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下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研究

2021-01-10 09:25郑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

郑婷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国内背景和时代意义,其始于党的十八大,并在党的十九大谱写了新篇章。根据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归纳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对党的认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现状,并通过构建融合体系探究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托于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和现实的状况,通过构建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渠道,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升大学生对于党的认同感,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与党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当前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政党认同教育

时代在发展,党的建设也应迈向更高的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总要求是对党的信任与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四个认同的讲话中,又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将其上升到“五个认同”, 可见国家对党的认同的重视性。在这一背景下, 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 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 不仅能够把党的最新理论、最新思想传递给高校大学生, 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 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现状和主要特点

新时代大学生对党认同的状况直接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对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政治素养的培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信息了解的全面性、真实性、是非辨别能力,都有很高的能力体现,这也给新时代大学生在党的认同方面的给予了很大的指导价值和意义。总体来说,目前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还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精神,对党怀有坚定的政治情怀。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但是难免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党的认知不全面、不理性、不深入,对党的一些大政方针存在疑惑、不明白,这就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教育,故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党的认同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起来,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新时代大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增强他们对党的认同,从而使他们的价值观与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趋于一致,为其将来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基础。

(一)新时代大学生坚决拥护党的执政地位,但部分大学生对党的认知水平不高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几乎全部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认可党的执政地位,坚决认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度肯定党成立10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调研发现,有90%的大学生表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我国的各项发展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96.12%的同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与党的正确领导没密不可分。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党的认同表现出优胜态势。但由于新时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加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社会结构转型,多元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潮不断涌现,部分大学生对党的认识水平还是不高,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党的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以及近百年的艰苦历程一知半解,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体上恶意扭曲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言论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这些现象不仅说明部分大学生自身思想信念不够坚定,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和舆论干扰,同时也表明他们对党的历史认知水平比较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动摇大学生们对党的认同决心和信心。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政治情感坚定,但部分大学生入党呈现功利化和政治冷漠倾向

新时代大学生入学后都有强烈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都希望在校期间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大一第一学期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充分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以及怀有坚定的政治情感。但由于党员身份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优势太过于明显,因此其入党动机具有功利主义。在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敢兴趣的同时又热衷于入党,在学校组织的政治教育和实践活动中保持冷漠的态度。这种被动的参与方式只会削弱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政治情感,影响他们对党的认同态度。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党加强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高度认同,但对作风建设的坚决性和持续性存有疑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数据表明,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反腐斗争和作风建设予以高度关注,且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以来党的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部署,所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虎拍蝇猎狐”、“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等新理念,以及狠抓作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与此同时,高校党组织也纷纷学习、宣传并切实履行中国共产党关于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知和认同度。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党内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分子级别越来越高表现出忧心忡忡,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决性和持续性心存疑虑,担心作风建设只是阶段性的,不能贯穿始终。尽管这些观点和理解并不全面、不够准确,但从侧面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党怀有浓厚政治情感和美好的政治期待。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把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不仅能够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让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和党倡导的主流思想观念保持高度一致,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成果性。

(一)在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紧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认同党,应该牢固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高校意识形态,并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之基、能量之源,全面树立大学生对党的“四个意识”:核心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从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

(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性

对高校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刻以一名中共党员的要求来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这关系着党的先进性,更关系着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认同意识,对其多方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肯定、忠诚、热爱,同时也能促使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在工作中、思想上以及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去引导少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知。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既有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原因,也有客观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原因,还有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自身主观原因。从中,自身的主观原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对党认同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也是二者能融合、必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其中“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可以看出党对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绝对领导性,只有真正加强落实对党的认同教育才能实现大学生与党有相同的政治理论、政治主张、价值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两者之间无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教育,并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进行调整,让新时代大学生始终保持用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武装头脑,了解最新的理论动态,坚定地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度。这些有益的经验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可行性基础。

(四)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立德和树人中的“德”和“人”代表着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领导下的积极向上的人,同时,也是国家需要积极培养的全面新型人才。而大学正是培养全面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也将影响到党未来的发展及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从现实角度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来对高校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教育,巩固其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中的意识形态,能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科学理论的人,正确引导有思想意识的人,帮助大学生加强对党的认同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体系的建设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对党的认同关键是思想上的认同。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马克思看来,要想革命、实践成功,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与实践作为“武器的批判”都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理论通过掌握群众,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我国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方面,其自身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其作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理论基础;另一个方面,通过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果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与实践性。因此,高校必须要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思想最基础,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认同感。

(二)加强理论课程指导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途径,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在渠道中面向新时代大学生深入开展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情党史教育活动,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思想做到课程之间协调发展,促使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及其有效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三)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环境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体系要取得实效,就要积极转变旧的思维,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双重转型。1、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应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发展。新时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借鉴国外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好经验,汲取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实现由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化。2、从单向传统的灌输式转变成双向交流式,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以生为本”,遵循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真正从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出发,构建一种双向交流型的方法,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过程。

人也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人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认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模式,優化新时代大学生的环境教育。首先,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去优化宏观的教育环境;其次,要构筑高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优化教育氛围;最后,要共筑优化网络环境,将网络的信息化与新媒体建设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
怎样清除政治生态中的“雾霾”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