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推动油田化学品科学持续发展

2021-01-10 02:24刘海春单鹏程芦澍李鑫源李峥
化工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品企业

刘海春 单鹏程 芦澍 李鑫源 李峥

(1.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2.中油科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1;3.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管道投产运行分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1)

0 引言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所属行业的核心技术要领。对于油田化学品制造业来说,现代油田产业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油田化学品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公司只有不断适应市场,调整公司战略目标,持续提升公司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才能保证公司在市场竞争的潮流中不被淘汰。目前,公司想要拥有最前沿领域的技术,以往的科研研发管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科研的要求。科学的研发管理体系是使公司走向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为了促使公司产品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应当对公司科研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完善。

1 产销研用联动,推动产品市场化发展

产—销—研—用模式是在产—销—研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该模式注重结合公司自身的运营特色,以客户为核心,以销售为目标,将公司生产、销售、科研等资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公司各个部门来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促进公司能够开发出符合产品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进而增加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公司在所属行业的影响力。

油田化学添加剂是对油品匹配度要求非常高的一类产品,随着油田的持续开采,油品物性会发生改变,对产品的性能与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科新公司能够依托其他兄弟单位,定期派遣科研人员到油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及时准确地把产品性能、需求状况等信息和客户的想法传递到公司,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油田的物性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从而能够对自己产品以及公司的科研方向、产品结构和数量进行调整,为公司改进产品性能和新产品开发的方向进行准确定位提供帮助,从而抢得市场先机。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生产和销售、销售和科研、科研和生产有机地联结起来。科新公司不仅拥有自己独立的科技研发机构,还配备了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这是科新公司领先于其他科研单位的地方,能够迅速将自身研发的新产品、新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把握好产—销—研—用联动发展,增强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快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以提高销售和技术服务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

2 规范研发程序,有效提升科研能力

为加强公司的科技研发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科新公司建立完善研发过程,包括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鉴定验收三部分。公司为了能够经济、高效地研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在各个研发环节上也作出明确的目标要求。

2.1 规范内控程序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明确内部职责权限,形成清晰的职责分工。了解每一位科研人员的业务特点,通过课题分组、小组联动,做到高效调动每一位人员的行动力。

2.2 科学风险评估

公司根据设定的科研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研发项目的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全面客观评判项目的可行性,从而确保企业在研发项目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又能准确把控其所潜在的风险。

2.3 信息交流与沟通

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如果我们不重视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而是闭门造车,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对于公司而言,交流与沟通要做到3个方面:一是内部沟通,公司内部员工就近期学习所掌握的知识与技术进行交流学习;二是与其他分公司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每个项目的现场情况,对市场需求进行把控,从而确定公司的研发方向;三是外部的交流沟通,与更多的研究组织进行信息交流,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开阔研究方向。

3 校企合作,打造一流研发平台

坚持校企合作,对于企业,高校具有行业最前沿的研究理论、技术成果;对于高校,能够有更好的平台来转化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校企之间进行企业产品相关的科研合作,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研发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研究成果的实践,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目前科新公司已经和中国石油大学和华北理工大学等高校导师进行合作,公司可以便捷借助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及时分享国际国内行业的相关资料,为企业经营决策,运营管理提供最前沿的数据支持。同时公司可以根据科研项目要求,将公司科研人员委托高校进行再培养和再教育,学习领域最新知识和进行实验技能的培训。高校作为技术前瞻性窗口,是了解科研动态和前沿技术的第一线。公司研发人员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获得学习的机会,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为企业作出贡献,也降低了企业内部培训的风险和成本。同时,高校导师也可以成为企业兼职培训师,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等方面的培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培训成本。因此,公司与高校合作是公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公司与高校产研分工、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实现双赢。进而企业能够创建新型的一流研发平台,建立以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科学发展模式。

4 坚持行业对标,不断修正研发方向

企业对标管理能让我们第一时间认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加快改进,实现长足发展。一个企业从建立之初就会面临着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加强生产稳定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企业生存竞争的焦点和难点。这时,企业对标是企业不断修正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

在企业对标管理过程中要树立3个理念:第一,要树立“最好”理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摒弃僵化思想,因为企业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习标杆企业的优点,为我所用,才能不断超越自身,做到“最好”;第二,要树立指标量化的理念。指标量化能够使企业的复杂管理系统简洁明了,企业的管理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企业的情况。而标杆企业精准的指标体系是我们与其开展对标管理的要点;第三,要树立战略管理理念。标杆企业在发展中之所以不断地进步与提高,是由于他们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企业开展对标管理,要像标杆企业那样,加强战略管理,激发新动能,总结出一套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运行机制。

对标管理的实施一般分为3个主要过程:第一,选定合适的目标企业,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特点、产品结构、生产规模等几大因素寻找行业中可比性强的企业作为目标;第二,各项经济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需要积极倡导对标管理新概念,根据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找出与对标企业差距,查找原因,明确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第三,形成有效的对标管理机制,并列入规范化管理的体系之中。

5 健全激励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对于企业而言,公司的效益不仅仅取决于市场,其公司员工是企业效益的最大创造者。对于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是公司科研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是公司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是公司经济发展最有价值的资本。

5.1 强化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满足自我实现的一种激励方法。科新公司要求科研人员每个年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公司通过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绩效情况进行动态反馈,并要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5.2 强化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要深度挖掘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积极构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科新公司对每一位新员工都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学习,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5.3 有效提升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公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利用利益杠杆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开展评优选先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与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赶超先进,争创一流的工作气氛。

6 结语

技术创新是生产企业安、长、满、优运行的保证,也是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解决市场需求的基础。企业只有多管齐下,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促进研发,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引导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助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产品企业
企业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