22.22%)。来自2个项目支持的文献有2篇,来自3各项目支持的文献有1篇。

2.6 高频共现关键词分布:共有共现关键词2229个,共现频次超过5次及以上的有204个,其密度视图见图2。图中字体越大,出现频次越多,颜色越亮,研究越热。除了护理、大出血以外,主要的关键词是:产后大出血、护理干预、肝硬化、急救、胃溃疡、消化性溃疡、整体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术后大出血、并发症、循证护理等。

图2 高频共现关键词密度视图

3 讨论:研究共纳入文献1658篇,有1537家机构发表文献,均来自医疗机构,没有医学院校。对发文机构研究来看,平均每家机构约发文1.1篇。从发文速度来看,2家发文最多的机构: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0年间发文5篇,平均2年1篇。两家医疗机构均属于三级甲等医院,是“三级六等”医院划分中的最高级别。可以看出:一方面该领域并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临床护理工作者对大出血的护理发展模式和经验总结并不到位,仍处于被动科研的状态;另一方面,医学院校是培养护理人才的摇篮,担负重要的护理科研工作,但在此领域研究仍旧是空白[9]。美国为患者大出血护理治疗颁布了国家指南方案[10]。2015年在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出了《大出血患者血液管理指南》[11],其对大出血的定义,医生治疗预案以及护理人员要求和配套物品储备等均有详细说明。我国目前并未拟定类似指导方案,相应的科研工作仍需要扎实推进,以为我国的大出血患者救治和护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12]。

全部文献来自1625种期刊,核心区共10种期刊,刊文546篇,占比33.6%。核心区期刊均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不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否被核心期刊收录,是一个论文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13]。核心区内的期刊集中刊发了该领域的论文,是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所在,说明在急性大出血护理研究中,虽然有一定量的文献发表,但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1658篇文献共有作者2739名,由独立作者完成的文献有1086篇,合著率为34.50%,远低于自然科学期刊合著率70%的标准;合作水平为1.66,也远低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合作度平均3.4的水平[14]。在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中,来自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的张玉茹、王平、王伟、何俊彦等4人发表的3篇文章均是张玉茹作为一作的3篇,其他作者在该领域发表未其它文章,说明这并未形成一个核心科研团队。并且在全部合作者中,没有跨地区跨机构的合作,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缺乏交流和互动。从高频共现的关键词来分析,大出血主要发生在:产后、肝硬化及消化道和急救方面。产后大出血是世界范围内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5],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往往是致命的[16]。在西方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正在上升[17]。在我国产后大出血也是急性大出血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主要采取的护理形式有整体护理、护理干预和循证护理,重点对大出血的出血量和并发症进行追踪护理监测。

综上所述,近10年大出血护理领域文献主要关注了产后大出血护理问题,在研究者间还缺乏交流和合作,未形成核心研究者和核心团队,应加速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建设,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中的护理水平。

猜你喜欢
刊文发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科学家发现太阳内部分为几层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超级推销员”:一年带回1400亿美元大单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