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2021-2022年度小麦管理措施

2021-01-10 15:39谢会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质量

谢会芳

摘要:2021年麦播期间,由于土壤湿度大,襄城县小麦播种时间偏晚,部分小麦田整地质量差,麦播后降水偏少、土壤表墒较差、气温忽高忽低、11月22日降温幅度(超过10摄氏度)较大,部分麦田出现弱苗、黄苗、独苗、冻害、叶片干尖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襄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多次到麦田进行现场查看,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措施。

关键词:襄城县;小麦管理;质量

一、原因

1、播种过深。一般情况下,小麦的播种适宜深度为3-5厘米,如果超过了5厘米,那么长出的麦苗叶色黄、长势弱、不分蘖或分蘖偏少。旋耕过的地块没有耙实,土壤过虚容易造成播种过深[1]。

2、整地质量差。今年秋季雨水多、田间土壤湿度大,部分田块抢时间播种,造成整地质量差、表土坷垃多,抑制小麦出苗,同时小麦种子悬空,无法接触土壤,不能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只能靠自身的养分,出来的苗就会出现黄苗、弱苗、干尖等现象。

3、低温冻害。11月21日前气温偏高,我县小麦正处于幼苗快速成长期,11月22日小雪节气,气温骤降,一些地方气温降至零下1~2度,个别地方气温可能更低,24小时内气温降幅超过10℃,使得一些地方麦田出现冻害,一些地块麦苗成片发黄,严重地块或地段麦苗叶片萎蔫干枯。

4、病害。由于土壤湿度大,部分地块纹枯病发生较早,小麦纹枯病发生后,小麦的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降低,向上传导的茎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养分输送困难,造成了小麦叶片发黄。

5、水肥不足。自小麦播种以来,降水量少,部分地块水分蒸发快,表层土壤表现为缺水,出现黄苗;部分秸秆还田地块,整地质量差、耕层土壤少、秸秆量大,小麦很难扎根土壤中,养分供给不足出现黄苗现象。

二、冬前麦田管理措施

1、机械镇压或适时浇水。土壤偏湿、墒大抢时早播的麦田,耕翻整地多次机械碾压,土壤结构破坏,表层坷垃大而多,土壤空隙大,透风跑墒,且大量秸秆存于地表,出现黄苗死苗,或只旋耕不耙实,土壤悬松造成小麦根系悬空发生“吊死苗”现象。对于这类麦田,应在墒情、温度适宜时进行机械镇压或适时浇水,以压实润碎坷垃,弥补土壤裂缝,提墒保墒增温,防旱防冻,促进次生根下扎,保苗稳健生长。麦田镇压应特别注意土壤墒情,掌握镇压时间,对土壤过湿或土壤封冻的田块不宜镇压,苗小苗弱麦田不宜重压,以免压伤麦苗。

2、追施肥料。对底肥施用不足或秋季积水时间长、耕层养分淋溶多、苗子长势黄弱、分蘖不足、群体数量过小的麦田,可以在冬前浇水(或趁雨雪天气)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为麦苗补充营养、促使加速生长与分蘖。

3、适时浅耕划锄。晚播小麦因冬前积温不足,出苗晚,加之气温逐渐降低,难以实现壮苗安全越冬。对于这类麦田,应在小麦出苗后适时浅耕划锄,雨后及时人工划锄或机械松土,破除板结,提墒保墒,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地表温度,促苗早发快长。

三、中后期麦田管理措施

(一)返青、起身期。

1、依据小麦长势决定灌水时间和施肥量(科学水肥调控)。

苗弱苗黄生长不正常及除草剂药害的麦田,可提前小水浇灌,适当追施适量尿素或高氮复合肥10-15公斤;苗情长势良好麦田,可推迟浇水时间和适当减少追肥量。

2、科学选用对路药剂,狠抓病虫草防治。灌水后田间能走人时,可采取人工拔草或使用除草剂除草,防除以播娘蒿为主的阔叶杂草,并根据田间红蜘蛛等害虫及锈病、纹枯病、根茎基腐病等苗期病害发生情况,配合“杀虫剂、杀菌剂添加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 ,以杀虫、抑菌、除草、补充营养、促弱转壮、增加有效茎蘖数量”一块完成。若节节麦、燕麦等野麦子滋生较多,防治应在返青后至拔节前完成,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选择无风晴朗中午、施药前后3-5天无降雨和大幅度降温、田间无黄弱病苗,做到不重喷、不随意加大用药量、且最好不要混配其它农药、严格按照包装说明书要求进行喷施。

3、适时控旺防倒。一般在起身至拔节期及时采取镇压或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措施控旺防倒。

(二)拔节、孕穗期。

1、浇水补肥。

群体充足、个体健壮麦田,以控为主。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中后期(3月中下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避免春分蘖过多消耗营养,防止群体过大、田间郁蔽和病虫害加重,促根系往下扎,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后期延缓早衰。

群体不足、个体分蘖少的麦田,以“促”为主,结合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拔节末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5~7公斤,提高分蘖成穗率。

苗情正常麦田,以“保蘖、稳穗”为主,推迟至拔节初期以后再施肥浇水,促两极分化,避免发育过快过旺、受低温危害,实现趋利避害。

2、查治病害。重点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及条锈病、红蜘蛛等病虫害。

3、预防晚霜冻害。

冬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在气温低于0℃时形成的低温冻害。一般发生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幼穗分化处于雌雄蕊分化期、药隔期、四分体期,此期的低温寒流主要危害穗部,抽穗后表现为半截穗、残穗、哑巴穗、空穗无粒等。在寒潮降温来临之前提前浇水,减轻低温冻害。

(三)抽穗、扬花、灌浆期。

1、灌水预防“卡脖旱”。孕穗至抽穗期为小麦需水“临界期”,正式由營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此期缺水受旱,亩穗数、穗粒数锐减,产量明显下降,因此,有灌水条件麦田最好灌水,亩灌水量50-60方。

2、巧施孕穗至抽穗肥。叶色发黄、生长偏弱、地力较差麦田,应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花保花,提高小麦穗粒数。

3、科学防治病虫害。

一是严格监控小麦条锈病,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

二是全面预防赤霉病。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扬花期如有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三是抓好“一喷三防”。灌浆期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和麦穗蚜等多种病虫危害,实现一喷多效。

参考文献

[1]盛勇.唐山市丰润区2020年小麦春季冻害发生规律及管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0(07):29.

猜你喜欢
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有趣的质量单位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质量”练习
物理学中谈质量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