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统一调度制度破解黄河水超引难题探讨

2021-01-12 00:12张洪亮夏文君边晓南
海河水利 2021年4期
关键词:黄河水德州市调水

张洪亮,夏文君,边晓南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253014)

1 水量统一调度研究背景

近几年,德州市区域小气候受全球气候影响导致当地降水量偏少,进入“十三五”以后,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期,伴随着全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德州市的基本水情,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为了保护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早在2006年就研究制定了黄河水量调度制度,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是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化解黄河断流危机的基本措施与保证。黄河水量调度开创了我国大江大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先河,成功实践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新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在我国北方缺水河流实施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的新模式,创造了人水和谐的局面,维护了河流的健康生命,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因此,德州市实施水量统一调度,既能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又能破解黄河水超引难题,是实现德州市水量良性循环及黄河水可持续利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 黄河水超引原因分析

德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腹地、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作为农业生产大市,当地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德州市土地总面积10 356 km2,其中农用地8 149 km2、占总面积的78.7%,农业生产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5%,而当地水资源紧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0%。德州市南部齐河县临近黄河,外调水为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出现黄河水超引的原因主要如下。

(1)降水量偏少,降水分布不均匀。据统计,德州市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近30 a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十三五”期间降水明显偏少,特别是冬季降雪稀少,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平均明显偏少,德州饱受冬季旱情困扰,冬小麦第二年的春天返青期需要多1次春灌,导致用水量增加。同时,受气候影响,德州市春、夏、冬季降水量跟年降水总量一致也呈现下降趋势。

(2)采用传统型耕作模式,用水方式粗放。德州市多年以来耕作模式是一年两季,粮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年均灌溉次数在5次左右,其中3次春灌、2次秋灌,农业用水方式粗放,主要为“大水漫灌”。据统计,我国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2,而部分发达国家已达0.7,粗放的农业用水模式导致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较严重。

(3)受地势影响,调水蒸发损耗严重。德州市地势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因地势原因导致西、北部县(市、区)往往出现水荒,用不到黄河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输水过程中的损耗也是导致黄河水用水难的主要原因。黄河水指标是在引水口门开始计量的,到达县(市、区)境内蒸发等损耗率达20%,再加上调水沿线群众灌溉抢水,真正收水率仅60%。

3 黄河水超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加强调水设施建设,解决跑冒滴漏,保障有效输水。解决调水过程中存在的跑冒滴漏、水污染等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调水设施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创新调水管理机制,多渠道解决建设投资大、工程建设难的问题,落实相关责任人的监管职责,推动形成权责明晰、管理专业、监管到位的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新格局,解决好调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更好地保障调水质量。加快推进沿途调水口门计量设施建设进度,保障科学精准计量,摸清沿途调水口门,防止水量出境外泄,防止调水过程沿途县(市、区)群众抢水。

(2)加强节水设施建设,转变粗放用水,防止输水跑冒滴漏、咸水入侵,保障有效灌溉。农业用水领域,对黄河水调水输水干渠和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实施一系列节水配套工程措施,加强科学管理,加快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非农业用水领域,加快企业转型,加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节水改造,提高工业水循环重复利用率,保障中水回用,既要提高原水利用率,又要减少污水排放量,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居民生产生活领域,通过实施雨水回收利用、建设节水机关、改造公共场所用水设施和普及节水器具,逐步推动整个社会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转变。

(3)加强当地水源利用,增加可用水量,保障区域用水。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通过宣传,让全社会逐步转变多用、多引黄河水的思想意识,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黄河的重视程度和珍惜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自觉性,把黄河水作为战略资源,保障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逐步摆脱对黄河水的依赖,用好当地水,巧用过境水,充分利用再生水,同时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德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确保全市引黄河水不超标。

4 水量调度与管理实施过程

德州市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各调水河段实行分级调度和断面控制,主要是干流各断面流量控制;保证地区公平性,考虑区域整体用水需求和用水效率,兼顾流域内各地区的用水需要,制定各地区的中长期需水总量,并通过调度实施,进而保证各地区的基本用水需求;统筹考虑各部门用水需求,在满足生活用水兼顾生产、生态用水的基础上,优先分配农业用水中的关键用水,尽量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提高农业用水的整体效率,维持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

德州市水量统一调度充分运用了水利、水资源信息化技术。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德州市改善信息收集处理手段,现初步建设并形成联接市重要水雨情测报点、重点水库、1个主调度中心、17个分调度中心的视频会商系统。水资源全面信息化管理调度中心通过联通公司10 M专用内网与省水利厅相连。

5 实施效果分析

德州市水量统一调度制度的实施,对推动农村种植结构的转变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德州市用水紧张的状况,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灌溉保证率、灌溉效率和效益;促进了工业用水工艺改造,提高了单位产品用水效率和效益;规范了用水秩序,促进了社会稳定,提高了社会公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对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避免了上下游争水、抢水和盲目引黄河水状况的发生,缩短了调水时间,提高了水利用效率,保障了全市58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缓解了城市供需水矛盾,改善了居民生存环境,促进了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黄河水德州市调水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复杂跨流域调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以陕西省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例
黄河水是胶体吗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两滴黄河水
包头市城市规划区承压水分质供水探讨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