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农自杀事件折射出的养蜂业困境及对策

2021-01-11 02:08孙翠清赵芝俊
蜜蜂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蜂业蜜源养蜂

孙翠清,赵芝俊,刘 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养蜂业是一项绿色无污染的农业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蜂产品,而且蜜蜂为作物和野生植被授粉,促进农业增收和植被繁衍生息,是大自然必不可少的有益昆虫,因此,养蜂业也是种植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辅助产业。

然而,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从事养蜂已有20年的四川籍44 岁蜂农刘德成师傅却在驻扎于云南的自家蜂场自杀身亡。起初,人们曾怀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的严格管控措施致使蜂群不能转场,是其自杀的直接原因,但根据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和媒体对其家人的采访信息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仅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刘德成师傅在养蜂生产中接连遭遇的困难,才是导致其绝望轻生的根本原因。根据相关信息,由于油菜种植面积缩减,刘德成师傅近两年调整了放蜂转场路线,对新场地还不够熟悉,其在云南放蜂时治蜂螨用药过量加上当地油菜花打药导致其饲养的蜜蜂大量中毒死亡,损失殆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本,再加上其家庭负担过重,使得这位蜂农最终不堪重负。实际上,刘德成师傅的遭遇并非特例,他所遭遇的困难其他蜂农多数也都曾遇到过,这些困难正是当下我国养蜂业所面临的困境,如不能及时得到破解,将极大地制约我国养蜂业发展。

1 重要蜜源油菜播种面积持续大幅减少,养蜂生存空间日趋收窄

油菜是我国第二大油料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人工种植大宗蜜源作物。由于我国原来油菜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开花期长、流蜜和吐粉较多,油菜蜜源在我国各类蜜源中占重要地位。油菜蜂蜜既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蜂蜜品种,也是主要出口蜜种[1]。然而,近年来,由于临储油菜籽收购政策取消,以及油菜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油菜种植收益日趋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近年来全国油菜播种面积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731.6万hm2下降到2018年的655.1万hm2,下降了10.5%;油菜播种面积曾位居全国第一的湖北省,播种面积从2010年的108.9万hm2下降到2018年的93.3万hm2,下降了14.4%(见图1)。而目前国内油菜籽市场并未有向好的迹象,油菜播种面积下降的趋势将很难在短期内扭转,预期仍会继续减少。

图1 油菜播种面积变化(2010-2018年)

除了大宗蜜源作物油菜以外,其他一些小的蜜源作物,也存在因种植效益不佳而导致种植面积缩减,以及品种替换后作物流蜜量减少甚至不流蜜的情况,比如荞麦[2]等。从总体来看,可利用的人工种植蜜源作物的面积在不断减少,意味着人工种植蜜源的载蜂量在不断减少,将直接减少蜂蜜的产量,压缩养蜂业的发展空间,蜂农将为寻找新的蜜源地付出更多的代价,蜜源匮乏到一定程度必将迫使蜂农退出养蜂行列,使我国蜂群保有量下降,阻碍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蜜蜂保护机制不健全,蜂群常因农药中毒死亡

农药中毒会给养蜂者带来巨大损失,一方面会直接导致大量蜜蜂死亡,另一方面剩余的蜂群也会由强群变为弱群,失去较高的生产能力。我国虽然重视对本土中华蜜蜂蜂种资源的保护,设立了一些中华蜜蜂保护区,但是在保护蜂群不受农药毒害方面却没能实施较为有效的措施,因飞防喷药和种植户使用农药致使蜂群中毒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2018年6月,在中华蜜蜂保护地河南省桐柏山,因飞防作业造成中华蜜蜂蜂群大量死亡。2019年4月中旬,又因防治小麦病虫害喷洒农药,疑再次造成中华蜜蜂大量死亡。据向有关蜂农调查,这2 次因为喷施农药而造成的蜂群损失经济价值高达3000万元。2018年9月8日,河南省扶沟县在开展防治美国白蛾飞防作业后,该地区的600万只蜜蜂相继死亡。以上仅是有报道的较大规模蜂群中毒案例,实际中还有许多蜜蜂农药中毒事件未被报道。然而,在蜜蜂因农药中毒大量死亡后,却常有官方出来声明蜜蜂死亡与喷洒农药无关,表明地方政府对蜜蜂保护重视程度极低。

与我国对蜜蜂保护意识不足相反,欧美等国早就充分认识到了蜜蜂对作物授粉的重要性,格外重视对蜜蜂的保护。自2006年底,欧美一些国家接连发生成年工蜂短时间内莫名消失的蜂群崩溃综合症(CCD),引发了这些国家对授粉蜂群短缺的担忧。关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目前尚未有一致的研究结论,但有观点认为是农药中毒造成的,为保护蜜蜂,欧盟于2013年禁用了3 种烟碱类杀虫剂。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中长期被大量使用,但是蜜蜂保护机制却没有形成,农药中毒一直是令蜂农们畏惧的严峻问题,蜂群一旦中毒,蜂农可能会血本无归。

3 养蜂业科技支撑薄弱,蜂农缺少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我国广大直接从事养蜂生产的蜂农们学习养蜂技术的渠道多以跟师傅学习和自学为主,也即“干中学”。而在养蜂生产中,蜂群饲喂和蜂病防治十分关键,尤其对于大转地蜂场,蜂群所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蜂群管理跟不上或蜂药使用不当,蜂群可能会出现极大损失。而在实际生产中,蜂农能够获得的专业规范的技术指导却比较少,蜂农养蜂技术的提升多数靠自身经验摸索积累和与其他蜂农交流学习。究其原因,是我国对养蜂业重视不足,全国高等学校养蜂业学科数量和蜂业科研经费投入都十分有限,蜂业科技支撑严重不足,蜂业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蜂农很难及时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相比之下,美国对蜂业科研十分重视,把蜂业科研经费列入国家预算法案,长期对蜂业科研给予稳定支持,美国蜂农登记注册之后,也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

4 养蜂缺少保险保障,难以转移风险

养蜂是一项靠天吃饭的生产活动,不仅蜂蜜产量直接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而且蜂农常年转地跋涉在外,发生意外交通事故、蜂群意外灭失的可能性远比种植户要高得多,因此,养蜂业遭受灾害和意外影响的风险非常大。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全国范围的专门养蜂保险以帮助蜂农减轻风险损失,仅北京小范围内试行了养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浙江省小范围实行了养蜂业风险救助机制,然而这些减轻养蜂业风险的创新性措施都没能在全国得到推广,绝大多数蜂农只能自己承担风险损失,而有些风险对蜂农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5 应对养蜂业困境的措施建议

我国成千上万的蜂农们正在不同程度地面对以上所分析的这些困境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因破产而退出养蜂业。为了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令其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5.1 重视蜜源作物的种植和结构优化

从农业生产全局来看,一定数量的蜂群保有量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蜂群的发展必须要有足够不同季节的蜜源来支撑。在保护洋槐、荆条等野生蜜源不被随意砍伐的基础上,需要适当调整属于蜜源的人工种植作物面积以保证蜂群的承载能力,可采取补贴政策,激励农户种植蜜源作物。当前,需要采取激励措施保持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再继续下滑。

5.2 对农药使用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管

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对有益昆虫,甚至人畜造成严重的损害。我们必须要严格保护蜂群不受农药毒害,可通过立法规定农药喷洒前必须通知到周边的养蜂人,并且进行严格监管,对未通知到位和对蜂群造成损失的建立惩罚制度。

5.3 加大蜂业科研投入

首先要加大对蜂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增强对蜂农的专业技术支持;其次是加大蜂业科研经费投入,尽快解决养蜂生产中亟待解决的蜂病防治问题。

5.4 加快政策性养蜂保险的开发与推广

政府推动保险公司开发政策性蜂业保险,减轻养蜂业因气候、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风险损失,为蜂农的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蜂业蜜源养蜂
养蜂振兴待后生—拜读张莉代表建议有感
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蜜蜂采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