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1-01-11 12:08吴荣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醛固酮内酯洛尔

吴荣辉

(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广东 高州)

0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因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引发心肌结构以及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一般来说是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心脏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引发的缺氧或者缺血性病变[1]。疾病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正常生活也受到影响。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采取改善临床症状,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等措施[2]。有相关报道显示,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联合螺内酯治疗,对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佳。本课题为了对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对300 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将本课题研究结果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30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入院。按照电脑随机分组,对比组和研究组各150 例。研究组,男、女各85 例和65 例,年龄48-70 岁115 例,70-82 岁35 例,均值(67.65±3.65)岁。病程0.2-5 年,平均(1.45±0.38)年。纽约心脏协会NYHA 分级为,Ⅱ级50例,Ⅲ级80 例,Ⅳ级20 例。对比组,男、女各90 例和60 例,年龄48-70 岁122 例,70-82 岁28 例,均值(67.88±3.12)岁。病程0.3-5 年,平均(1.65±0.40)年。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为,Ⅱ级40 例,Ⅲ级85 例,Ⅳ级25 例。入选标准:(1)患者有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史;(2)发病时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3)超声心动图异常,心脏结构以及功能异常;(4)有收缩性或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特征;(5)心衰标示物指标异常。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2)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口服利尿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基础血管疾病进行控制,给予抗感染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嘱咐患者卧床休息。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美托洛尔(生产厂家: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288,规格型号:25mg×30 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一次6.25mg,一日2~3 次,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一周一次增加6.25-12.5mg,一日2~3 次,最大剂量可用至一次50~100mg,一日2 次。最大剂量一日不应超过300~400mg。联合螺内酯(生产厂家:北京中新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10011,规格型号:12mg×100 片)口服治疗,每天2 次,每次20mg。

两组均持续用药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

显效为治疗后,患者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心功能分级提高2 级及以上;有效为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仍然存在,但有进行性改善,心功能分级提高1 级;无效为患者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有加重倾向或死亡。治疗有效率为显效比例+有效比例。

1.3.2 评价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3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三个月后的疗效对比,研究组治疗显效与有效例数共计139 例,占比92.67%,对比组治疗显效与有效例数共计118 例,占比78.67%,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组间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3 个月后,研究组LVEF 指标水平有明显提升, 与对比组指标有明显差距(P<0.05)。研究组LVEDV 和LVESV 指标水平都有明显降低,与对比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比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LVEF(%) LVEDV(mL) LVESV(mL)研究组 150 治疗前 38.89±7.68 223.34±50.13 186.33±20.65治疗后 60.63±2.18*# 198.10±22.20*# 163.33±5.00*#对比组 150 治疗前 39.02±6.88 222.89±52.38 186.59±21.44治疗后 45.54±3.32 166.17±21.47 142.00±7.02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理比较复杂,既包括患者神经内分泌作用,又与细胞因子的正常运行状态被打破有关[3]。这两种病例作用,都会导致慢性衰竭的发生与发展。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除了对基础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外,还要通过提高心功能,防止心室重构的发生。

美托洛尔是一种β 受体阻滞剂。其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作用,来缓解血管过度收缩现象[4]。并通过缓解外周血管压力,减少心脏负荷。通过促进正常心率的恢复,提高心肌张力,从而缓解心肌压力[5]。在治疗的同时,可提高心肌供氧和供血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从根本上改善心功能。临床研究显示,醛固酮是导致病理性心室重塑的主要因素。醛固酮可以对心肌、血管平滑肌以及肾小管上皮等细胞质受体产生刺激,使其生成特异性醛固酮诱导蛋白,产生心室重构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6]。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应用在临床治疗中,主要对通过与醛固酮受体相结合,对抗醛固酮逃逸进行抑制,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并且起到保钾利尿的作用[7]。另外,螺内酯通过明显的阻断醛固酮效应,也可以对心室肥厚以及心肌纤维化进行改善,促进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中,有显著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三个月后的疗效对比,研究组治疗显效与有效例数共计139 例,占比92.67%,对比组治疗显效与有效例数共计118 例,占比78.67%,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3 个月后,研究组LVEF 指标水平有明显提升, 其与对比组指标有明显差距(P<0.05)。研究组LVEDV 和LVESV 指标水平都有明显降低,且与对比组有显著差异(P<0.05)。这充分说明美托洛尔与螺内酯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主要对心功能有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与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防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猜你喜欢
醛固酮内酯洛尔
内酯类物质在食品中的贡献及形成机制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