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研究

2021-01-09 12:29鹿胜勇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化工生产管理

鹿胜勇

(山东九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

近年来,国内化工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世界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很多化工企业都发展为企业500强,化工生产的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以及完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企业发展中,加强化工技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管理主要包括特种化学品、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等,这些和安全生产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化学生产涉及较多的内容,如,化工原料、腐蚀品、民用爆炸物品、易燃固体、新能源开发等,对国内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生产中容易出现危险情况,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就需要企业全面意识到化学生产管理技术与安全生产之间的联系,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二者的相互促进,推动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化工安全生产之间的联系

1.1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贯穿在整个化工安全生产中

化工生产涉及较多的方面,化工产品也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生产比较复杂,要运用的技术也存在差异,使得各化工生产环境使用的生产技术不同,要想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就要确保生产环节的合理、规范。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渗透在化工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有利于提升化工生产技术运用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所以,企业要注重化工生产技术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生产技术,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2 技术管理对安全生产具有支撑作用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对安全生产而言具有支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在生产中必须要加强技术管理,不然就会让一些生产环节无法保持稳定性,容易出现安全风险;除此之外,化工生产比较特殊,原料、物料很多都容易爆炸、燃烧,腐蚀性的化学材料和设备接触后会让设备受损,引发事故,所以,企业在生产中要加强对各种因素的控制,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确保各项因素都在可控范围内。

1.3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有利于降低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要想有序、安全地进行生产,化工企业就要加强安全技术以及管理的水平,可见,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本身的危险性,导致生产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此,企业应该正确地看待,并提升重视程度,依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就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规划设计问题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要想提升安全性,就需要注重安全生产工作,结合具体的生产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安全生产方案。然而实际情况是,还有部分设计人员依然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案,和化工生产标准不一致,由于设计缺陷,导致一些危险因素的可控性受到了影响,让生产的危害性提升。部分企业在生产中聘用设计人员设计工作方案,然而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并未结合企业的情况,只是依据自身经验,导致方案和企业的生产安全标准以及要求不符。

2.2 人工操作失误率较高

部分一线生产人员并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只看重提升生产的效率,可能会由于人工操作不正确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在生产中,人为操作不当就会产生安全风险,若是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能够结合工作标准规范的操作,就可以减少失误情况的发生。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生产中工人经常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这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并未结合标准实施操作。

2.3 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化工生产有危险性,这是由于原料以及加工的工艺较为特殊,在生产中可能会危害到环境以及人体。强化生产安全管理,会给生产的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还会让生产成本提高。部分企业因为没有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生产流程,导致在生产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加上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产生安全问题。另外,企业并未积极组织员工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这也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企业的奖惩制度不健全,这就提升了员工管理的难度,无法调动其热情。

2.4 设备状态不够稳定

设备是化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其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所以,化工企业就要注重设备维护,确保其保持良好的状态,为生产提供支撑。然而就当前企业生产情况来说,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另外,部分大型设备在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下产生了显著的疲劳现象,企业应对磨损程度严重的零件进行更换或是维修,在设施、设备设计及使用中应该加强安全生命周期概念。然而其管理层检修操作比较落后,使得一些危险因素并未第一时间被发现,甚至是忽视问题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潜藏的危险系数就会提升。

3 加强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策略

3.1 优化生产方案设计

要想制定合理的生产安全方案,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把握整个生产流程的细节,运用仿真软件对方案进行测定,将生产环节的有关信息都输入到软件中,进而建立生产环境模型,再把设计方案输入到模型中,测试方案模型能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减少事故的发生。若是方案和安全标准一致,可以进行运用,进而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控制。企业要想提升生产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就要对设计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进而确保生产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事故的出现。

3.2 制定安全管理条例

化工生产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所以,企业要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包括工艺流程、管道、化工物流以及工艺路线等。企业要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主动地分析总结工作中的问题,进而对体系进行优化和健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从多个角度深化安全管理条例,提升生产的效率以及质量,落实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提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标准性。结合化工产品的实际要求,促进生产工作的科学性建设,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企业要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改革创新工艺研发,邀请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归纳出改革的措施,以提升化工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要依据有关规定构建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管控的效果,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发挥出政府应有的作用,落实好市场安全管控工作,除了要对化工产品安全提出有关的要求,还要判断企业生产流程的合理性。物料是产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要注重对其的安全监管,确保全部物料在密封存储处理之后,再投入使用,进而优化使用的效果。现阶段国内颁布了比较健全的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政府在落实监管工作中要全面考虑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

3.3 实施化工生产安全责任制

安全是生产的首要要素,强化责任制管理,不仅可以提升职工的责任意识,还可以规范其不安全的行为。企业在生产管理实践中,要把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给所有部门负责人下达安全指标,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规范落实生产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产特点,制定行为规范,对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明确的说明。职工行为准则对于职工的习惯以及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基于准则的指导,职工能够预先了解生产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在生产中进行防范,提升生产的安全性。最后,在企业内部落实安全责任制,各级管理者要负责辖区内的安全,如果出现事故,要依据事故管理制度追究责任,这样的措施可以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还能够提升生产安全性。

3.4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1)有关调查显示,我国2020年1—11月,全国发生的化工安全生产事故有127起,死亡人数为157人。可见,国内化工安全管理的形势比较严峻,各地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化工生产技术管理的支持,基于外部政策干预,定期组织安全教育会议,整合、分析特定时间内产生的事故,深度挖掘管理中的问题,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企业应该构建合理的奖惩机制,提升生产环境的标准性,调动企业技术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安全生产目标的达成。

(2)企业要依据安全标准规范的落实生产,审视内部环境与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生产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

3.5 加强投入生产技术

企业应该增加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在生产中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提升生产的效率,防止出现腐蚀以及泄漏的情况。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比如,在管理反应釜时,技术人员要对相关的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预先了解可能会产生的风险,制定解决对策。生产中包括很多的环节,若是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辐射、触电等,所以,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比如企业在生产中要运用绝缘性材料,规范员工行为,防止出现触电的情况。

3.6 加强设备检修与维护

企业要认识到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地落实好这项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风险因素。另外,还要加强维护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让其及时地跟上设备升级改造的速度,提升工作的有效性。针对老旧、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需要及时的更新。

4 结束语

化工生产的危险性较高,要想提升生产的安全性,企业就需要注重和强化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其与化工安全生产在生产环节中具有紧密的联系。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企业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进而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促进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化工生产管理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