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2021-01-10 16:43张唯嘉孙浩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6期

张唯嘉 孙浩文

摘要:本文从近年来极其重要的垃圾收运处理问题入手,分析了在垃圾分类的三个阶段中影响垃圾处理效率的因素,总结了目前我国对于垃圾处理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居民个人意愿 垃圾收运网 垃圾处理技术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的生产量也在飞速增长。根据2020年环保部印发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9年全国发布信息的19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3560.2万吨[1]。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垃圾的收运处理成为了社会的热点关注问题。

虽然垃圾分类已经在我国进行了许久,但整体进程缓慢。杜欢政与刘飞仁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推进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居民习惯养成难、公共机构示范难、低价值废弃物收集利用难、末端处置难等。垃圾的分类收集是整个垃圾处理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基础设施,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推动垃圾分类的力度,并构建清晰明确的垃圾收运网络。

二、影响垃圾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垃圾的处理主要分为投放,收运和处理三个阶段。居民个人意愿、垃圾收运网络和垃圾处理的技术分别这三部分的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1.居民个人意愿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垃圾分类的参与主体广泛,推动垃圾分类,就需要培养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李金戈和徐云川研究了例如性别年龄等内生因素对居民垃圾分类主动性的影响,另外政策制度环境和垃圾分类设施条件也有重要影响。王晓楠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型,采用间接效应自助法来检验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系数得出了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的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效能也起到了调节作用。李玮等提出并验证了宣传教育正向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意愿。由此可知,要提高居民个人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不仅依靠居民的内生主动性,还要 通过完善的外部环境,例如完善的政治政策,恰当的法律法规,以及充分有效的宣传教育,去正向引导居民意愿。

2.垃圾收运网络的构建

有效清晰的垃圾收运网络是提高垃圾收运效率的最核心的方式。垃圾收运网络构建主要包括各个垃圾收运站点的建设和垃圾收运车的路径规划。林东淮研究了目前我国垃圾收运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贾娜的研究主要基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全面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理的过程,通过定性分析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评估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效能。方晶晶等研究了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的恶臭暴露对作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的健康影响。这警示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在提升垃圾处理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垃圾处理技术

前中端垃圾分类收运后,不同类别的垃圾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李鹏昊等针对研究了易腐垃圾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解決方式。丁晶等从工艺原理、处理成本及技术发展等角度,对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工艺进行分类探讨,并提出了未来渗透额膜浓缩液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竹涛等对在进行焚烧后产生的需要在填埋前预处理的飞灰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刘伟琪等则是以农村的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农村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处理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三、总结

上面的研究结果可知,我国整个的垃圾处理系统尚处于探索状态。要推动整个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还需要各方力量同时发力。一方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条例,利用制度的力量规范源头分类行为和后端处理的规范性。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开展对于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包括如何源头智能分类,怎样运输过程中智慧规划路线,如何做到同时具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垃圾处理等等。由此看来,在垃圾分类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致谢

感谢2021年度上海理工大学第一批科研项目课程(13900010)对本文研究工作的资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EB/OL].https://www.mee.gov.cn/ywgz/gtfwyhxpgl/ gtfw/ 202012/P020201228557295103367.pdf.2020-12-28

[2]杜欢政,刘飞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难点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134-144+2.

[3]李金戈,徐云川.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因素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11):234-237.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 11.132..

[4]王晓楠.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研究——差异化意愿与行动[J].中国环境科学,2020,40(08):3495-3505

[5]李玮,王志浩,刘效广.宣传教育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制——环境情感的中介作用及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03):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