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1-01-10 03:24马剑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高职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加剧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本研究针对当前根据当今高职院校就业课程体系中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就业竞争力培养策略进行初步探讨,期望能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思考,对社会的各种变化做出积极的应对,以期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

一、绪论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全面的要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20年两会上提出,2020、2021 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 200 万人,帮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这是继 2019 年“百万扩招”如期“交卷”后新一轮扩招,也是对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教学模式、招生模式、评价体系、质量监督等提出的新挑战。因此也引发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素质的疑虑,让过去大学文凭就是就业保证的时代成为过往。而现今企业招聘不再以大学文凭为唯一考虑,而只是视其为基本的敲门砖。由于无法根据其所持的大学文凭判断其专业能力,故需辅以其他能力证明就业者的胜任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良好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职院校一味的借鉴重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及时把握市场和职业岗位对新技术和人才能力的要求,没有体现高职教育重创新、重应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致使高职学生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难以适配当下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需求。当前,随着时代步伐的跟进,学生的学习也进入急于求成的阶段,他们只想了解、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在内涵提升方面不重视。与企业寻求德才兼备的人才出发点背离,导致最后就业失败。

第二,缺乏深度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其次,在开展企合作中,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仅仅是企业的人事部门和学校的就业主管部门对接和沟通。教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仍以学校为主体,企业的作用只是接纳学生的实习,参与人才培养程度非常薄弱。校企合作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企业参与教学中有意识地在挑选这样的人员。真正走向工作岗位的学校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稳定。不少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理所应当”有一份好的工作相配。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般成功欲望很强,认为企业对自己的认同,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就开始心态浮躁,陷入相互的攀比中,开始强调单位应该给予自己什么,而很少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创造什么,在薪资待遇、地域、个人发展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缺乏就业指导团队。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管理团队是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甚至招生就业办公室为主要负责,各系毕业班辅导员兼任,人员配置不足,专职人员少,辅导员流动性大,且缺乏与就业管理密切相关的知识难以高质量地提供服务。此外,各高职院校虽普遍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但多流于形式,工作职责界定不明确,就业管理工作僵化。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与教学、学科建设并重的重点工作中,也并未将就业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中,导致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度不高。此外受限于人员和经费,就业部门很难安排专人负责健全的信息跟踪体系。对学生和企业的联系情况以及学生投递简历、面试等就业中间环节了解甚少。虽然定期通过电话、问卷等形式了解社会需求变化,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评价,但关注度较小,尚未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策略

(一)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通识教育,人文素养的提升:兼顾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艺,科技与人文的发展,加强网络信息与法律规范的素养。推动创造性思考教学:培养学生适应多元价值观念社会变迁中独立思考的能力,竞争中与人相互合作学习的群性学习态度。重视学年学分制选修制度:依据学生学习兴趣性向,设置选修课程与辅导策略是提振高职学生乐于学习成就感学习的最佳教学辅导途径。利用互联网远距教学,学生网上学习,建立优质高职品牌。全民信息能力护照与英文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基本学科能力,辅导学生取得技能证照。政、产、学三合一,加强建教合作,提升学生实务实作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结合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为社会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学生除了要学会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积极负责与终身学习的态度。建构学校、企业界二者间学习组织之伙伴关系,形成合作与转衔的关系,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将来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做最适切的选择。因此,从获得专业的知识技能来看,各专业教学与实习课程设计,应充分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结合相关企业实际需求,共同规划并评估成效,并据以设计适当的特色课程,达成专业技术能力目标。深化产教融合除了可以保障学生就业,更可以快速整合高职课程,使学生可以兼顾升学及就业的需求,使学生更愿意选择就读高职教育。

(三)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强化现任高职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引导支持高职教师寒暑假前往相关企业机构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行业发展研讨会,为使教师能快速增强其专业能力。加强与省内本科院校联系,双方可共享教学资源。高职更可借助本科院校资源,使高职学生可提早了解未来升学之路,教师可获得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鼓励学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

态度是做任何事情的根本,在高职阶段就必需建立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及工作态度,使学生一开始接触职业教育就养成良好工作观念,是从事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工作。中国未来将会走向证书和技能社会,从事任何工作皆需有专业证书,高职阶段除了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更应全力培养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取得技能再证书对学生将来升学及就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与挑战。针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产教融合紧密合作,建立整合机制,使每位学生都能所学为所用,所用为所长。每个产业也都能得到充分的人力资源可用,如此不但学生拥有就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也可大幅提升。

近年来职业教育政策在各界支持及参与下,已经获得许多良好的绩效和成果。为加速强化职业教育发展与深化,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期望未来能够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结、培育优质专业人才,各项策略都能充分展现务实致用精神,并强化产学紧密实务连结,减少学用落差,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培养高质量就业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为学校招生加分、产业加码、中国加值!

参考文献

[1].周建松.以“双高计划”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9(9) : 91-95.

[2]. 金春贤.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与途径浅析[J].中国商论,2020( 11) : 197-198.

[3].陳小娟,樊明成,黄崴.高职教育产教融合: 诉求、困境、成因及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 : 123-127.

作者简介:

马剑云(1990年-),浙江东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