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论语》中的仁

2021-01-10 16:43周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论语

周琳

摘要:“仁”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概念,如果不清楚“仁”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就不能说你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思想。结合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观点,总结《论语》提到的关于“仁”的意义,儒家一定有一个共同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方向,即“止于至善”,并且要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实现,并且看他是不是实际让更多的人受益。

关键词:《论语》;仁;儒家思想;孔子思想;思想体系

读过《论语》的人一定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实际上,“仁”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概念,如果不清楚“仁”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就不能说你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思想。那《论语》中的“仁”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人结合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观点,总结《论语》提到的关于“仁”的意义,提出了我对“仁”的理解,自认为比较合理。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有时似乎一点也不神秘,做起来也容易,好像随手可得般。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仁者,其言也訒”(行仁的人,说话很谨慎)。。。但有时又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怎么也够不到。如:“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四种毛病都能免除,可以说是行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很难,但是不是行仁我不知道“);孟武伯问孔子他的三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是不是达到仁的标准,孔子说各有各的才能,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可以行仁。孔子平时也很少主动说起仁(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从这些可以看出来,”仁“真的有點让人捉摸不定。

傅佩荣教授曾解释过,说”仁“是每个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每个人的仁是可以不同的。我认为这种解释是非常有道理的,但似乎又不能完全解释《论语》中提到的”仁“。《论语》中孔子向子路和子贡分别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历史上也有很多学者争论这个”一以贯之“的”一“究竟指的是什么。傅教授说是”仁“,我认为很有道理,但似乎又觉得不够全面。我认为应该指的是孔子直到晚年才逐步形成的思想体系,也就是儒家的思想体系。结合傅教授的解释,我认为”仁“代表的就是孔子的思想体系(曾参说是”忠恕“,显然过于肤浅,曾参后来认识到,说过仁以为已任,任重道远。)。

《论语》中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者“。这其实就是儒家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大学》中说的”止于至善“,即达到一种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和谐,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显然只是一个美好愿望,实际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善“的概念。傅教授说善是指”人我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如孝、悌等。我认为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被大家所认可和肯定、能够正面影响或帮助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善可以是一种关系,也可以是一种行为。

现在可以来解释”仁“了:

1、”仁“是儒家思想特定概念,只有符合儒家思想中判定标准才可以称”仁“;

2、从形式上讲,”仁“包含了各种德行,可以说是百德之首,如”孝、忠、信、直、敬"等等,但又不是具有这些德行就能称仁的;

3、行“仁”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自我的修养,即努力提升自己道德水平,养成符合礼的行为规范(“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第二个阶段就是利用自己的德行、能力去帮助或影响所能影响到的任何人,也就是行善;第三个阶段就是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终极目标。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先从自己身边的人影响或爱起,如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朋友信等等,从“齐家”到“治国”。第一个阶段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第二个阶段服务的,也就是说儒家思想努力的方向是尽量能够影响、帮助、关爱更多的人。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善”也可以是有程度的,影响多的人就是大善,影响少的人就是小善。

上面说了,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在行仁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首先,儒家一定有一个共同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方向,即“止于至善”,并且要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实现,至死方休。也就是说,要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在行仁,要看他有没有至死不移地朝那个行善的目标去做,也只有到死才能“盖棺定论”。所以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而如果树立了这个崇高的理想且意志坚定,则日常行仁的方法很简单,因为可以说每一种德行的修养都可以是仁的一种形式。而人要至死都在行仁是需要力量来支撑的,这个力量来源就是傅教授说的“人性向善”,即直诚产生向善的力量,而行善又不断强大这个力量;其次,判定是否是仁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看他是不是实际让更多的人受益了,也就是行了大善了。如果他行了大善,就可以判定为仁了。如管仲被孔子和他学生说成不俭、不知礼,也不义,但因为他的卓越贡献而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免于战争的伤害,所以孔子说他是“仁”。这跟他有没有坚持至死行善已经不重要了。而因为大多数人因为能力、机缘、造化等等原因,一般至死也只能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初级努力,如“伯夷、叔齐”,他们的德行很好,但其实影响的人是有限的,他们也是至死在坚持行善,所以也被称为仁。

为了尽可能在第二阶段中往上走,即行善于更多的人,所以儒家思想中提提倡“学而优则仕”。从政就会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得到影响和帮助,当县长能影响一县之民,省长能影响一省之民。另外,教育也是能更多影响到大多数人的方式,所以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孔子也被后人遵为“万世师表”。

按照上面的理解,完全可以解释《论语》中“仁”和“善”的概念了,其它就都可以说得通了。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论语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