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思想: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及历史经验

2021-01-12 00:59王婧,高军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

王婧,高军

摘 要: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梳理其职业教育思想,历经了“萌芽与探索期”“确立与初步发展期”“调适与恢复期”“规范与体系化发展期”和“特色化与内涵式发展期”五个阶段。基本特点是: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继承发展与借鉴创新相结合。历史经验是“三个坚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将职业教育始终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2-0033-07

教育思想,是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不断前进发展,一个又一个时代留下的思想瑰宝,是批判地继承又不断丰富的文化遗产。职业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特殊属性,并与社会发展相契合,与时代精神相呼应[1]。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而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所给予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不论是作为学理分析,还是实践探索都值得学习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脉动,论析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同时,这对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基础和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思想发展历程

我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民族主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我国受到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开始关注职业教育,针砭时弊,提出了许多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陈独秀认为“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2]从社会的角度提出了“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和“兽性主义”[3]。而其中的“职业主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要懂得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李大钊则提出“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4]的职业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与职业合一。这些关于职业教育具有创见性的思想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职业教育思想发展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萌芽与探索期(1921—1948年)

在抗日革命斗争过程中,共产党人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开展,长期的革命斗争与探索实践为共产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1934年,苏维埃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提出“试办短期中学”[5],其目的在于“为广大青年提供义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和实际生产劳动是主要教学内容。”[6]《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个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的纲领性文献[7]。为了更大程度地在劳苦大众中推广职业教育,共产党在根据地以牌、所、组、班为单位开展各种识字运动,更好地在群众中进行文化知识扫盲。同时开办农村夜校、工人补习学校以及农业学校等,传授给群众基本的文化知识、政治常识以及农村科学知识等。1937年,关于如何搞好根据地建设,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8]同时,除了工人、农民以及青壮年的职业教育外,共产党对于少年和妇女的职业教育推广也同样重视。对于少年,共产党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思想。1944年,延安的完小对数学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改动,除了学习主要知识科目之外,“四年级以上学生增加教授记账法、写信、撰写路条、书写契约、珠算等教学内容”[9],并且在数学教材中也大大地纳入了与其他人民生产经营劳动密切联系相关的知识点。除了教育方针的变更外,“小先生制”在根据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让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担任“小先生”,更好地推广民众教育,反哺社会,而学生也从劳动实践中寻真知,并与群众在一教一学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对于妇女,共产党提倡男女平等,这在其职业教育思想中有很好的体现,女子同样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为此在根据地开办女子职业改进社、妇女职业学校等。

职业教育不仅在群众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共产党对于干部的职业教育同样没有丝毫松懈。干部职业教育是革命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干部职业教育的开展更能体现其自身专业性和针对性。就专业性而言,职业教育涉及的领域有金融、医疗卫生、通信农业等皆拥有独立的专业性质学校。针对性则是指教育对象具有针对性。秉持着为革命培养先锋队的信念,对党员干部不仅有专业领域的学习要求,同时还有对其革命意志、思想觉悟的锻造与磨炼。这些党员干部学校无论是制定教育方针还是进行教育活动都遵循毛泽东的指示——“坚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0]。

(二)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共产党人就在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表示关切,“我们要更加注重技术教育”[11]。这彰显出党肯定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其对于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性。1958年,在国情需要和借鉴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的精辟论述,进一步指明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12]。同年,江西省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是我国共产党贯彻“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成功范例,也是党职业教育思想精髓体现。当时,职业中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邓小平同样肯定半工半读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也指出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国情更好地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其发展。为此他特别提出:“目前,应充分考虑各级和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所应应占的招生比重,尤其应该要进一步不断扩大普通农业中学、各种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技术学院的招生比重。”[13]

1966年,中国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许多职业学校停办损毁,无法继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邓小平强调,“城市需要发展一批职业中学”[14]。

(三)调适与恢复发展期(1978-1996年)

1978年开始,教育各个领域逐渐恢复发展,党在教育发展的规和质量问题上有了新的见解。这一时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多反映的是政府的主导性、计划性和指导性。1985年,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呈现出的薄弱问题,坚定地指出:“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情况,力争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15]这不仅显示了党对于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能起到的作用的重视,也表明了党加大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决心。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可以看出党对于国际环境和我国国情的把握也意味着党认识到劳动力素质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991年,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并且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千千万万的学子创造了学习生产劳动技能的机会,提供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可以拥有在社会立足的一技之长。1993年,国家深刻认识到建设职业教育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16]。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不断尝试、反思和调适,寻求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发展脉络与方向,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17]。只有让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相连,才能发挥出职业教育能给地方各省乃至国家带来的最大效益。

(四)规范与体系化发展期(1996-2012年)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和通过,标志着当代我国第一次从法制层面上来规范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从此,职业教育有法可依,职业教育的进程趋于平稳。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正式明确提出“全面发展”的思想理念[18]。这也标志着我党的职业思想彻底实现了过渡重构,由以前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转变为深入全面地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深化改革到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适应社会经济要求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报告中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19],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式迈进了一个更为系统化,现代性的新时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职业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思想同时,也在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并且,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不断优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不断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發挥其处于战略地位的作用。因此,2005年,在之前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中国特色”[20]的新的目标要求。2010年,国家进一步明确要求,“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21]。这同样能体现出我党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仍不忘初心的精神理念。从革命时期一直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事业建设关键时期,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优路径和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共产党人永远牢记的一项历史使命。

(五)特色化与内涵式发展期(2012-2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人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不断促进当代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综合能力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与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是我国破解就业难题的主要突破口。2014年,党中央再次就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建设作出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战略性工作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2]。这对于深入推进当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重大战略,创造更大的产业优势和更多人才红利,优化内部教育结构意义深远。同时,习近平思想一直对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给予思想理论的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公平应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内核,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3]2019年,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24]。职业教育的美好未来是需要各方齐心合力共同奋斗的,共产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与职业院校师生的凝聚力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截止到2021年,职业院校70%的毕业生选择成为各个领域的一线从业人员,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25]。在这个克难攻坚的关键期,共产党人关于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精进,呈可持续发展之势,使职业教育改革一直与国家现代化进程保持步调一致,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在百年历史演变过程中,我国横纵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颇具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彰显中国特色。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中国共产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根植于百年的历史实践活动,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不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提出的“职业与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建国后,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还是现如今,提出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理论创新的体现。

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会归于实践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交互,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一项原创性贡献。五四运动前后,当时的教育事业在社会动荡中艰难发展,毛泽东针对此番社会现况,评论道“现时学校大弊,在与社会打成两橛,犹鸿沟之分东西,学生不能得职业于社会。”[2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意识到了职业与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提出了“教育与职业相统一”的职业教育思想。于是,共产党人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等由共产党人创建的各种类型的学校,在当时都为工人运动培养了大批的后备力量。

2012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这对于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无疑是一次理论的创新。2014年,国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其发展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点和出发点,对于推动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有关事务也予以重视和关注,“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27]。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组织之间缔结了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2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不仅对于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化发展进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来讲,也是进一步加快融入全球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体现。

(二)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

不管是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充分与社会发展与现实需要相结合,同时,党的职业教育思想也在全方位地引领着职业教育改革,为国家在不同领域的战略部署及建设提供着支撑力量。这也使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党的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规划呈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与引领性,接续发展。

在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共产党贯彻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方针,为培养革命建设人才,建立大批职业院校。现如今的中国医科大学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医学院的前身。当时为了改善医疗条件,这个卫校应运而生,但现如今依旧为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输送人才。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职业教育为革命斗争与社会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职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亟待恢复经济与民生。党于1950年提出要“培养通晓基本理论并能实际应用的专门人才”[29]。1979年,邓小平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表明对技术人才培养的态度:“我们要瞻前顾后,看远一点。”[30]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于国情,放眼世界,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构想和科学预测,为未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1990年至1996年,习近平曾在福州担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在任职期间,他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31]的办学思想。1999年底,教育部提出“要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32]。200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方向,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强、可以在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33]。2014年,党根据国家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的战略性需要,加快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性部署,着重培养“新技术与高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3]。

随着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节不断深化,各行业对于技术科学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2019年1月24日,国家着重提出“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34]。2021年3月,國家颁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关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不仅有效地完善了专业目录所设定的管理办法,更有效地健全了职业教育专业随着行业发展而出现的动态性调整的机制,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接轨。

(三)继承发展与借鉴创新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是纵横交错的。“纵”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时间轴上的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是对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横”的发展,则具有时代性与国际性,这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对于国外先进思想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为我国职业教育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1934年,毛泽东提出将“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的劳动教育理念作为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之一,行之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并在践行思想的过程中加以研究与发展[35]。1955年,全国首次技工学校会议正式召开,借鉴了苏联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安排,总体的建设思路是“生产实习,教学为主”[36]。自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秉持着开放与兼容相互协调发展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借鉴、吸收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优秀理论与实践成果。

伴随着百年历史变迁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建设能力在不断拓展,并且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我国建立,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直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自“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倡议实施以来,我国从始至终都充分地贯彻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愿景与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成功地实现了从“单向输入”到“双向交互”的转变[37]。2021年,关于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国家提倡“大力推进鲁班工坊建设,深入参与G20、金砖国家、AEPC等多边机制的教育活动”[38]。并且,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国家鼎力支持“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39]。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思想的历史经验

在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产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核贯彻始终,坚持不变,为其思想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力量: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我国共产党人不仅做到了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一以贯之,同样也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理论思想精髓所在,也是我党开展落实各领域各项工作的思想指南和精神源泉,这对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思想背景下,同时继承中国革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的经验,共产党人一直将“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内核。

在共产党职业教育百年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一直被共产党人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针。1958年,毛泽东表示坚定立场支持将劳动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要求所有在校师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加生产劳动。”[40]中国共产党对于儿童职业教育的思想启蒙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同样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要求:“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41]共产党人不仅重视职业教育与劳动的结合,而且在教育实践领域进行全面推进。

在进行“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式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找到了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契合点,丰富了形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继往开来的深远影响。

(二)坚持党的领导,将职业教育始终摆在重要战略位置

在任何历史时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国情都紧密相连。1985年,中共中央明确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2],标志着职业教育改革迎来良好的发展局面。党的领導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职业教育同样对于坚持党的领导有着独特的意义。1991年,国家在制度层面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进一步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3]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现实,对职业教育战略定位部署提出要求,“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其提供人才保障的优势。”[44]并且,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二者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上,明确表明“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45]。关于职业教育地位的确切论述以及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可以看出,党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带领人民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心。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

中国共产党践行传统特色民生观的核心理念是: 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本质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更是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46]。党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改革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倡导对劳苦大众进行教育,开展扫盲、识字等运动,并且开办“工人夜校”等,旨在提高工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与劳动技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各地响应国家号召,职业中学迎来的发展的春天,中、高等职业教育因此蓬勃发展。随着《职业教育法》的出台,人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更好地得到了切实保障。并且,党中央十分重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强调职业教育同样要为农民创造福祉。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47]实现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精准助力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

从党和国家的战略视角来看,党将职业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这样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全球性竞争力,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和支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技能型的人才,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从个人角度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民众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创业的机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百舸争流的社会繁荣变为现实。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职业教育的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是共产党人们不断探索和奋斗得出的智慧。当下,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深度优化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党的领导下,牢记历史使命,展望未来,职业教育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何杏玉,曹克广,王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思想的百年传承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70-73.

〔2〕〔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C].北京:三联书店,1984.88,88.

〔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1.

〔5〕〔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7,236.

〔7〕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51.

〔8〕薛勇民.走向社会教育的深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当代探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172-173.

〔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355.

〔10〕杨开达.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1):16-20.

〔11〕白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学习资料[M].北京:联益出版社,1950.15.

〔12〕邢彦明.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04):13-17.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0.

〔1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http://www.moe.gov.cn/jyb_ 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

〔16〕〔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J].吉林政报,1993(04):7-18.

〔18〕周明星,刘晓,王良,胡娜.中国四代领导人职业教育思想初探[J].职教论坛,2008(13):59-64.

〔19〕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2002-08-2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755.htm.

〔20〕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05-10-28).http://www.gov.cn/zhen 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549.htm.

〔2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2).http://www.gov.cn/xinwen/2014-06/22/content_2705926.htm.

〔23〕吴晶,劉亦湛.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

〔2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5〕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N].光明日报,2020-12-25(03).

〔26〕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97.

〔2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2).http://www.gov.cn/xinwen/2014-06/22/content_2705926.htm.

〔28〕教育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EB/OL](2020-12-08).http://www.gov.cn/xinwen/2020-12/08/content_5568181.htm.

〔29〕专科学校暂行规程[J].人民教育,1950(05):70-71.

〔3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94.

〔31〕闽江学院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N].中国教育报,2021-04-14(03).

〔32〕宁杲,辛益.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J].教育与职业,1999(11):9-11.

〔3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6-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 170737.html.

〔3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18.

〔36〕李守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功能[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21(01):136-141.

〔37〕石伟平,匡瑛.中国教育改革40年职业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43.

〔38〕教育部.2021教育部工作要点[EB/OL].(2021-02-04).http://www.gov.cn/xinwen/2021-02/04/content_5584796.htm.

〔39〕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4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41〕刘永凌.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N].光明日报,2020-04-28.

〔4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http://www.moe.gov.cn/jyb_ 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

〔4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EB/OL](1991-10-17).http://www.moe.gov.cn/s78/A07/s8347/moe_732/tnull_816.html.

〔44〕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N].人民日报,2014-06-24(01).

〔45〕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46〕胡柳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百年探索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2):190-196.

〔47〕教育部.教育部将加快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EB/OL].(2013-7-23).http://www.gov.cn/jrzg/2013-07/23/content_2453043.htm.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Centenn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velopment Proces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WANG Jing, GAO Ju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has experienced five stages: germination and exploration period, establishment and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period, adjustment and recovery period,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development period and characteristic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period. Its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adaptability and guidanc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reference and innovati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is "three persistences":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ough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abor;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always plac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Adhere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seek welfare for the people.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 Centu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